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巴尔干四国之旅

好好

<p class="ql-block">我的巴尔干四国之旅</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8——18日)</p><p class="ql-block"> 11月8——18日,我们开启了为期11天的巴尔干四国之旅。巴尔干半岛(Balkan)是一个历史和地理上的名词,用以描述欧洲的东南隅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详细的范围依照定义不同有许多种说法。巴尔干一词是由土耳其语的"山脉"一词派生出来的。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巴尔干半岛历来是国际关系中复杂、多事的地区,素有"火药库"之称。在这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文化差异、边界纠纷、政治分歧等棘手的问题既相互影响,盘根错节,又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在这之中,南斯拉夫地区更是矛盾与冲突最为集中和激烈的区域。又因为巴尔干地区地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欧洲各大国出于私利,一向关注这里的动态和变化,并积极插足各种矛盾与冲突。</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去的巴尔干四国分别是:塞尔维亚、波黑、黑山和阿尔巴尼亚等四个国家,除阿尔巴尼亚以外,余三个国家是前南联邦成员国;这四个国家中只有黑山是欧盟成员国。因此,除黑山使用欧元外,余三国都有自己的本币使用,国内带去的银行卡要有芯片的那种可以刷卡,其他的都比较困难。去这四个国家旅游经常碰到的是出境和入境的问题,尤其是出入黑山,过境还需要one by one,即一个一个持护照一个一个排队过境,非常化时间。</p> <p class="ql-block">  11月8日乘坐MU5217航班飞广州集合(全国散客拼团),再乘坐JU989航班飞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整个飞行时间加上飞广州的时间,共约15小时,出行也是很辛苦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乘坐的塞尔维亚航空的飞机是我坐过最平稳的飞机,落地都没有什么冲击力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一、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首都,原南斯拉夫地区最大的城市,该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中心。</p><p class="ql-block">1、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1999年5月8日早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袭击了我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使馆严重毁坏的事件。如今使馆已他迁,遗址已清除,只剩下一个纪念标志,我们来此缅怀远离家乡的蒙难者,向他们致哀。</p> <p class="ql-block">在使馆遗址上新建的中国文化中心大厦</p> <p class="ql-block">2、铁托墓。铁托墓也叫做"花房",是南联邦著名的领导人铁托的墓地,墓的周边一直被鲜花环绕着。南联邦成立后,铁托一直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既是南共联盟总书记又是共和国总统,1980年5月4日病逝。塞尔维亚的人民很尊重铁托,由于铁托的领导,当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黄金的时代,国家有地位,人民有尊严,至今人们都会去铁托墓上献上自己的鲜花,以表示对铁托的怀念。 </p> <p class="ql-block">还有许多外国人也来拜访铁托墓</p> <p class="ql-block">3、 卡莱梅格丹城堡。该城堡至今仍可见古罗马和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被岁月磨去棱角的古朴的岩石和斑驳的红砖与河光山色浑然一体,见证了贝尔格莱德数千年的沧桑与兴衰 。城堡保存着哨卡,武器等,楼梯陡峭狭窄,爬到顶楼视野豁然开阔,可以清楚的看到萨瓦河、多瑙河两河交汇而不交融,河水颜色各有深浅,合并着向东流淌。现在,城堡已成为历史变迁的见证,人们不会忘记!更重要的是要好好的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p> <p class="ql-block">4、米哈伊洛大公街、旧皇宫和新皇宫。米哈伊洛大公街紧邻卡莱梅格丹城堡,是贝尔格莱德最负盛名的商业街,街道两旁林立着许多19世纪末的代表性建筑,整条街道弥漫着复古优雅的气息,这里聚集着各色商铺,你可以静下心来看到许多不经意的市民生活小镜头和市井生活。外观旧皇宫和新皇宫。旧皇宫19世纪末建造,曾经是塞尔维亚王国的王室居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和重建,如今是贝尔格莱德的市议会和市长办公室。新皇宫始建设于1911年,铁托总统曾使用过这里,1991年起成为塞尔维亚的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洛大公街</p> <p class="ql-block">新皇宫</p> <p class="ql-block">旧皇宫</p> <p class="ql-block">1、萨拉热窝黄堡,也是最佳的城市观景台。建于1729年的黄堡因其石材呈黄色而得名。“黄堡”在一座山坡上,能俯瞰萨拉热窝全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结尾时党卫军上校冯•迪特利斯与助手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冯•迪特利斯的最后一段经典台词,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电影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升华。