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家梁晓声在一次与朋友探讨人生的课题时,与朋友的观念发生碰撞。朋友认为:“人的人生应该成为不断的增容的过程,才算是与时俱进的,不至于虚度的。”梁晓声的观点则认为:“所谓人生的价值,只不过是要认认真真,无怨无悔的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已。人生不应该努力作增容,而应该作减容。作减容的人生未必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而所谓知减法的人生,乃是不断的从自己的头脑之中删除掉某些人生节目,甚至连残余的信息都不留存,而使自己的人生节目单变得简而又简。总而言之,一句话,使自己的人生来一次删繁就简。”他们双方的关于人生究竟应该作增容还是作减容?</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人生的增容》:是指人在一生中应不断的学习,增加自已的知识能力的积累,不断的向新的事物和职业挑战,赢得事业和人生奋斗目标的成功。</p><p class="ql-block">《人生的减容》:所谓人生的价值,只不过是要认认真真,无怨无悔的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已。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减容就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踏实的做好自己擅长的事。</p> <p class="ql-block"> 某日,几位青年朋友在我家里话题数遍之后,热烈地讨论起了人生。以他们想来,所谓积极的人生肯定应该是这样的,使人生成为不断的增容的过程,才算是与时俱进的,不至于虚度的。</p><p class="ql-block">我认为,减法的人生未必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而我所谓知减法的人生,乃是不断的从自己的头脑之中删除掉某些人生节目,甚至连残余的信息都不留存,而使自己的人生节目单变得简而又简。总而言之,一句话,使自己的人生来一次删繁就简。</p><p class="ql-block">朋友说:“人生如此简化,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面对丰富多彩、机遇频频的人生,力求简单的人生态度,纯粹是你们中老年人无奈的活法。”</p><p class="ql-block">我说:“我年轻时所持的也是减法的人生态度,何况你们现在虽然正年轻着,但几乎一眨眼也就会成为中老年人的。某些人之所以抱怨人生之疲惫,正是因为自己头脑里关于人生的容量太大、太混杂了,结果连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人生的方式也迷失了。而所谓积极的、清醒的人生,无非就是要找到那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一经找到,确定不疑,心无旁骛。而心无旁骛则首先要从眼里删除掉某些吸引眼球的人生风景。”</p> <p class="ql-block"> 我现身说法吧:“我从复旦大学毕业时27岁,我带着档案到文化部去报到,接待我的人告诉我,我可以选择留在部里的。但我选择了电影制片厂。别人当时说我傻,认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留在部级单位里,将来的人生才更有出息,可以科长、处长、局长的一路在仕途上进步着。但我清楚,我的心性太不适合所谓的机关工作,所以我断然的从我的头脑中删除了仕途人生的一切信息。”</p><p class="ql-block">仕途人生对于大多数世人而言,当然意味着颇有出息的一种人生。但再怎么有出息,那也只不过是别人的看法。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里,在人生的某阶段,难免会被塞入林林总总的别人对人生的看法。我在40岁左右时,结识过一位干部子弟,他可不是一般的干部子弟,只要我愿意,他足以改变我的人生。他又何止一次的对我说。趁早别写作了,我看你整天伏案写作太辛苦了。当官吧,先从局级当起,怎么样?政局我替你选择一个轻松的没什么压力的职位,你认真考虑考虑。我说多谢抬爱,我也无需考虑仕途,人生根本不适合我这个人,所以你千万别替我费心,费心也是白费心。何以我回答的那么干脆?因为我早就考虑过了呀,早就将仕途人生从我的人生节目单上删除掉了呀。</p> <p class="ql-block">大约在我45岁那一年,陪谌容、李国文、叶南等同行之忘年交回哈尔滨参加冰雪节开幕式。那一年,有几十位台湾商界人士去了哈尔滨。在市里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台湾商界人士对我们几位作家亲爱有加,时时表达真诚敬意。过后,其中数人先后找我与谌蓉大姐个别谈话,恳请我和谌蓉大姐做他们在中国大陆发展商业的全权代理人。投资什么,投资多少,你们来对市场进行考察,你们来提议。1个亿两个亿或者更多,你们只管直说,别有顾虑,我们拿得起的。酬金方式也有,你们来定年薪股份,年薪加股份,你们要什么车配什么车。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不由人不动心,也不由人不感动。我曾问过陈容大姐,你怎么想的呢?陈荣大姐说,还能怎么想,咱们哪里是能干那等大事的人呢?他反问我怎么想的,我说我得认真考虑考虑。他说,你还年轻,尝试另一种人生为时未晚,不要受我的影响。