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9日,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段非同寻常的航行,我继续践行在万里路上,今年的第三次非洲之旅。从北京启航飞行18个小时,13629公里。飞越了一段最经典的航线,从亚的斯亚贝巴飞往开普敦,穿越赤道和南回归线,沿着东非大裂谷一路向南到达非洲最南端。在乞力马扎罗山上空机长特意提醒大家“看舷窗外”;万里高空下,云海簇拥着乞力马扎罗山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穿透云层又好似触手可得,令人神往。自从1488年葡萄牙探险家迪亚士发现了最著名的非洲大陆西南端的天之涯、海之角-好望角,一处通往富庶的东方航道,从此南非就象开了挂似的,得上天恩赐,赋予了它世代取之不尽的金矿资源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有欣赏不完的原始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奇观,大型豪华的娱乐生活,引得世人纷纷来此观光旅游休闲度假。</p> <p class="ql-block"> 最经典的飞行,穿越赤道和南回归线,沿着东非大裂谷一路向南到达非洲大路最南端。下图:朵朵白云拱卫着的乞力马扎罗山。</p> <p class="ql-block"> 位于开普敦市南大西洋海边及夕阳西下的海景。</p> <p class="ql-block">企鹅岛上憨态可掬的小企鹅。</p> <p class="ql-block">我观可爱的小企鹅</p> <p class="ql-block">去好望角的山路上盛开的霸王花。</p> <p class="ql-block"> 上、下图:好望角一标志性的“非洲大陆最西南端”的标记牌。中图:好望角一天之涯、海之角。</p> <p class="ql-block"> 上图:开普角标识牌。下图:开普角是开普敦的地标之一,我站在巨大的岩石岬角上。</p> <p class="ql-block"> 开普角灯塔位于非洲大陆的最西南端,具体位置在南纬34°21′25″,东经18°28′26″,是开普角最高点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上图:朝阳下的桌山;下图:夕阳下的桌山。</p> <p class="ql-block"> 乘坐360度旋转观光缆车上桌山山顶。下图:山顶上的咖啡屋。</p> <p class="ql-block"> 桌山峰貌,海拔1067米,山顶平展恰似一个巨大的桌面,此座平顶山已成为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陆标。也是南非近四百年现代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山顶俯瞰开普敦繁华都市,远观茫茫沧海,眺望巍巍群山。</p> <p class="ql-block">桌山上的狒狒、小蜥蜴。</p> <p class="ql-block">亲吻抚摸桌山对面的狮头峰信号山。</p> <p class="ql-block"> 南非12门徒山,在市中心或说正面看它,是长方形的平顶山,在少女湾看它,则成了一座峰,它和后面的山排列出十二座雄伟的峰,人们说它们是耶稣的十二个门徒,因而得名12门徒山。又因开普敦三面环海,海湾一个连一个,构成了迷人的景色。我国古人苏轼曾有诗说山“横看成岭侧成峰”,南非的山峰亦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紧连12门徒峰的少女湾。</p> <p class="ql-block"> 乘车前往赫曼纽斯,出海观鲸。今天天空有点阴,海风吹的冷飕飕,还好出海不久就与鲸鱼相遇。鲸鱼庞大的身躯象一艘核潜艇时而跃起时而入海,壮观的表演让我们尽兴。</p> <p class="ql-block"> 齐齐卡玛国家公园一座独立的海上国家公园,建立于 2009 年,拥有长达 80 公里的海岸线。</p> <p class="ql-block"> 我在齐齐卡玛国家公园的铁索桥上观海浪,聆听大海咆哮撞击岩石壁的轰隆声,放飞自我净化心灵。还抓拍到只只肥硕长像老鼠的动物在岩石壁中卧睡。</p> <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村由祖鲁庄、科萨庄、Pedi 庄、Basotho 庄等农庄组成。有幸一睹南非不同部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建筑风格和特殊技艺,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有一种感觉到了原始部落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观赏民俗舞表演,与舞者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上、下图:联合大厦(也是总统府)。中图:南非黑人总统曼德拉雕像。