今天,站在同样的位置上,望着山脚下光荣美丽的城市和大片的墓地,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有多少人在反法西斯以及民族战争中长眠于此,值得人们永久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上山的路</p> <p class="ql-block">2、萨拉热窝老城区:拉丁桥、铁匠街、钟楼和清真寺。这是一座非常不起眼但确有历史意义的桥——拉丁桥。说的是,1914年,塞尔维亚民族青年普林西普在该桥的北逸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导致了第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人很贴切的将萨拉热窝比作“火药桶”城市。从一战、二战到国家民族战争,无休止的战乱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得国家在后续的建设中遭遇了巨大的障碍!同时,也看到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实景拍摄地里的钟楼、清真寺和铜匠街等,细细品味这个饱受长期战火创伤后的城市所带来的繁荣景象。期盼永远远离战争,永远珍惜和平!</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纪念二战中解放萨拉热窝所牺牲的军人和平民,自1946年建成以来从未曾熄灭过的永恒之火</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最里面的那个是铁匠的孙子,墙上用中文写着欢迎中国朋友</p> <p class="ql-block">3、莫斯塔尔古城及桥。莫斯塔尔古城于15世纪由鄂图曼土耳其建造,1878年成为奥匈帝国的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了南斯拉夫王国的领土。莫斯塔尔古桥是位于古城中的一座16世纪的桥梁,桥宽4.55米,桥长27.34米,桥拱最高端距水面20米,桥两端各有一个石砌的桥头堡。古桥横跨碧波如翠的内雷特瓦河,因其优美的弧度和宏伟的形态,也被喻为内雷特瓦河上的彩虹。它的风貌与周围以古老石头为主体的建筑和大河卵石铺砌的古街道相和谐、相呼应,充分展现了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古桥将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的居民联系在一起,一条蜿蜒碧绿的河流给了两岸的民族带来无限的活力。2005年,莫斯塔尔的古桥及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桥还有一个跳水的年度竞赛的传统,小伙子们跳下水深又急的内雷特瓦河,以博取同城姑娘们的青睐。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壮举。不过,在这里,我还遇到了以女性为主的乞讨者。</p> <p class="ql-block">4、布纳泉,距莫斯塔尔古城西南8公里的Blagaj小镇。波黑的布纳泉为溶岩泉,是欧洲最大喀斯特溶岩泉,泉水非常清澈,是布纳河的来源,在溶洞边的历史建筑叫“Blagaj Tekke”,建于16世纪。Blagaj是当地地名,“tekija”是伊斯兰神秘派别-苏菲派的驿站。这是溶岩泉和历史建筑的集合,为波黑的历史和自然遗产。布纳泉流经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最终流入亚得里亚海。</p> <p class="ql-block">三、科托儿,是黑山南部海港,时也是黑山科托尔区的行政中心。黑山共和国,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2006年经过公投脱离塞黑而独立, 东北与塞尔维亚接壤,东部科索沃 ,东南部与阿尔巴尼亚接壤, 西北部是克罗地亚和波黑 ,西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p><p class="ql-block">1、登顶科托尔城堡山。我们的大巴车盘旋上山,路边的景色非常漂亮,山中有城,城边是山。一到停车场,登顶上山,俯瞰科托尔市和科托尔湾景色更是迷人,不输欧洲主流旅游国家。</p> <p class="ql-block">科托儿古城门</p> <p class="ql-block">2、佩拉斯特小镇,坐船游峡湾。佩拉斯特小镇位于黑山共和国科托儿湾的北面,是亚德里亚海伸入黑山境内的一个蝴蝶型的峡湾,被纳入世界遗产,并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峡湾之一。山水相依,文化传承,景物交融,造就了小镇无与伦比的美景,被誉为黑山最美的小镇。这座小镇完好保存了很多3、4百年的历史建筑,最早的超过500年。小镇在17、18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拥有100艘商船。小镇前方的海面上有两座小岛:圣母岩岛和圣乔治亚岛。我们也坐游船登上了圣母岩岛。坐船游览,科托儿海湾周边的山势峥嵘险峻,这些山脉也许就是当年阻挡奥斯曼土耳其侵略的天然屏障。放眼望去,绿色蓝天一色,红瓦白云同辉,房子坐北朝南,果树点缀庭院,依山面海,错落有致,看帆影点点,闻欧啼声声,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船的囗岸</p> <p class="ql-block">圣母岩岛:石砌的岛,旗杆,教堂,穹顶,钟楼,灯标,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小岛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小镇所在的内湾通往亚得里亚海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四、地拉那,阿尔巴尼亚的首都。阿国第一大城市,是国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拉那位于中部克鲁亚山西侧盆地,伊塞姆河畔,三面环山,西距亚得里亚海岸线27公里,居民大部分是穆斯林。</p><p class="ql-block">1、地下碉堡艺术博物馆。据说,在阿尔巴尼亚随处可见各种废弃的地堡,完全是冷战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这里是前阿共产党领导人使用过的地下掩体,包括前领导人恩维尔.