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8-9日,外孙期中考试结束放假一天(8号,周五),而女婿去苏州开会,因此我们也去了苏州玩了两天。乘高铁到达苏州后,入住苏州古运河英迪格酒店(苏州有几个英迪格酒店,这个是靠近苏州狮子山附近)。下图是英迪格酒店的外貌</p> <p class="ql-block">这个英迪格酒店的大堂在46楼,视野不错</p> <p class="ql-block">能看到远处的狮子山,以及白色屋顶的狮山大剧院,苏州博物馆西馆等</p> <p class="ql-block">放大能看到远处的几个方盒子是苏州博物馆西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客房在39楼</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旁边的龙湖天街(上海徐汇区也有龙湖天街)的南里山房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去参观苏州博物馆西馆</p><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西馆概况-摘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建筑面积48365平方米,展陈面积13391平方米。该馆于2018年3月正式动工建设,2020年被列为苏州市政府实事工程,并于2021年正式对公众开放 1 。</p><p class="ql-block">展览内容</p><p class="ql-block">● 一层:苏州历史,包括城市、历史、人物三个层次,展示从三山岛旧石器时代起至1911年的苏州发展变迁。重点文物包括吴王夫差剑、沈周墓志等 1 。</p><p class="ql-block">● 二层:苏作工艺馆,展示从宋元至现当代的苏作精品,包括玉雕、竹刻、金属制作、民族乐器、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式家具、香山帮营造技艺、苏绣等 1 。</p><p class="ql-block">● 三层:苏州书画,展览主题贯通古今,展示苏州的书法、绘画艺术。未来将设立儿童专属空间,提供教育拓展功能 </p> <p class="ql-block">这是无人机航拍的苏州博物馆西馆</p> <p class="ql-block">在此地的无人机航拍视频。点击下图箭头打开</p> <p class="ql-block">下图说明:</p><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西馆门口的广场上有此雕塑,是日本艺术家隈研吾的作品-光洞,说明牌内容导出如下:(说明牌照片已与雕塑照片拼接在旁边)</p><p class="ql-block">作品位于苏州博物馆西馆东广场,面临长江路,宽9.3米、长18.2米、景观最高处达5.6米,由底部水盘,以及455块铝合金板分13层拼嵌而成。作为苏州博物馆西馆的户外公共艺术装置,作品旨在加深在地文化认同、提高地方美育意识的同时,优化狮山广场区域的国际化形象。</p><p class="ql-block">作品灵感来源于“瘦透漏皱”的“太湖石”,设计师运用14种不同规格的手工铸铝合金板,将苏州传统园林文化中的“假山洞天”解构为平面的建筑材料后,再以几何形式重新嵌合成立体的空间。光线透过金属板上大小不一的孔洞,在洞穴式的空间内洒落下瞬息万变的光斑,从而将该作品命名为“光洞”。</p><p class="ql-block">“光洞”通过与根植在本地观众心中的文化认同产生共鸣,从而实现了建筑这一艺术形式在形而上中的“有机主义”,同时亦可看出设计师对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片石假山”景观的呼应与致敬。</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部</p> <p class="ql-block">当中镂空是太湖石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西馆第一部分介绍</p><p class="ql-block">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期</p> <p class="ql-block">史前时代的苏州,先后出现三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逐渐从渔猎时代进入农耕文化。</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苏州博物馆西馆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西馆的镇馆之宝是余眜剑。这把剑位于西馆一层苏州通史陈列馆展厅,是一个平面呈八边形的特别展厅,只设一件重磅展品——春秋时期的吴王余眜剑 。</p><p class="ql-block">余眜剑简介</p><p class="ql-block">余眜剑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剑身上有75个字的铭文,描述了当时的三次战争。这把剑不仅是苏州博物馆西馆的重要展品,也是研究吴地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苏州地区,古称吴越,上溯可到周朝时期。</p><p class="ql-block">吴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姬姓吴国,始祖是太伯和仲雍。太伯和仲雍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儿子。古公亶父有意传位于其小儿子季历,因为季历有一个非常贤能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为了成全父亲的心愿,太伯和仲雍主动离开周部落,前往东南沿海的吴越地区,建立了姬姓吴国,被称为句吴或勾吴。-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从秦代直到唐朝</p> <p class="ql-block">秦代的“铜权”(秦朝统一度量衡的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东汉时的青瓷五联罐</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从宋代直到元末。