</p> <p class="ql-block"> 我慢步在蓝楹花大道上,清香宜人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半球最大、由人工花上亿价值打造的集娱乐休闲度假中心-太阳城。这里有清幽的湖光山色,无数的珍禽异草,游人可漫步其中享受休闲时光。</p> <p class="ql-block"> 气度非凡的六星酒店-王宫饭店。</p> <p class="ql-block">太阳城别具一格的巨石建筑。</p> <p class="ql-block">太阳城绿草如茵,植被茂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7日离开南非来到津巴布韦。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水系资源及多种矿产资源,还有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响誉世界的三大瀑布之一“维多利亚瀑布”位于此处,是19世纪中叶英国人大卫·利文斯通来此探险时发现的,他便以当时英国女王名字将此瀑布命名“维多利亚”;另一条有着非洲第四大河流、南部非洲第一大河的赞比西河也流经此处,它有众多的瀑布和峡谷,而且它还是非洲野生动物的避难所之一。泛舟游于赞比西河上,欣赏两岸郁郁葱葱,树影摇曳,空中白鹭翱翔,啼声愉悦,河道岸上庞大的大象族群,河中的河马和鳄鱼,好一幅非洲狂野之美的画卷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左上图:是第一个抵达这里的欧洲人大卫·利文斯通沿赞比西河探险,就是从这里上岸登陆,逝世后为纪念他建立了一座纪念屋。从此这里是游人登船游览赞比西河码头,下午4点半我们来到码头乘船畅游赞比西河,一睹西河全貌之美。</p> <p class="ql-block"> 泛舟风景秀美的赞比西河,沿河欣赏非洲母亲河的壮丽景象,观两岸莽莽原始景观,寻觅出没于丛林的大象、河里的河马。</p> <p class="ql-block">惬意的享受这一刻。</p> <p class="ql-block">河道岸上遇到大象家族。</p> <p class="ql-block">河马游泳。</p> <p class="ql-block">河岸边栖息的鸟与鸟巢。</p> <p class="ql-block">河滩上登眼的鳄鱼。</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的长河落日,夕阳余晖洒满赞比西河,银波流溢,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上图:耶稣光下的赞比西河,宁静而神秘。下图:一轮明月高挂天边。</p> <p class="ql-block"> 享受完非洲之行原汁原味的赞比西河游,晚餐来到别有风情极具非洲网红的 BOMA 餐厅,品尝非洲特色烤猪肉,水牛肉,旋角羚羊肉,还有的旅友吃了炸毛毛虫🐛,并颁发一张证书,以表彰其勇敢品尝。厨师们乐此不疲的忙于各式各样烤肉及烹饪供游客品尝。</p> <p class="ql-block"> 右图:当地绍纳族人载歌载舞;左上图:我们进入餐厅前都要围上当地族人的披风;左下图:我们围坐一起,边吃边欣赏歌舞;1个多小时的盛宴和欢歌舞蹈,美了我们的眼也乐了我们的胃。</p> <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30分来到赞比西河国家公园听讲室,工作人员讲解乘机注意事项。随后准备出发登机,登机后我与机长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直升机上高空俯视,赞比西河、峡谷、维多利亚瀑布及其壮观的景色尽收眼底。尽情领略不一样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让我们尽兴。大约 2 公里宽的赞比西河成一条直线向下坠落到 100 多米深,50之100 米宽的峡谷中,升腾到500 米空中的水汽,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道道彩虹,下游的峡谷就像地面上的裂缝,形成一个又一个 90度的转角并向前方蜿蜒延伸,延伸到望不见尽头的远方,此刻才真正领略到维多利亚瀑布的美丽、壮阔和雄浑。</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乘直升机高空欣赏完维多利亚瀑布群,下午徒步沿峡谷山道近距离观赏身披彩虹气势磅礴的维多利亚大瀑布,那一泻千里的轰隆声,震天撼地冲云霄。</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峡谷顶欣赏“飞瀑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壮丽神奇的维多利亚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 右图:2019年11月我在巴西观赏的伊瓜苏大瀑布群。左图:2017年我在加拿大观赏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世界三大瀑布我观齐全了,三大瀑布景致因地理地貌不同而各有千秋,但是壮丽盛景不愧是响誉世界。