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使我对写作教学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田贺书老师教导我们,作文教学的完整过程是“想——写——改——成”,“想”排在首位,田老师教写作要“教动笔前的想”。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我作文教学中“教想”和“改”这两部分。</p><p class="ql-block"> 动笔前的想,先要想题目要求。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开头结尾的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无论哪种形式的考题,学生都要结合导语、题目和作文要求,想明白,文题是要求写什么的,即作文先要合要求。导语和作文要求是指引了立意和选材的方向的,也明确具体写作要求,这些要读懂;还有些文题:比如《开在记忆里的花》《角落的风景》《这一次,我____》等题目,抓修辞、关键字等,都要读懂。接着再想立意和选材。这就是教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了。像田老师说的,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事那么多,能够记忆深刻的也不会少,我到底写哪一件?我为什么要写这件?我从中怎么获得了感悟?教学中,我之前重在引导学生写有意义、有感触的事,田老师说“写作不仅仅是教育别人,还是可以是记录、备查、反思……”,对照比较,我觉得我之前的要求还是狭隘了,以后要有意识地告诉自己,有意义的不只是适合考场的感悟反思,一切有趣的、能提供正确情绪价值的都值得理解和鼓励,要呵护孩子们一切正确感悟。</p><p class="ql-block"> 再有教学中教学生想明白选材必须能表达出主题,因为今年我遇到的学生,在习作中,就出现了选材和主题不存在必然关系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第三想组材,就是作文的谋篇布局,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如何开头点题,如何如何过渡衔接,如何结尾点题等等。</p><p class="ql-block"> 第四想写法。引导学生下笔前想好,为了突出主题,在合理安排详略基础上,要采用什么写法写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用好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恰当的修辞,做合理的铺垫,对比等。</p><p class="ql-block"> 至于语言,在通顺流畅的原则上,有文采有风格是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教学重鼓励、引导,相信他们进步无止境。</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改”,好作文改出来,好多名家也都重视文章的修改。学生习作,在详略,语言是不是合身份,情节是不是合理,点题是不是恰当等方面会有欠缺,特别是考场作文,问题会更多,我会在作文课给学生时间,共同修改一篇到修改自己的文章,有时也写写下水作文,和学生一起分析,反思,总结,修改作文。对于修改出来的精品,全年级影印共赏,既是表扬更是鼓励。学生们很有兴趣的,有的孩子的文章甚至改两遍,改三遍,学校没时间改,就周六日拿回家改,学生在修改中还是能提高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的。</p><p class="ql-block"> 今后的作文教学,我将秉承田老师和杨老师的理念,继续学习实践,不断提升自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