</p> <p class="ql-block">元代的“九狮础”</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印“金龟钮印”</p> <p class="ql-block">北宋时期的“金龙”</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从明清到辛亥革命</p> <p class="ql-block">以动画形式呈现当时苏州地区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明代苏州地区的瓷器。陆子冈是当时的杰出匠人。下图的右面是导览器上的说明(我借了一个导览器)</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一个瓷器</p> <p class="ql-block">黄花梨隔扇</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清代道光年间的殿试第二名(榜眼)冯桂芬的书法条幅,右面是我租借的导览器上显示的内容,部分显示如下:冯桂芬,号景亭,字林一,吴县(今江苏苏州)木渎人。生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道光二十年(1840)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是近代中国具有开拓意义且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冯桂芬处于中外格局发生巨大变动的时代,他出生在重赋之下的苏州,深知百姓疾苦,因此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涉及民生、教育、军事、行政、外交各方面;</p> <p class="ql-block">苏州地区的几位大家:沈周,文征明,唐寅,祝枝山等。</p><p class="ql-block">部分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长洲。生于明宣德二年(1427)。沈周为名儒陈孟贤弟子,郡守欲向朝廷举荐,沈周占卜得“遁”之九五卦,以此为由不复应荐,亦不应科举,布衣终生。博学综览,文章效仿左丘明,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等,书法模仿黄庭坚。尤擅绘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同称“明四家”。</p><p class="ql-block">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等,吴县人。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引治十一年(1498)成江南举人第一名,次年赴京参加会试,…。</p><p class="ql-block">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有六指,号枝山、枝指生,长洲人。生于明天顺四年(1460)。弘治五年(1492)中举人,后二十余年七试不第。五十五岁,得授广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1522)调任南京应天府通判,故有“祝京兆”之称。博览经史,文有奇气,书法出众,尤擅狂草。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并称“吴中四才子”。…</p> <p class="ql-block">下图:结语(从照片中导出)</p><p class="ql-block">一万年前,苏州从远古蒙昧中醒来。她风雨兼程,步履豪迈,走过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走过金戈铁马的春秋战国,见证了秦汉隋唐的天下一统,见证了宋元明清的锦绣繁华,饱经沧桑,历久而弥新,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崭新的伟大时代。</p><p class="ql-block">苏州如诗,是枫桥夜泊船,凌波过横塘;苏州如画,是姑苏台上月,人尽似神仙。且把昊钩看了,转瞬已是千年,但见水袖蹁跹,牙板轻拍,吴歈雅绝。天地悠悠,湖山点点,有一座城是苏州,是江南,既纯粹,又斑斓。</p><p class="ql-block">烟波浩渺的太湖,是她的胸怀;奔流不息的长江,是她的血脉;山清水秀的江南,是她的舞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既古典,又现代,生机勃勃,方兴未艾。</p><p class="ql-block">一万年的回眸,一万年的等待,一万年的苏州,继往开来。</p> <p class="ql-block">还看了特展“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是苏州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p><p class="ql-block">亚述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片区域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 (即两河文明)</p> <p class="ql-block">下图:序言一(苏州博物馆馆长作)。文字导出如下:</p><p class="ql-block">“英雄与世长存,纵使毁灭,也只是他存在的凭借。”过去一年,我们通过“古希腊人:运动员、战士与英雄”特展,跟随胜利女神感受克里特岛不变的竞争底色。冬去春来,我们将关注世界的目光转向亚洲,在一片新月沃土之上,亚述最后一位强大的国王正乘坐战车,携笔佩剑,穿越历史迷雾盛装而来。</p><p class="ql-block">在希腊作家笔下,两河流域的历史样貌各不相同。不过,亚述的灭亡始终是圣经和古希腊罗马文学中记载的标志性事件。古典史家也一度“偏爱”亚述这一主题,其中不乏文学作品将亚述王描绘成穷奢极侈和道德腐化的形象,也有与古巴比伦王国混淆的现象,直至19世纪,亚述学兴起,不断涌现的考古发现才重新审视了这一刻板印象,确立了亚述为古代世界伟大文明之一的地位。此次展览,我们以“亚述巴尼拔”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这个曾被历史遗忘的国度。