霍查,默罕默德.谢胡等人的专属房间,现改造成“碉堡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斯坎德培广场,有1969年落成的斯坎德培的骑马青铜雕像。斯坎德培是15世纪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长达20多年,他使用黑色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个标志后来演变为今日的阿尔巴尼亚国旗(我去过俄罗斯,好象他们的国旗也是双头鹰)。有建于1819年的埃塞姆贝清真寺和建于183O年的钟楼,国家历史博物馆,歌剧院,地拉那大学等,附近还有政府办公大楼,是意大利墨索里尼时代建造的,非常的漂亮。</p> <p class="ql-block">3、罗扎发城堡。最早由伊利里亚人在公元前建造,后来被先后来到这里的威尼斯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重建。今天的城堡保存着基本完整的城墙轮廓和一些破败的建筑遗迹,内设有一个介绍历史的小型博物馆。令人震撼的当属城墙外的无敌风景,从斯库台湖流出的布纳河和德林河在广阔的山村田野间勾勒出妩媚的弧线,远处的城市依稀可见,日落时分的最为浪漫。</p> <p class="ql-block">五、又回到黑山的波德戈里察</p><p class="ql-block">1、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及黑湖。大巴车一路行驶在塔特拉河的山谷中,可以看到欧洲最深的山谷和最浓密的松林。期间,下雪了,真的是美不胜收!塔特拉河山谷中的黑松林是欧洲最后几处原始的黑松林之一。1980年,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杜米托尔国家公园里山峦起伏、风光秀丽,山石嶙峋的山坡上树木郁郁葱葱,河谷的沙砾石块间涓涓流水清澈透明。蓝天白云下秀丽的冰川湖澄碧如镜、空气清新、阳光和煦,一年四季美丽而静谧。公园内最大的冰川湖叫黑湖,黑湖滋润着塔拉河和皮万河。真是一座美丽的天然公园,这是一个被冰川和河流切割出来的非常美丽的自然公园,山谷、岩洞等构成一派典型的绚丽的喀斯特风光。</p> <p class="ql-block">现在知道老外的房顶为什么是尖的</p> <p class="ql-block">2、塔拉河大桥,是欧洲最深山谷上的大桥,也是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拍摄地。大桥建于1937年至1940年间,是一座混凝土拱桥,在其完工之时为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1942年被游击队炸毁,1946年修复。站在桥上,耳边仿佛响起了《啊,朋友再见》的主题曲。</p> <p class="ql-block">歺厅看过去更整体</p> <p class="ql-block">六、回到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和尼什</p><p class="ql-block">1、尼什的木头村和怀旧小火车。木头村是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为拍电影《生活是个奇迹》打造的场景。木头城建在山上,视野开阔,是个小社区,建筑风格就是许多的独栋木屋,一派田园牧歌,但比我们的横店影视城相差甚远,个人觉得赶不上普通民居的房子(也许看法上的差距)。</p><p class="ql-block">小火车是窄轨轨道,建于1925年,曾是通往波黑、克罗地亚的主要铁路。后来窄轨被淘汰,现在又修复了其中一段作旅游观光。曾经的蒸汽机已换成了现代的绿皮车头,车厢依然是全木制。之所以叫“萨尔干8”,因为有一段铁路呈8字形,克服了当时蒸汽机车直线上升不可企及的坡度。观光行进时间不长,约40分钟,沿途的风景可圈可点。</p> <p class="ql-block">2、水中小屋。那一年,一伙少年们在河中游泳玩闹,累了,他们便坐在河中央一块凸石上休息,但粗糙的岩石不宜久坐,一伙人决定,从岸边找一些木板回来,铺在岩石上。一来二去,一个建造河中木屋的想法诞生并付诸实施。诺贝尔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的著作《德里纳河上的桥》发表后,照片被“每日邮报”和“国家地理”曝光后,小屋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好奇游客。</p> <p class="ql-block">3、布巴涅纪念广场和头骨塔。布巴涅纪念广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个万人坑。广场上的3个拳头人们永远抗争德国纳粹的残害!这个“骷髅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用真正的人头骨作成的塔。1809年塞尔维亚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失败。战后土耳其军队把近千名塞尔维亚阵亡将士头颅砍下,筑成一个骷髅塔,威吓塞族起义军,这就是今天的骷髅塔。到1878年塞尔维亚获得彻底解放的时候,塔上总共还有58颗头骨,人们在塔上加盖了一座教堂式的建筑物予以保护,这就是旅游者今天所看到的“骷髅塔”。 如今,它不仅是尼什的旅游纪念地,更是塞尔维亚民族不屈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4、美丽的泽蒙小镇,多瑙河边的一座千年古镇,小镇都是低矮建筑,童话般的浪漫迷人。爬上最高点可以饱览小镇的全景和多瑙河及河边的天鹅。房屋色彩艳丽,充满活力,非常漂亮!总有那么多截然不同的梦幻色彩,小镇的浪漫、精致和唯美从来都是不可复制的!</p> <p class="ql-block">11天的行程很快结束了,深深感觉任何一个国家,只要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家就会动荡不安。任何一个国家分裂只会衰落本国的经济!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要珍惜和平带给我们的安稳生活!对于旅游者来说,其实是你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我期待下一个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