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参观完荆州古城,我们上午11点在荆州火车站坐上火车,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下午2点到达了恩施。走出恩施火车站,穿过站前地下通道,再越过一条站前马路,我们就到达了西南方向提前预定好一家城市便捷酒店。按照行程,我们在恩施旅游的第一站是当地非常有名,游客来恩施必定打卡的土司城。恩施位于湖北西南部,是土家族生活区域,很久以前这里存在土司制度,我们来到这里将会在土司城内看到精美的吊脚楼,了解到神秘的土司文化,欣赏到土家族少男少女精彩绝伦的歌舞表演。</p> 恩施土司城 <p class="ql-block">来到恩施土司城门口,迎面是一座赫然高耸的土司城门楼,只见榫卯结构的木楼上挂着大红灯笼,两边的斗拱高高翘起。土司城门楼高大壮观,飞檐翘角,布局精巧合理,外观庄重华丽;门楼上刻有“恩施土司城”的匾额,字体苍劲有力;左右两侧有“天下无双景,华中第一城”的楹联;门楼屋顶有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蝙蝠即福,铜钱就是眼前,虽然没有文字表述,但无字胜似有字,寓意深刻,令人遐思。</p> <p class="ql-block">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体现着土家族以及中华各民族对"望子成龙"共同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步入土司门楼,回看正中匾幅上书有“墨衝楼”三字,“墨”字也意味着这个土司城是展示鄂西南土家族“人脉”文化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墨衝楼”前面右侧墙上有一幅“东南第一功”巨幅壁画,明嘉靖皇帝亲笔写下的“东南第一功”五个大字,记载着明嘉靖年间80多岁的土司田舜年父子率部到浙江沿海抗击日本倭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的事迹,记载着土家族一段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进入城内,一个巨大的双虎钮錞于雕像立于眼前,这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的一种军乐器,代表着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对虎图腾的崇拜,也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恩施土司城,有土家第一城之称,也称“湖北小故宫”。站在防城湖畔,可以任你遐想当年土司城内的繁华场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第一城巨石后,右边映入眼帘的是风雨桥,大红灯笼与蓝色花纹相得益彰,凉亭长廊,飞檐翘脚,亭顶的花纹更是别致,庄重又不失优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仿古桥,桥亭耸立于桥廊上,桥底缓缓的清水河像护城河一般守护着土司城。风雨桥,建在河流之上,方便来往路人休息避雨。 </p> <p class="ql-block">走过风雨桥,沿着河流继续前行,河边还设有许多店铺,各色各样的手工制品,还有五颜六色的土家服饰,琳琅满目的商品任君挑选。通过此桥可以进入河水对岸这家名为“怡情水榭”的商铺,这里出租服装、出售鱼食。我劝妻子租套土家族民族服装,穿上后做回美丽的土家女,但她年令大了,似乎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所以就婉言拒绝了。</p> <p class="ql-block">在土司城中,有一个土家族人心中的圣地——廪君庙,它是为了纪念土家族的始祖廪君和曾经对土家族施恩的女神依山而建。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颇为壮观。在此为廪君镇守庙门的兽类与我们平日看到的动物也有所不同,它不是狮子,而是与他一起开疆拓土的两匹战马!</p> <p class="ql-block">迈入廪君殿,首先看到石砖墙上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白虎。继续前行,在庙宇内及楼梯上,随处可见各种虎图和不同字体的虎字。</p> <p class="ql-block">廪君及夫人带领巴人开疆拓土、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巴国,使巴人由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为了较先进的农耕生活。廪君逝世后,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敬奉。</p> <p class="ql-block">庙内藏有恢宏壮丽的巨幅壁画。讲述着这位被土家族信仰的神君波澜壮阔的一生,画卷内容详实、色彩瑰丽,使我们对土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庙内的窗十分有特色,大都是蝙蝠和孔方兄的图案,看来富裕富足的生活,是从古至今人类共同的追求。走出廪君殿,沿台阶拾级而上,我们来到土司城主要建筑九进堂。</p> <p class="ql-block">九进堂是恩施土司城最宏大的建筑,雄奇巍峨、富丽堂皇,象征着土司王至尊至贵的身份。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但由于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因此土司生杀在掌、称雄一方,所建的土司城其富丽堂皇程度也如皇城。</p> <p class="ql-block">九进堂建筑由低向高递进,有九重九进,是“九九为尊”的象征。“九进堂”第一进为王府门楼,分设龙、虎、凤三门,九进堂正门门柱上盘着两条龙,石阶为 “龙凤呈祥”深浮石雕。</p> <p class="ql-block">土家族崇拜的虎门居中,匾额下书红色楹联:“清江连九派,白虎踞千秋”。</p> <p class="ql-block">九进堂门楼的左右旁边各有两尊巨大的塑像。白虎是土家人的图腾,而这四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好像似紧盯着每个过往行人,九进堂的守护神便是他们了。</p> <p class="ql-block">九进堂石阶平台上左右两侧的石雕门半掩,一名年轻女子与年轻男子遥遥相望。塑像源于我们熟悉的一首恩施土家族著名民歌《六口茶》,这首歌曲反映了恩施土苗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及其向往幸福生活的古老民族礼节。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现了土家族的幽默风趣和独特的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步入第一进门楼,可看到亲将的住所——将领房。土司属下的大小将领有亲将、旗鼓、护印、权司、中军、把总、舍把、旗长等职位,亲将可统领众将士,可谓等级森严。</p> <p class="ql-block">一进天井居中处,对称分设两口石砌水池,池中有松鹤石雕,围栏石柱四角柱头为人物雕,中间柱头是祥云、如意等花纹石雕。在九进堂中水池很常见,说明土家族对水及火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土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清江流域,与水朝夕与共,须叟离不开水,因而“水”便成了世代土家人的魂灵。