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叹探险者用生命不息为后人探索到的奇景,供世人尽情欣赏和享受。</p> <p class="ql-block"> 一天经历了白天高空看陆地看,晚上接着登峡谷顶观月虹。这是维多利亚瀑布特有的满月之夜出现的彩虹奇观,它的形成主要是月光在水雾中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下,形成一个彩色圆弧,由于月光较弱,月虹通常比日间的彩虹更加朦胧和微弱,但是也能肉眼观赏到它美丽梦幻般的色彩。别致的瀑布景观一天中让我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上享受了多彩迷人的景色,长见识,饱眼福,悦身心。</p> <p class="ql-block"> 10月19日上午过境前往赞比亚。赞比亚共和国是非洲中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大部分属于高原地区。它与津巴布韦交界处是一座一桥跨两国的维多利亚瀑布大桥,此桥已建存百年以上,也是两国相互往来必经之道。</p> <p class="ql-block"> 离开津巴布韦国段,过境行走在一桥跨两国的瀑布桥上。过桥中遇赞比亚小帅锅,他邀请我一起在进入赞比亚界牌下合影,意指我已经走在赞比亚国土上了,欢迎我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过桥后,遇到了中国江苏路鑫达公司安徽籍援赞工人与赞比亚工人一起修路。</p> <p class="ql-block"> 进入赞比亚国后,来到赞比亚段瀑布景观。进入景区,一座为纪念大卫·利文斯通探险发现的瀑布雕像矗立在景区内。</p> <p class="ql-block"> 赞比亚段瀑布远没有津巴布韦段瀑布有水量有气势,远观这欲哭少泪的瀑布稀流,叹息大自然有时也很无情!</p> <p class="ql-block"> 大峡谷豁口是津巴布韦瀑布与赞比亚瀑布交界口,水流量大的是津巴布韦段,正慷慨奔腾流入赞比亚。</p> <p class="ql-block">我在赞比亚段瀑布景区里。</p> <p class="ql-block"> 离开赞比亚段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来到大卫•利文斯通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赞比亚为纪念大卫•利文斯通探秘非洲所做出的贡献而建。</p> <p class="ql-block"> 大卫·利文斯通博物馆内,地陪郑成功讲解赞比亚国历史,并着重介绍了大卫·利文斯通生前为探秘非洲地理考察和开辟商业通道的所有私人信件,以及第一次有记载从南非斜穿过整个非洲大陆到达非洲西海岸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发现了赞比西河是非洲第四长河,一条注入印度洋的大河,流向从西向东,从河源到入海口全长3540公里。赞比西河及其支流流经赞比亚、安哥拉、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博茨瓦纳和马拉维。</p> <p class="ql-block"> 这是珍藏的大卫·利文斯通亲笔信件真迹,保存至今上百年。</p> <p class="ql-block"> 上午游完赞比亚段瀑布及大卫•利文斯通博物馆后。下午驱车120km来到 乔贝(博茨瓦纳) 。博茨瓦纳位于非洲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旅游资源丰富,非洲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国家,政府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 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乔贝国家公园和奥卡万戈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主要旅游点,接下来我们会游玩这两处。</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茨瓦纳第一道程序就是要消毒外穿的鞋子,不管带多少双外穿的鞋子都要消毒,包括交通工具。因该国政府非常重视保护野生动物不被染疫,而制定的强制性规定,任何人都要遵守。这是我们进行鞋子消毒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半来到乔贝河码头乘游船畅游乔贝河。乔贝河位于博茨瓦纳北部,河流横跨在博茨瓦纳与纳米比亚之间,有着丰沛的生命源泉,栖息着大象、河马、水牛、及许多鸟类。</p> <p class="ql-block">乔贝河两岸风景和湿地。</p> <p class="ql-block"> 乔贝河里及两岸边上,湿润草滩上栖息的河马、大象、狒狒、小羚羊、鳄鱼、水牛、黄嘴雕、蛇鸟等动物。