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的艺术家”‍——南京宇通实验学校十周年校庆艺术展

刘恋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校园的艺术殿堂中,一场视觉与心灵交融的盛宴——学校十周年美术画展“做生活的艺术家”于2024年11月20日盛大启幕。此次画展以独特视角,邀全校师生共探生活与艺术的深邃联系,于画布之上,倾情感与创意,绘就绚烂篇章。</p><p class="ql-block"> 此次画展主题“做生活的艺术家”,深刻诠释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它鼓励师生们突破常规,以艺术之眼洞察平凡,用创作之手赋予生活全新意义与价值。借此次画展契机,不仅为师生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点燃了大家在生活中追寻与创造艺术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画展现场,各类画作精彩纷呈。不同风格与题材的作品交相辉映,展现出师生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扎实的创作功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幅幅绘画作品凝聚着高三特长生们的心血与才情。他们以素描勾勒世界的轮廓,用速写捕捉瞬间的灵动,借水粉绘就生活的斑斓。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校园的深情厚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p> <p class="ql-block">  踏入扎染作品展示区,仿佛步入了一个色彩与纹理交织的梦幻天地。一幅幅扎染布帛或高悬于壁,或垂展于架,似无声的诗,像流动的画。那蓝白相间的色调,恰似青花瓷般淡雅素净,幽远深邃的蓝色仿若能将人引入宁静的古韵之境,而纯净无暇的白又给这深邃增添了一抹空灵与澄澈。仔细端详,每一处扎染的纹理都独一无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岁月轮回的布上诗篇</p> <p class="ql-block">  一组组布贴画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些作品聚焦金陵四十八景和名画再创作两大主题,用布贴这一充满创意与巧思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多元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  金陵四十八景:锦绣古都的布上盛景</p> <p class="ql-block">  名画再创作:经典与创意的布上对话</p> <p class="ql-block">  紧邻其后的书法展区则散发着浓郁的墨香雅韵。笔锋游走如龙蛇,从端庄秀丽的楷书到流畅飘逸的行书,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或书写着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文字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或挥洒着励志的话语,激励着孩子们在艺术与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  敦煌藻井画作为敦煌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这些藻井画中的图案和符号,既有佛教文化的元素,如莲花象征着纯洁与神圣,飞天代表着自由与美好;也有中原传统文化的印记,如龙凤呈祥、云纹等图案,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一幅幅青铜器版画散发着古朴而厚重的气息。孩子们运用细腻而精准的版画技艺,将青铜器的独特神韵完美复刻。版画上的线条刚劲有力,仿若青铜铸就的筋骨,勾勒出器物的轮廓与纹饰;纹理细腻逼真,恰似岁月镌刻的痕迹,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青铜器原物的深入研究与敬意,以及对版画艺术的精湛掌控与创新表达。</p> <p class="ql-block">  此次画展涵盖多种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全面性与多元化成果,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它鼓励同学们不拘泥于单一艺术形式,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p> <p class="ql-block">  十周年画展,是艺术的集结号,是创意的大联欢。它见证了无数灵感的喷薄,也铭刻了青春与艺术相拥的美好瞬间。当我们缓缓走出展厅,那些画作中的线条与色彩,依然在脑海中交织、舞动,如同永不落幕的艺术乐章。</p><p class="ql-block">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满怀期待。愿艺术的火种在这片校园中继续传承、燃烧,激励更多学子勇敢地拿起画笔,用色彩与线条描绘出他们心中的梦想天地,在艺术的浩瀚星空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续写学校艺术篇章的灿烂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