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读教材,深解文本——华师上实高中历史组教研活动

還是我

<h3>  立足课标,解读教材,我们一直在努力。解读教材是提高教师备课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教材的解读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内化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1月19日,华师上实高中历史组全体教师齐聚,共同研讨交流。</h3> <h3>  本次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刘老师主持,研读《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14课 ,黄老师从课标出发解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紧扣课标,重点讲解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通过明清的版图,解读明清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措施,认识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封建社会的逐渐衰落 。<br>  第13课重点讲解明朝废宰相;设内阁的措施,并与宰相制度的对比,认识到君主专制的强化,通过疆域图,了解修长城等措施和对外交往。</h3> <h3>  第14课重点讲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清朝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奠定中国疆域的空间范围;促进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与巩固;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通过疆域图了解这一时期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及对外闭关锁国。<br></h3> <h3>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活动最后,刘老师对《纲要》上册进行了总结。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肯定了老师们对教材深读的灵活多样,对指导高考的时效性较强,还指出论文、试题的命制亦可从中获取角度。郑老师还向我们传达了编者对《纲要》上册的一些调整与答疑。帮老师们解惑,大家对新教材的教学更加明确了方向,老师们信心百倍再出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