</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日落了,耶稣光下的乔贝河与游船。</p> <p class="ql-block"> 早6点出发,乘专业越野车去博茨瓦纳北部乔贝国家公园找非洲五霸。</p> <p class="ql-block"> 这座大片原始森林公园在赞比河的主要支流乔贝河两岸,总面积约 1.2 万平方千米,约占整个乔贝区的 60%。园域降水量丰富,植物生长非常茂密,林中栖息有狮子、犀牛、大象、斑马、豹子、羚羊、野牛、鬣狗、猴子等众多兽类及鸟类。</p> <p class="ql-block"> 乔贝国家公园里找五霸,找呀找呀找动物,找到了以下各种动物和鸟类。</p> <p class="ql-block"> 找到其它动物后,终于找到一霸狮子,可惜距离太远,车也进不去,只能远观,能看到狮子模样,还有一个巨大的白蚁窝。</p> <p class="ql-block"> 乘越野车去马卡迪卡迪 Makgadikgadi 盐沼,进入纳塔鸟类保护区,前往寻找各种鸟类。</p> <p class="ql-block"> 只找到一只大鸵鸟和成群结队的角马。</p> <p class="ql-block"> 披着金纱日落下的盐沼地,平静如水无波澜起伏。</p> <p class="ql-block"> 离开马卡迪卡迪盐沼去马翁方向的沿途,看到了鸵鸟,斑马,大象,长颈鹿在公路两边悠闲自在游走。看到它们生活在这片自由的王国里是那么的幸福快乐!</p> <p class="ql-block"> 博茨瓦纳的野生动物能自由自在生活,全仰仗着这个国家政府的倾力保护,但是猛兽经常也会与人类相遇。照片里的地陪郑成功中国语言大学硕士毕业,人民大学博士毕业,在中国生活了八年,中文流利半个中国通。他陪我们游玩中,讲述了他曾经在一次晨跑中突遇13头猛狮,他的正前方7头,左侧方6头,突遇这种危险的确令人窒息恐惧!我问他后来怎么脱险的,他说:“想起小时候大人教育他们遇到大型动物,尤其是猛兽,要站稳镇定,不要跑,也不要想着吓唬它们,迅速观察周边能逃生的环境,比如有没有大树,因为狮子不会爬树,如果没有,就要先找动物头领,找到后用双眼与其对视,这时一般情况下猛兽也不会轻易攻击你,因为它们也有不确定性的害怕”。在那种险境中,对视前方头领,还得时而用余光观察左侧方狮子的动向!佩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得有多么强大淡定的心态!一般人早就吓尿了。僵持不久,他听到身后方有汽车开来的声音,他就用手势向司机发出危险信号,待汽车渐渐驶进后,他以快速之势冲进车里,安全脱险。我听完后半开玩笑跟他说,如果那天没有汽车来,你1米9身高,2百斤的体重被这群猛狮撕巴了,够它们享用好几顿呢,他也用玩笑回敬我,如果他没了,就不会有今天讲他的险遇了。是呀!人与大自然里的各种生物要和谐共生,保持平衡,就要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 早7点从马翁乘越野车开往奥卡万戈三角洲。瞧俺武装到牙齿,准备迎接4个小时的吃沙尘路,虽然沙土路颠簸,崎岖不平,弹起坐下,但是一点也不扫一路风景独好的兴,还能看到沙土路边上休息的山羊。</p> <p class="ql-block"> 车程过半停下来喝水小憩,与司机向导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走停停,风景独好。</p> <p class="ql-block"> 快要到奥卡万戈三角洲前,终于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里,让我们尽兴看到了狮兄弟俩。不愧是非洲雄狮有气场!</p> <p class="ql-block"> 还看到了河滩里的大象,黑羚羊,不知啥名的大鸟。右下图的大象,野水牛被吃剩的尸体皮骨有点让我们伤感,那也没办法,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勇者胜永远是硬道理。</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达奥卡万戈三角洲内知名特色野趣营地,服务人员列队欢歌迎接我们的到来,随后品美食。</p> <p class="ql-block"> 掩映在绿树成荫下的帐篷酒店,池塘边时常出没的野水牛,河马,羚羊,还有可爱的小松鼠。</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乘越野车进入奥卡万戈三角洲动物保护区。小帅锅举着望远镜找狮子,豹子,犀牛,有点遗憾,它们不想见两脚兽。</p> <p class="ql-block"> 眼前非洲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绿洲,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内陆三角洲之一,也是非洲野生动物最后的伊甸园。</p> <p class="ql-block">各种野生动物悠闲自在享受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 晚霞洒满天边下回家的大象。夜幕降临手电筒光下的斑鬣狗。