</p><p class="ql-block">“亚述”这个关键词,在中文语境中可能并不耳熟能详。在两河文明几干年的历史上,亚述文明虽几经沉浮,但其作为国家或相对独立的地区一直存在。倘若横向对比,则会发现同一时期的古代中国正处于周朝(公元前1046一前256年)。两地虽无频繁的直接交流,但都经历了社会大变革时期,不约而同地在疆域拓展、城市建设、区域文化交融上取得了各自的成就。或许,踏入亚述巴尼拔的官殿,我们就能获得启发和共鸣。</p><p class="ql-block">亚述巴尼拔在位时,正是亚述帝国的顶峰。这位领导“战争机器”的君主不仅使帝国达到了版图的极限,而且完成了历任国王未竟的事业一彻底征服了邻近的埃兰人。他常通过大型皇家猎狮等活动来展示自身的力量,证明自己有能力战胜混乱,带来安定。管理庞大复杂的亚述帝国靠的不仅仅是武力,亚述巴尼拔还兼具学者、外交家、图书馆馆长等多重身份。他“精通书写艺术”,致力于区域互通,帝国上下不断涌入新的语言表达、金银财宝、手工艺品和思想文化;他建立的皇家图书馆,将美索不达米亚所有的书面知识集中在同一屋檐之下。集中的文化知识与大范围的征战,无疑扩大了业述文化的传播和影响。</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的近150件文物,来自亚述巴尼拔的宫殿、花园、图书馆等场所,通过浮雕、家具、配饰等文物展示了亚述王当时的奢华生活,以及考古学和亚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值得关注的是,展览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国际巡展中展出。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系列泥板文物也是首次出境。</p><p class="ql-block">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暮春时节,苏州博物馆携手大英博物馆的世界文明史系列展览第三期“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如约而至,我们期待观众跟随展览步入如田园诗般的亚述御花园,探寻古亚述更广阔的世界。</p><p class="ql-block">谢晓婷</p><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馆长</p> <p class="ql-block">下图:序言二(大英博物馆代理馆长作)-下列内容从照片导出</p><p class="ql-block">能和苏州博物馆共同向中国观众展出“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特展是大英博物馆的荣幸,这是我们合作的系列展览之一。</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通过亚述巴尼拔的宫殿雕饰、图书馆中的楔形文字泥板以及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发掘的大量文物来讲述他非凡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新颖的展陈和新的发现将亚述巴尼拔统治时期的动荡故事、其宫殿和图书馆的辉煌、其兄长叛乱的惨败以及他对所有反抗者的无情打击娓娓道来。展览于最后一单元展望未来,为子孙后代保护该国的历史,其中包括亚述巴尼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亚达巴尼拔是亚述最后一位伟大的国王,亚述的中心地带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公元前七世纪,在他统治期间,亚述帝国达到鼎盛时期,疆域覆盖了从埃及到伊朗西部的广大地区。他的王都尼尼微(今摩苏尔境内)是当时最大的城市。装饰其官殿墙壁的精美石刻浮雕是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这些浮雕展示了业述巴尼拔作为统治者的雄才大略,如他的军事胜利和壮观的皇家猎狮活动。</p><p class="ql-block">亚述巴尼拔指挥着一支令人恐惧的、如同战争机器一般的军队,并将自己塑造成一名英勇的战士,尽管与早期亚述君主不同,他并没有直接率领军队作战。军事征服之后便是攫取财富、驱逐和安置当地人口以及重建当地经济。亚述的扩张创造了一个互通的世界,一个前所未有的跨文化互动和交流的时代。货物和人员的流动将新的语言、技术、思想以及奢华艺术品带到了帝国内外。</p><p class="ql-block">对亚述巴尼拔来说,帝国的控制权也取决于知识,这使他有别于之前的统治者。亚述巴尼拔为自己的学识和博学感到自豪,他的腰带上经常插着一支刻写笔。他能读会写,还能与学者辩论,他在统治期间建立了一个涵盖所有知识领域的大型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在这次展览中,140多件非凡的文物揭示了业述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如何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展览展出了大英博物馆中东藏品中的明星文物,其中包括工艺精湛的象牙制品和宏伟的石刻浮雕。我们希望观众能从这次展览中得到启发,探索这个古老而真实的人类故事。</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英国第一座国家级公共博物馆。从一开始,大英博物馆的使命就是成为“世界的博物馆,也为了世界”。这一精神一直支撑着我们今天的工作。我们很高兴能与苏州博物馆合作,通过与中国观众分享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来实现这一重要目标。</p><p class="ql-block">马克琼斯爵士</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代理馆长</p> <p class="ql-block">在今伊拉克的区域,亚述的崛起塑造了古代中东的历史。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内,亚述国王们不断拓展疆域,建立了一个真正的帝国。当亚述巴尼拔于公元前669年掌权时,亚述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帝国的疆域从地中海东部一直延伸至伊朗西部。