历史的丰碑与精神的殿堂 ———遵义会议会址

似曾相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遵义会议会址,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厚重记忆。这处原为20世纪30年代初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自1959年10月1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历经多次考证与修缮,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展览布局。会址由主楼及跨院两部分构成,主楼建筑面积达428.48平方米,南北向而立,双层设计,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砖木结构稳固典雅。主楼大门面向西侧子尹路,两侧曾设八间店铺,门厅之后则是精致的砖砌牌坊,牌额以彩色瓷片镶嵌“慰庐”、“慎笃”字样,彰显庄重与历史韵味。穿过牌坊,步入青石铺设的小天井,南侧小门通向四合院,即柏氏旧宅,北侧则为主楼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内珍藏文物共计1551件,其中包括726件原物、667件复制品以及158件仿制品。这些文物涵盖了红军长征时期使用过的渡船、枪械、刀具等众多珍贵物品,以及大量文献资料和红军留下的标语,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遵义会议在中共党史上的意义非凡,它不仅集中解决了当时党内最为紧迫的组织与军事问题,还终结了“左”倾教条主义对中央的控制,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正是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61年3月4日,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彰显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1983年12月,国家文物局进一步批准将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同志在遵义会议期间的居住地及“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纳入“遵义会议会址”整体保护范围,确保这一重要历史遗产得到妥善保存与传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