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三)剑川传统手工艺瑰宝:木雕、石雕与黑陶

小晴天儿

<p class="ql-block">云南有句古谚:“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遍地走。”剑川自古以来就是木匠的摇篮,不仅有能承建宏伟建筑的大木作,更有精于雕琢的木雕艺人。</p> <p class="ql-block">早在唐代,剑川的木匠便已声名远播,承担了南诏五华楼木雕构件的精工细作。剑川木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首先,众多木匠兼具文人学者之才,将书法绘画与木雕艺术巧妙结合,使得作品寓意深远、构图新颖、刀法刚劲有力;其次,石雕与木雕技艺相互借鉴,融会贯通;最后,剑川木雕的榫卯结构独树一帜,斜榫相连,结构紧密而稳固。</p> <p class="ql-block">剑川木雕的精髓在于其精湛的镂空深浮雕技艺。每位匠人手中都拥有数十乃至上百种雕刻工具,正如俗语所说:“三分手艺,七分家什。”传统剑川木雕所使用的雕刻刀具种类繁多,每一名木雕匠人都会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工具。</p> <p class="ql-block">木雕内容丰富多彩,以花卉、动物图案为主,亦不乏神话传说故事。诸如“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等经典题材屡见不鲜。图案设计包括香草、龙凤、狮头、云纹等元素,形态各异,充满创意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剑川木雕工艺精细、选材讲究,融合明清两代木雕艺术之精华,作品造型优美、气质高雅,质地坚韧、不易变形,完美呈现了民族木雕艺术的魅力。从豪华典雅的客厅家具到古朴典雅的嵌石餐厅家具,从栩栩如生的壁画到各式座屏、挂屏及屏风,再到园林古建筑中的格扇门窗,以及各类民族旅游纪念品,剑川木雕涵盖了数百种不同的产品类型。</p> <p class="ql-block">在剑川的古老民居之上,常常可见一种名为“瓦猫”的建筑装饰物。它原是白族人民用来驱邪避凶的守护神,张开大口仿佛要吞噬一切不幸,为家宅带来好运。</p> <p class="ql-block">尽管许多人误认为瓦猫是由石头雕刻而成,实则它采用的是当地特有的黑陶工艺制作。除了作为屋脊上的装饰,黑陶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器具制作之中。</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瓦猫的形象逐渐变得可爱起来。现代设计师们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符合当代审美的细节处理,使其更受欢迎。如今,这只屋顶上的守护神已经走出剑川,成为了许多家庭中的吉祥物。</p> <p class="ql-block">距离剑川古城约22公里的石宝山上,分布着大量唐宋时期的石窟群。这些石窟多为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佛教造像,见证了南方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文化的传播。其中,一些石窟还生动描绘了南诏王室的生活场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小型石窟内,艺术家们雕刻出了南诏第五代国王出行的壮观场面,共包含16个人物形象。通过这些细腻刻画的人物、服饰、器物和建筑细节,我们可以窥见南诏时期的社会风貌。</p> <p class="ql-block">从这些石窟的雕刻中可以看出,剑川地区不仅是中原汉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交汇点,还受到了周边印度文化的影响。石宝山石窟的存在证明了这里曾是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之地。</p> <p class="ql-block">剑川的手工艺人们凭借自身的辛勤劳动与聪明才智,创造出无数令人惊叹的艺术珍品。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不仅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让我们向剑川的木雕、石雕和黑陶艺术致敬,赞美这些伟大工匠们的卓越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