首都尼尼微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其遗址位于今伊拉克摩苏尔市。</p><p class="ql-block">150多年来,人们对尼尼微和其它亚述首都进行考古探索,很多历史人物重新变得鲜活,其中就包括亚述巴尼拔,他一度是中东最强大的统治者。-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亚述王巴尼拔既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武士,又是一个博学的学者</p> <p class="ql-block">亚述的疆域(途中的紫红色)</p> <p class="ql-block">参观后,在室外飞了无人机,然后在“点都德”吃晚餐。好大的油条!</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看看远处的狮子山,狮山大剧院,苏州博物馆西馆等夜景</p> <p class="ql-block">11月9日,周六,酒店退房后,把行李寄存在酒店,然后乘地铁+公交到天平山。今天周六,人流如织,就有些乏味了。他们年轻人去登天平山,我们走了一段路不想走了,就在山下看看。在山下飞了无人机。航拍视频如下。</p> <p class="ql-block">枫叶有点红了。</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山到达这个亭子,不想上去了,返回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北宋名臣范仲淹纪念馆。牌坊上写着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p class="ql-block">范仲淹在苏州购买田地,创建范氏义庄,周济老弱,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此外,他还致力于地方治理,组织灾民修围、浚河、置闸,抵抗旱涝,确保水稻丰收,使苏州成为鱼米之乡。</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祠。上有匾额“济世良相”</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道</p> <p class="ql-block">航拍</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道的航拍</p> <p class="ql-block">离开天平山,乘公交和地铁回酒店。苏州的地铁里的站名除了中文,还用拼音标注,而没有英文,我不理解用拼音标注是给谁看的?外国人不会懂拼音的,而国人不懂汉字而只懂拼音的人估计也不会多吧,而上海的地铁站是用中文和英文标注,那对外国游客就比较友好了。</p><p class="ql-block">我用一个AI搜索问了这个问题,答复如下:</p><p class="ql-block">地铁站名的英文和拼音使用情况</p><p class="ql-block">背景介绍</p><p class="ql-block">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的地铁站名在使用英文和拼音方面出现了不同的做法。一些城市选择使用拼音,而另一些城市则继续使用英文。这种差异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困惑。</p><p class="ql-block">使用拼音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应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地铁站名作为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地理实体名称,应当使用汉语拼音进行拼写。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依法办事的需要,否则可能涉嫌违法。</p><p class="ql-block">使用英文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尽管有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城市仍然选择使用英文来拼写地铁站名。例如,对于功能性地名如公园、学校、机场、火车站等,使用拼音作为翻译并不合适。使用英文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为即使外国人不懂中文,他们也能通过英文站名识别出相应的地点。</p><p class="ql-block">公众困惑与建议</p><p class="ql-block">由于各地标准不一,地铁站名的英文和拼音使用情况显得较为混乱。这不仅让公众感到困惑,也可能影响外国游客的出行体验。因此,有关立法机关有必要对此进行释法说明,以便更好地统一相关规则,消除公众困惑。</p><p class="ql-block">结论</p><p class="ql-block">地铁站名的英文和拼音使用情况之所以不统一,主要是由于不同城市对《地名管理条例》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为了提高一致性,建议立法机关进行释法说明,并制定更加明确的标准和指南。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公众的困惑,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形象。</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附近的龙湖天街,在“厚贞日式烤肉”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龙湖天街某层人山人海,原来是歌手周深(我们是不熟悉的)要在苏州开演唱会,这里是换票、买卖、交换各种衍生品、手办的场地,这里的餐馆的生意也火了,“饭圈文化”确实给一些商家提供了商机。</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取了行李就乘高铁回上海了</p><p class="ql-block">苏州二日游纪实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