</p> <p class="ql-block"> 动物美景欣赏完,来一个浪漫的小聚餐。车队停在远离动物侵犯规定地,帅锅司机取出牛肉干、炸暑片、葡萄干,各种饮料及特色酒水供我们享受品尝。我们品着美食,尽兴记录美好,在原汁原味的大自然气息中度过。</p> <p class="ql-block"> 落日非洲大草原唯美、宁静,夕阳伴我回营地。</p> <p class="ql-block"> 清晨从营地乘越野车出发,来到位于博茨瓦纳西北部的奥卡万戈沼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湿地,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也是非洲南部现存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帅锅舵手已在湿地边迎候我们的到来,很快安排我们两人乘莎草纤维制作的独木舟划入湿地游览。</p> <p class="ql-block"> 独木舟在狭窄的水道里穿行,一路上河道都被野生的睡莲覆盖,坐在小木舟里,顶着赤热的阳光,湿地里吹来的习习小风,不觉炎热,欣赏湿地两岸生长的纸沙芦苇,绿叶繁花,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湿地美景</p> <p class="ql-block"> 湿地里栖息的各种飞鸟</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奥卡万戈三角洲陆地、湿地上寻找动物的游玩。今天来到奥卡万戈三角洲简易独特的沙土路机场,乘轻型飞机飞回马翁。左上图:机长向我们走来;右上图:上机前与帅锅机长合个影;只能乘坐五人的轻型飞的,上机后机长向我们讲解乘机注意事项;讲解完机长操作启动开机,飞的开始滑行,轰鸣声伴着摇摆的机身,忽悠一下冲上了蓝天。</p> <p class="ql-block"> 我在飞的上,俯瞰广袤辽阔的奥卡万戈三角洲。</p> <p class="ql-block"> 飞的降落在马翁机场,出机场后即刻乘车,4个小时车程傍晚抵达杭济,入住酒店休息。第二天在向导带领下(右图二)走进布须曼人原始村落,拜访了解他们的原始生活状态。跟随布须曼人进入村落,几名布须曼人已列队迎接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布须曼男子示范射箭捕猎</p> <p class="ql-block"> 布须曼人如何用长矛捕猎</p> <p class="ql-block"> 布须曼人试范钻木取火,燃烧后点燃香烟。</p> <p class="ql-block"> 左图:布须曼老妪手举一种草样植物,告诉我们它的用途,沾点水柔搓出泡沫,就可做肥皂洗衣物用。</p> <p class="ql-block"> 感慨多多的一天,布须曼人为我们一一展示了他们的各种捕猎方式和生活技能。看着眼前布须曼人的穿着和现实生活状态,让我仿佛有一种穿越感,又有一种惊奇感,在当今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里,还能见证一族拥有人类最早基因图谱,人类早期的祖先之一布须曼人生存之今,就象看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活化石”,太稀世珍贵了!如今布须曼人在博茨瓦纳只剩下约3万人,政府不断加大保护改善和尊重布须曼人的生活起居,但是布须曼人仍以游猎和采集植物根茎及野果为生。左下图:有身孕的妇女讲解手中的草本植物可用来调治不孕症。要离开了,我们和布须曼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10月24日乘车从杭济去往纳米比亚温得和克。上年8点来到博茨瓦纳与纳米比亚边境大厅,一个出入境大厅里设立两个国家办理手续,即方便了游客,也减少路途上的不便。先办理出博茨瓦纳人与车的手续,紧接着办理入纳米比亚国手续,非常紧凑和方便,全程一个小时办理完,继续乘车前往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纳米比亚一个多民族融合聚集的国家,有丰富的多种矿产资源,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壮观的海岸线景色,还有多样性的生物种类,为旅游者提供了多方位的游览观赏。</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驱车前往辛巴红人部落参观。辛巴部落是著名的非洲传统部落, 至今仍维持着数千年前的古老生活方式,一夫多妻制,虽然脱离了母系氏族,但是掌管大事的,还是女性,部落中获得的任何物资来源共享重新再分配。人类在前进,政府也为辛巴红人后代在这里建学校完成义务教育。我们车沿着纳米比亚斯皮兹考比山,形状如同一顶尖冒子的纳米比亚最具代表性的山峰,又被称为"非洲的马特洪峰”,海拔 1784 米(左上图、下图照片)进入辛巴红人部落。一进部落,眼前就看到了用牛粪泥巴混合木条棒搭建的尖顶屋舍。