</p> <p class="ql-block">在此见到了很大一面象征土司权力的“土家鼓王”,可以想象鼓声阵阵的威风。</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为戏楼,戏台檐有“曲尽妙理”的牌匾,戏台上正在表演着巴风土韵。第三进是看台,它是土司接待贵宾、观赏文艺、闲谈事务的地方,看台高于戏楼,显示土司王的尊贵地位。</p> <p class="ql-block">载歌载舞,土家人把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用歌舞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土司城吸引旅客的另一特色和亮点。每天表演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旅客可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时间段进入土司城。</p> <p class="ql-block">在戏台前,只需花上10元钱就可以享用一碗盖碗茶或一杯饮料,就可以优先选择好的位置坐着欣赏歌舞,古朴戏台、古朴的实木圈椅顿时就会把人引入“古”的意境中。</p> <p class="ql-block">上到二楼,展现眼前的是花样繁复、形态万千的木雕门窗。这些木雕中的文字、花草、飞禽走兽、几何图案,内容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连接三进与四进的回廊,回廊尽头,角楼秀美。回廊本寂寂,如今繁悠悠。</p> <p class="ql-block">第四进是什用殿,是土司办公场所,是处理军机政务的地方,因此是土司王城的中心。层层飞檐,亭亭而上。上三层为圆顶亭盖,下两层为四壁见方的厅堂。上圆下方,体现了中国人崇尚天圆地方的传统宇宙观。</p> <p class="ql-block">第五进为庄园逸院门楼,很雅丽,它是土司城家居后院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穿过门楼是第六进前堂,前堂是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前堂高悬“和亲纳贤”匾额,它是土司一种高明的统治之术。</p> <p class="ql-block">前堂有表现土家人传统习俗的壁画雕刻,有“五谷节”、“射虫日”等。五谷节,即正月初五为五谷菩萨的生日,这天禁吃新鲜饭,禁动土,以待五谷丰收。射虫日,是在惊蛰前夜用炭灰在地上画出弓箭的形状,以防冬天蛰伏的虫类复活,危害庄稼。</p> <p class="ql-block">逸院后堂为土司家居处所,相当于土司王朝的后宫了。“逸院” 反面的正门上 有“瑞蔼华堂”四个大字,这应该是土司王族对家院的一种吉祥的期望吧。</p> <p class="ql-block">土司王府的第六进也为仓廪之地,左边是粮库叫“常喜库” ,上面是“太安阁”是土司父母的居室,寓有 “衣食父母之意。右边是黄金“储备库”,上面是“淑芳阁”,是土司王妃的居室。储备库上面的壁画是貔貅,寓有着只进不出和金屋藏娇之意。</p> <p class="ql-block">九进堂全部建筑构件中,有333个柱础,333道门,90个窗户,全由榫铆相接的木结构组成。各种木雕盘龙、麒麟、怪兽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第七进为双层亭楼,是土司子女的住所。印象较深的是“芹香阁”小姐的绣楼,土司小姐不仅要学绣花、织锦、弹琴, 也要学习文化知识,并要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体现了土司时期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p> <p class="ql-block">第七进和第八进相连通,是土司的书房,也是土司接待重要宾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登上第九进便来到土司城地势最高、地位最高的地方“惹巴楼”,这里是土司及夫人生活的地方,位尊显贵。</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进又一进堂楼,走过一重又一重风景,站在九进堂最高处远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宛如一座雄伟巍峨的皇城,叫人不禁感慨,当真是不负“土司皇城”之名。</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恩施有很多土司,从元朝始至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间,前前后后大大小小有三十七八位,其中最大的是明末清初的鹤峰容美田氏土司。图中画像是容美土司始祖,雍正皇帝曾御批:楚属各土司,唯容美最为强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全国各地的土司是典型的自治王国,且土司的职位实行世袭制,时间长了,就会坐大,为朝廷不容。湖广总督石文晟罗列容美土司的越制修建“九五居”的罪状,成为后来雍正十一年,朝廷从夷陵发兵容美,对容美实行强制改土归流的一大原因。末代容美土司田旻如,不忍数百年的土司制度在他手上被终结,在爵府下的万全洞奋而上吊以谢先祖,标志着土司制度彻底成为历史。</p> <p class="ql-block">土司王朝湮没尘土,但无论是明时的土司父子率士抗倭,还是现代的土家抗日英雄,这些传奇的故事和恢宏的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定会川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出九进堂,沿石阶而上,即登上土司城墙。土司城墙包裹着整个土司城,它依山而据,是守险自立的屏障。远远望去,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亭内高悬朝典钟,显示着土司权柄的至高无上。绵长的城墙诉说着土家族人的骁勇善战,诉说着恩施土司城波澜壮阔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我们爬上城墙,只登上右手的烽火台,左手的烽火台没有再登,因为时间到了,于是我们就沿着这个高高的台阶走下去,回到景区大门,打车奔向女儿城。</p> 恩施女儿城 <p class="ql-block">在湖北省的西南部,坐落着一座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古镇——恩施土家女儿城。这座被誉为“世间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儿第一城”的古镇,不仅是土家族文化的集聚地,更是武陵地区城市娱乐消费中心和旅游集散地。这里,山青水秀,土家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处风景都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75, 35, 32);">到了女儿城,迈步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彩色绣球建筑,绣球由40个绣着民族特色花纹的花瓣组成,寓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40周年。