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寻访之二2024年11月17日 ‍——虎踞龙盘之石头城

芙蓉国

<p class="ql-block">石头城</p><p class="ql-block">【唐】刘禹锡</p><p class="ql-block">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p><p class="ql-block">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p> <p class="ql-block">“虎踞龙盘”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像龙盘着,像虎蹲着。这个成语特别用来指代南京,因为南京的地理形势被认为像龙盘虎踞,非常险要。成语出自晋代吴勃的《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后来,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其他地势险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个周日,在秋日蒙蒙的午后和孩子们一起探访南京名为石头城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从云锦路地铁站出来,一路前行,穿越秦淮河,石头城直扑眼帘。一河之隔,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石头城其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垣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长的砖石结构古城墙。始建于东吴时期,后经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朝代的扩建和修缮,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规模。城墙的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一起仔细阅读石头城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孩子在寻找湖中的鬼脸。这就是“鬼脸照镜子”。城墙中部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因为长年风化,砾石剥落,坑坑洼洼,斑斑点点,中间还杂有紫黑相间的岩块,使得这块石壁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因此被称为“鬼脸城”。在鬼脸城西侧,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的一侧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用手触摸一千八百年前的城墙。这堵墙,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了六朝古都的兴衰更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城墙依山而建,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秦淮河畔,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这沟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曾是古长江的江边。</p> <p class="ql-block">似乎在倾听长江的涛声。</p> <p class="ql-block">石城霁雪,金陵四十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吴时期,滨江的石头城是水师驻防要塞,以石头城为依托的石头津,是位于石头山麓的沿长江岸线分布的重要港湾。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p><p class="ql-block">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成为退可守进可攻的江防要塞。</p> <p class="ql-block">沿古城墙拾级而上,在绿林中穿梭,山脚下陈列着退役的导弹,鱼雷艇,歼击机……孩子们雀跃欣喜</p> <p class="ql-block">石头城下国防园,孩子们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在战斗机前来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驻足仰望退役的东风-2号导弹</p> <p class="ql-block">多年后又走到了清凉山的同一角落,再来一张,对比一下,景依旧,孩子在长大</p> <p class="ql-block">这个娃说,我们一起在这里“<font class="meipian-re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你们猜到哪个娃了吗?</p> <p class="ql-block">一时兴起背起《醉翁亭记》,每天朗读古文,不经意间琅琅上口。那种兴奋之情沉浸的诵读中,就是快得让我听不清。</p> <p class="ql-block">怎么能少了银杏谷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