</p> <p class="ql-block"> 礕空万里无一丝云彩,艳阳高照下,奔放的辛巴红人欢歌献舞迎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 辛巴部落里的妇女、儿童,天真无邪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 辛巴红人一生不洗澡,但他们的皮肤仍然保养得很好,这得益于辛巴族人终年用富含氧化铁的红泥土混合黄油涂抹在皮肤上和头发上,起到保湿和保护的作用。这种调好的红泥涂抹在全身还能防晒、御寒和防虫。右上图:我教辛巴红人如何使用清凉油;右下图:我与辛巴红人一起跳个舞;左下图:体验一下辛巴红人红泥涂抹皮肤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独特的原始人文景观辛巴部落,独一无二的妆束为世人所惊艳的辛巴红泥人,你们的存在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再见了朋友!</p> <p class="ql-block"> 离开辛巴部落,驱车前往斯瓦科普蒙德。第二天早8点步行到鲸湾港码头,乘船出海观看海豹和鹈鹕。</p> <p class="ql-block"> 游艇上的海豹,鹈鹕,飞翔的海鸥。</p> <p class="ql-block"> 游艇畅游在大西洋上,观完海豹,船员准备当地特色点心,香槟,生蚝供游客品尝。纳米比亚太平洋蚝在生蚝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顶级美味之一。鲸湾港因其营养物质丰富的水质,使得这里的生蚝快速生长成丰满美味的尤物,食用口感软嫩微甜非常独特。</p> <p class="ql-block">我与鹈鹕开心快乐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离开鲸湾港在去倒沙入海景区路上,拍摄到大片粉红色的盐田与火烈鸟。</p> <p class="ql-block"> 乘坐四驱越野车一路进入倒沙入海景区,这里有上百米长泛着黄、红、黑色混合的沙滩,我们下车拍摄到的晶莹剔透诱人似的宝石颗粒结晶体。</p> <p class="ql-block"> 越野车沿着大西洋海岸线行进在纳米比亚倒沙入海景区里。纳米比亚倒沙入海奇景不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气候干燥,沿岸沙漠广布,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后,导致流沙被吹拂入海,而形成的“倒沙入海”奇景。</p> <p class="ql-block"> 沙漠深处,遇见了一座约高500米的沙丘,我们停车,欢欣雀跃的去攀爬。</p> <p class="ql-block"> 越野车奔驰在沙海相连的倒沙入海景区里。时而跃起上沙丘,时而俯冲下沙坡,海豹、海鸥也来凑热闹,刺激的我们肾上腺素不断飙升心跳加快,惊讶惊喜连连。</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耸的沙丘上,眺望壮观的沙海相拥,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纳米比亚三明治湾倒沙入海独有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 盛景欣赏完,驱车来到一处高大相连的沙丘窝里,向导司机支起折叠桌,铺上白桌布,摆上各种饮料酒水,特色点心小吃,场地设备虽简陋,仍然拉满了仪式感,温馨欢快的一顿犒劳。右上图、左上图:外国游客好奇心不减,见到一处沙漠水泵井(这口井是沙漠里动物的饮水机),都要下车摆弄玩耍一下,还不忘拍个照;左中图:沙漠里独有的透明小蜥蜴,长年窝居在沙漠里,不能见阳光,一见阳光就挂了。好在今天阴天,才能从洞洞里挖出来,捧在手心里是那么的可爱;右下图:纳米布沙漠里生长的外皮带刺的纳米布瓜,可以食用。</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离开斯瓦科普蒙德前往苏丝斯黎。车行进到位于纳米比亚国中部的南回归线处,赶紧下车来此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继续驱车前往苏丝斯黎,下午4点到达德籍私人开的纳米布沙漠酒店(Namib Desert Lodg)。酒店建在四面沙丘山岗下,整个环境有一种绿野仙踪般的神秘奇幻,又有一种花园式的宁静美丽,各项娱乐生活区齐全,客房设置舒适洁净,让游客宾至如归的享受其中。</p> <p class="ql-block"> 酒店里也是各种动物逍遥自在,如入无人之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办理完入住手续,下午5点乘越野车进入沙漠找动物观日落。</p> <p class="ql-block"> 进沙漠不一会,发现一个地洞(右图照片)司机向导下车讲解,这个洞是右上图动物的窝,但是这种动物已绝迹了,目前成为其它动物的巢穴。左图:一颗大树上筑了一个硕大的鸟巢,里面可容纳上百只鸟,是照片上鸟的巢穴。非洲沙漠少雨,但是下起雨来,这个鸟巢被雨淋湿后吸纳的雨水重量可达一吨重,在非洲什么奇妙奇葩的事都可以发生。</p> <p class="ql-block"> 暗红色的沙漠和沙丘,疑似来到了火星上。