这是恩施州新的地标建筑,与女儿城相得益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锈球象征着吉祥、喜庆、祝福和长寿等多重寓意。</span></p> <p class="ql-block">走进女儿城,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青石板路两旁,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每一栋都承载着土家儿女的欢声笑语和世代传承的故事。屋檐下,红灯笼轻轻摇曳,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你可以漫步在街头巷尾,聆听那悠扬的土家山歌,感受那份来自大山的纯净与质朴。或是走进一家手工艺品店,挑选一件精美的土家织锦或银饰,作为旅行的纪念,让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伴随你左右。</p> <p class="ql-block">而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女儿城的婚嫁表演。当喜庆的锣鼓声响起,一群身着传统服饰的土家姑娘和小伙们,以他们独有的方式演绎着土家族的婚嫁习俗。那份纯真与热情,仿佛能瞬间拉近你与这片土地的距离,让你深刻感受到土家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土家女儿城巴人堂,有一个独特的民俗文化表演,那就是摔碗酒。摔碗酒源于土家族古老的传统,原本是土家儿郎上战场前的一种壮行酒。如今,摔碗酒已经成为土家族人表达友情和豪情的一种方式。在土家女儿城的民俗风情园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摔碗酒的独特魅力,感受土家族人的热情好客和豪迈气概。</p> <p class="ql-block">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之一,它源自于古代土家族的一种祭祀活动。在祭祀中,土家人会围绕着普舍树摆动双手,以表示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如今,摆手舞已经成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土家人都会跳起欢快的摆手舞,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欢乐。</p> <p class="ql-block">土家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至十二日,土家女儿城都会举办盛大的女儿会活动。这一天,年轻的土家姑娘们会身着盛装,来到集市上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魅力。她们用歌声和舞蹈来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展现了一种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节日盛会。</p> <p class="ql-block">恩施土家女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那时,这里便是土家族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土家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家族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色,而恩施土家女儿城也成为了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恩施土家女儿城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和沧桑。曾经,这里是一个繁荣的商贸中心,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和游客。他们带来了各种商品和文化,与土家族人民交流融合,使得恩施土家女儿城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然而,历史的变迁并没有让恩施土家女儿城失去其独特的魅力。相反,它更加坚定地传承着土家族的文化和传统。在女儿城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独特的土家族吊脚楼风格,这些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每一栋建筑都蕴含着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见证着他们的勤劳和坚韧。</p> <p class="ql-block">此外,恩施土家女儿城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和民俗活动。例如,土家族的绣花、编织等传统手工艺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而在每年的女儿会期间,土家族人民会穿着盛装,载歌载舞,展示着他们的才艺和魅力。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更成为了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p> <p class="ql-block">恩施土家女儿城不仅是一个文化古镇,更是一个集旅游、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旅游集散地。城内拥有300家小商品店、500间风情客栈、30家特色餐饮店和40家美味小吃店,</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女儿城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妩媚。灯火阑珊处,是土家儿女们欢聚一堂的热闹场景。你可以找一家临河的茶馆,品一壶清香的土家茶,赏一轮明月高悬,让心灵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中得到彻底的放松与释放。</p> <p class="ql-block">在女儿城,我们吃了当地有名的张关合渣。合渣,又名懒豆腐。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时在家里都能吃上合渣,许多餐馆更是把它当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应,深受顾客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土家女儿城,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她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土家儿女的热情与好客,体验到那份纯真与质朴的幸福生活。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女儿城,开启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p>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