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教研】同课如切又如蹉 异构如琢又如磨——记紫阳县第二小学数学教研五年级组优课展示活动

雷娟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落实高效课堂的实操精神。2024年11月21日,紫阳县第二小学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由五年级数学组进行优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展示,我们的老前辈的张志军老师勇挑重担,主动申请担任本次授课任务。张老师对自己要求高、追求精益求精,提出邀请省级教学能手张亮老师和陈丽老师参与每次磨课的听课评课。</p> <p class="ql-block">  年级组的数学老师们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张老师加班加点查阅资料备课,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磨课。张老师激情四射,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但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的重难点不够突出。年级组的数学老师们一起商讨了修改方法。</p> <p class="ql-block">  历时几天对教学设计、课件的修改后,这次课堂上张老师的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自然,学生表现的积极主动,课堂效果更加活跃。但我们省级教学能手张亮老师的慧眼发现了一个问题———数点子图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很好的为本节课的重点做铺垫。</p> <p class="ql-block">  经过前两次的打磨修改,课基本成型。老师们对板书设计追求完美,给张老师提出了宝贵意见: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求面积,那么图形和公式都要按照这个转化思想一一对应,使学生看了清晰明了。</p> <p class="ql-block">  再次打磨,熟悉修改后的课件和教学流程。陈丽老师提出:小组活动一定要落到实处,老师尽量少说,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他们自己说。</p> <p class="ql-block">  这次张老师更加胸有成竹,给大家呈现一节优质的数学课,课堂上他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言。他鼓励学生动手数一数、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小组合作讨论,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面积公式。</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反思性说课,他谦虚地指出自己课堂上的几点不足,如: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突出。并决定在以后的课堂上尽量改善。邱晓娥老师进行案例分析,剖析这节课的几个闪光点,尤其是数格子与后面的剪拼活动完美衔接配合,为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做了扎实的铺垫。钱雅丽老师进行评课,说了这节课很多亮点,如:新知探究结束后,张老师立即带领学生解决导入部分的王老汉分地问题,首尾呼应。 教研组长张媛媛老师进行总结性评课,说了这节课很多优点,并提出了好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最后张媛媛老师说出了所有在坐数学老师的一致想法,张志军老师是一位激情澎湃,热情上进,幽默可爱的老教师。他刻苦钻研,力求完美的的工作态度值得所有老师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编辑:雷娟</p><p class="ql-block">审核:张媛媛 陈松林</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