</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的沙漠静谧神秘,余晖尽染沙田。</p> <p class="ql-block"> 日落黄昏的沙漠,金、红两色绘染的天地一片辉煌。</p> <p class="ql-block"> 热情奔放的非洲人,又让我们浪漫了一把。在夕阳余晖洒满的大沙漠上,观夕阳,品美食,此时酒不醉人,景醉人。</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我们回到酒店,酒店老板送我们每人一瓶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沙留作纪念,太珍贵了。</p> <p class="ql-block"> 早6点我们告别酒店,乘车前往苏丝斯黎沙漠,它位于纳米布-诺克卢福国家公园,是纳米比亚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沙漠之一。越野车驶入公园沙漠深处,准备出发去“死亡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时,太阳巳高挂在沙漠上空。体力好的徒步约一刻钟就可进入沙漠深处“死亡谷”。死亡谷”是指干涸的沼泽或湖泊,位于纳米比亚苏索斯维利盐田里的一片令人惊叹的白色粘土洼地,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这片沙岩地形周围耸立着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大约高达350米至400米。</p> <p class="ql-block"> 头顶烈日,脚踏世界上最古老的红沙漠上,进入了“死亡谷”。</p> <p class="ql-block"> 碗状的“死亡谷”静谧略有一丝凄美。</p> <p class="ql-block"> 300多米高的沙丘护卫着“死亡谷”。</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生命绿洲,生命力顽强的骆驼刺、草茂水美的湖泊;如今已成枯木化石,干涸龟裂的盐沼地。大自然可以鬼斧神工般的创造出无数令人惊叹的景致,大自然也可以无情的改变一切,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天地之力。</p> <p class="ql-block"> 呐喊的枯木,每一颗仍然向阳挺立。</p> <p class="ql-block"> 不同角度阳光折射下的枯木。</p> <p class="ql-block">枯木移居月球了。</p> <p class="ql-block"> 我在“死亡谷”,感受千年续存的生命痕迹。</p> <p class="ql-block"> 45号沙丘位于纳米比亚诺克卢福国家公园苏索斯维利沙漠谷地一带,因距离景区门口45公里和丘脊呈S型而得名,沙丘高325米,有“世界最高沙丘”响誉。可随太阳角度和光线的变化,连绵的沙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和形态:红、黄、粉、金、黑等色;硬朗、柔美、阳刚等形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造型各异,展现了它们的多样美。</p> <p class="ql-block"> 诺克卢福国家公园内,最壮观的45号沙丘与遥相呼应紧密相连的沙丘群。</p> <p class="ql-block">形似埃及金字塔的45号沙丘。</p> <p class="ql-block"> 柔美阳刚的沙丘脊。</p> <p class="ql-block"> 站在45号沙丘顶拍摄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 沿着垂直的沙丘脊攀登45号沙丘,踩在沙丘脊上很松软,每往前迈一步,都感觉步履艰难,使不上劲。攀登中每一段的沙丘都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黄、粉、金、红;太炫了。 </p> <p class="ql-block"> 登上45号沙丘顶,俯瞰广袤无垠的沙漠大地,成群结队形态各异的沙丘从我眼前掠过。高大的沙丘底耸立着压不垮的骆驼刺。</p> <p class="ql-block"> 我在沙丘脊上用手式比划纳米比亚版图状。右下图:用手机贴着45号沙丘脊拍出的耀眼沙粒;左下图:纳米比亚地图形状。</p> <p class="ql-block"> 橘色沙粒伴我下沙丘,再见了,45号沙丘!</p> <p class="ql-block"> 身临其境来一场自然与人文的非洲大陆之旅。22天里,每一天的所见所闻都在刷新我的审美视角,打破我对非洲贫瘠、落后、荒凉的固有看法,重新见识了现今狂野与文明交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非洲。大自然厚爱的这片热土上,绘出的每一帧都是一幅令人惊艳、无法复制、精美绝伦的画卷。走遍非洲,是我的向往,因为最美的风景在非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