我便又去问李国文老师的看法,他沉吟片刻,答道:“我也不能替你拿主意,但依我想来,所谓人生,那就是无怨无悔的去做相对而言自己比较能做好的事情。”那一夜,我失眠。年薪,我所欲也,股份,我所欲也,宝马或奔驰轿车,我所欲也。然商业风云,我所不安也,管理才干,我所不惧也,公关能力,我之弱项也。盈亏之压力,我所不堪承受也,每事手续多多,我所必反也。那一切的一切,怎么会是我比较能做好的事情呢?我比较能做好的事情,相对而言,除了文学还是文学呀。翌日,真情告白,实话实说。返京不久,谌容大姐打来电话说:“哓生,台湾的那几位朋友赶到北京动员来啦。我说我也才送走几位呀。他又说那一句话。咱们哪是能干那等大事的人呐。我说,台湾的伯乐们走眼了,但咱们也惭愧了一把呀。便都在电话里笑出了声。</p> <p class="ql-block">有闻知此事的人,包括朋友替我们深感遗憾。说哓生:“也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太消极太窄狭了呀,人生大舞台,什么事都无妨,试试的呀。”</p><p class="ql-block">我想其实有些事,不试也可以知道自己的斤两。比如潘石屹在房地产业无疑是佼佼者,在电影中演一个角色玩玩儿,也是人生一大趣事。但若改行做演员,恐怕是成不了气候的,做导演、作家想必也很吃力。而我若哪一天心血来潮,逮着一个仿佛天上掉下来的机会?就不撒手,也不看清那机会落在自己头上的偶然性,不掂量自己与那机会之间的相克因素,于是一头往房地产业钻去的话,那结果八成是会令自己也令别人后悔晚矣的。</p><p class="ql-block">说到导演,也多次有投资人来动员我改行当导演的,他们认为观众一定会觉得新奇,于是有了炒作一通的那个热点,影片会容易发行一些。我想到一般的小片子,比如电影频道播放的那类电视电影,我肯定是力能胜任的。600万投资以下的电影,鼓鼓勇气也敢签约的。坦言如果是大片,那么开机不久,我也许就死在现场了。我曾说过当导演第一要有好身体,这是作导演一切前提的前提。爬格子虽然也是耗费心血之事劳苦人生,但比起当导演是两种累法。前一种累法我早已适应,后一种累法对我而言是要命的累法。</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上苍赋予每一个人的人生的能动力是极其有限的,故人生节目单的容量也肯定是有限的,无限的扩张,它是很不理智的人生观。</p><p class="ql-block">通常我们很难确定自己究竟能胜任多少种事情,在年轻时尤其如此。因为那时人生的动力还没被彻底调动起来,他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连自己不能胜任哪些事情也没个结论。在座的哪一位能打破一项世界体育纪录呢?我们都不能,哪一位能成为乔丹第二或姚明第二呢?也都不能。歌唱家呢?还是不能。若获诺贝尔和平奖呢?大约同样是不能的。既然如此,那么将诸如此类的虽特别令人向往,但与我们的具体条件相距甚远的人生方式,统统从我们的头脑中删除掉吧。</p><p class="ql-block">加法的人生,即那种仿佛自己能够愉快地胜任,充当一切社会角色,干成世界上的一切事,而缺少的仅仅是机遇的想法,纯粹是自欺欺人。</p><p class="ql-block">一种人生的真相是,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p><p class="ql-block">所以,即使年轻着,也需善于领悟减法人生的真谛,将那些干扰我们心思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从我们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减去,再减去。于是令我们人生的节目单的内容简明清晰,于是使我们比较能做好的事情凸显出来。</p><p class="ql-block">所谓人生的价值,只不过是要认认真真,无怨无悔的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已。花一生去领悟词典,代价太高了,领悟了也晚了。花半生去领悟,那也是领悟力迟钝的人。</p><p class="ql-block">现代的社会,足以使人在年轻时就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事。只要人肯向自己承认哪些事是自己根本做不来的,也就等于告诉自己,这种人生自己连想都不要去想。</p><p class="ql-block">如今,浮躁二字已成流行语,但大多数人只不过流行的说着,并不怎么深思那些浮躁的成因。依我看来,不少的人之所以浮躁着,并因浮躁而痛苦着,乃因不肯首先向自己承认,哪些事情是自己根本做不来的。所以也就无法使自己比较能做好的事情在人生的节目单上简明清晰的凸显出来,却还在一味的往节目单上增加种种注定与自己人生无缘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面向大多数人的文化在词典上扮演着很拙劣的角色,不厌其烦地暗示着每一个人似乎都可以凭着锲而不舍做成功一切事情,却很少传达这样的一种人生思想。更多的时候,锲而不舍是没有用的,倒莫如从自己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某些心所向往的内容,这更能体现人生的理智。因为那些内容明摆着是不适合某些人的人生状况的。</p> <p class="ql-block">作家梁晓声和朋友探讨人生,究竟应该作增容还是作减容?那一方的论点正确有道理,你支持那一方的观点,请读者们看了他们各自的理由后,也作一个评判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