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用心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幽默去化解孩子的紧张,用激励去点燃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在快乐中度过。              </p>  <p class="ql-block">  马小玲,1973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1994年参加工作,县级骨干教师。2003年调入平罗县城关第三小学。从教以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30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期间,她多次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每年的教学成绩都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  “爱”不应该只是提供给优等生的温床,而应该是培养所有学生茁壮成长的土壤,为了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育教学中她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愉快的心情,成功的喜悦。</p>  关爱孩子,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p class="ql-block">         学生学习困难并非单一原因造成,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欠佳以及基础知识薄弱等因素所致。因此,马老师在辅导每一位后进生之前,都会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类情况,包括性格、基础知识水平、学习习惯以及家庭环境等,以便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传授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        班里有个孩子上课总是不认真,注意力难以集中,时常走神,做作业时也习惯边玩边做,书写十分潦草。马老师先是和这个孩子达成“约定”,让他清楚自己的责任,随后努力挖掘他的优点,一旦发现就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课堂规范、回答问题的表现到书写作业的态度,逐步引导他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p>  心系学生,乐于育人  大胆尝试,创新教学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工作中,马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坚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学生为本,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备课时,她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育学生上,马老师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她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他们独特的想法和学习体验进行肯定,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她的课堂上学生总是很活跃,敢说、敢想,敢提出质疑。在教学实际操作中,马老师以各种新的方式营造轻松、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用学生乐学、爱学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三十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纪律还是成绩方面,马老师都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赞誉,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所带的班级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文明班集体,她每学期也被评为模范班主任和优秀教师。2015年被评为区级优秀辅导员,2018年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县级优秀中队。</p>  <p class="ql-block">         教育这项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马老师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撰稿:乔文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核稿:李    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核:杨艳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