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秦皇岛(二)

丹若

<p class="ql-block"> 8月6日上午,我们从秦皇岛海港区乘坐公交车,一路摇摇晃晃着来到了山海关区。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繁华的市区逐渐过渡到古朴的小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期待。</p> 山海关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区,又称榆关,位于秦皇岛市东部,东接辽宁省绥中县,南临渤海。陆域总面积193.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34平方千米。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块刻着“万里长城-山海关”的石碑。石碑下方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历史与荣耀。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走在古城的街头,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离景区不足一公里的小民宿,午饭后,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山海关景区。景区门口的那块巨大石头纪念碑,上面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海关景区·山海关古城”,让人肃然起敬。这不仅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历史遗址,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始于明代,因西临燕山、北依渤海所以用山海关起名——为山海关!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两京锁钥无双地</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第一关</p><p class="ql-block"> 说的就是山海关。</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已成为来秦皇岛必打卡的名胜古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天下第一关”的大门楼,两旁的城楼巍峨耸立,中间的拱形通道透出一种庄严的气息。一群身穿传统服饰的人们正在门前表演舞蹈或进行仪式活动,周围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念。这一刻,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据说是明朝时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叫“萧显”用了一个多月才写完的。其中一个“苐”用的是通假字,很多人以为写错了,其实不然。</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统江山”的大门,广场上聚集了许多游客。他们有的拍照留念,有的驻足欣赏建筑风格,还有的人打着伞遮阳避暑。这座大门不仅是进入古城的门户,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墙,感受六百年的沧桑巨变。整个城楼走了一圈,城内外古今一体,令人感叹不已。城内游人如织、打卡拍照、城上行人不多,城墙外行人来来往往,还有一些摊贩在售卖商品,热闹非凡。城外远处的景色更是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城楼上的古建筑青砖灰瓦,周围环绕着现代游客。天空湛蓝无云,阳光明媚。站在城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风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关隘有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平型关、阳关、玉门关等十三个关隘,山海关为何被称为“第一关”?是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山跟海的距离比较近,被称为是辽西走廊,长185公里、宽度达到了15公里,山海关主城跟副城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历史上据说从来没有被正面攻破,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座大炮,在当时被命名为“神威大将军”重5000斤,长八尺,一次至少可以填装五斤的炸药,射程五百步到六百步,相当于今天的四百米到五百米,杀伤力很大,是那个时期最先进的武器。</p> 靖边楼 <p class="ql-block">  靖边楼的历史文化展板详细介绍了该建筑物的历史变迁以及现在的复建情况。站在展板前,可以感受到靖边楼的辉煌与沧桑。这座古建筑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今天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座楼为啥修这么多的窗户,并且窗户上有很多黑色的眼睛,平时都不开的?据说是因为当时这里有很多鸟🐤在上面飞来飞去,容易被敌人发现,所以修了这些黑色的孔,让鸟🐤看到这些黑孔以为是眼睛,就不敢靠近了。这么多的窗户是用来射箭的叫“箭窗”,古代打仗的时候,将士们用来射箭用的。</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炮台遗址上,锈迹斑驳的大铁炮静静地躺在石台上,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孩子们在炮台周围嬉戏,大人们则驻足凝视,感受着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上整齐排列的古代士兵雕塑群像,威风凛凛地守护着这座古城。这些雕塑不仅展示了古代士兵的英姿,也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庄重与肃穆。</p> <p class="ql-block">  城墙外,游人们享受着美好的天气,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孩子们戴着帽子,手里拿着气球玩耍,背景中的古老城墙和树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身穿古代士兵服装的人像雕塑,头戴官帽,身披铠甲,手持长剑,威风凛凛地站立在那里。这些雕塑不仅增添了古城的历史氛围,也让游客们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城楼上的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建筑风格,楼阁高耸入云,飞檐翘角,红柱青瓦,显得庄重而典雅。站在城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风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不到长城非好汉”出自毛泽东1935年10月所写的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清平乐·六盘山》为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p> <p class="ql-block"> 在此处留下毛主席的这句话,不仅是对长城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每一个登上城楼的勇敢探索者的激励。站在石碑前,我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p> 山海关火车站 <p class="ql-block">  1644年发生了石河大战,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吴三桂率领的明军,三股势力集结于此,当时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自己把城门打开了,引清军入关,才改写了中国历史,山海关只要自己不打开,外敌是永远冲不进去的。</p> 老龙头 <p class="ql-block"> 休息一天后,8月8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有名的老龙头景区。</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景区·老龙头指示牌标志着游客们即将到达的历史遗迹。沿着指示牌前行,我们来到了老龙头景区的入口。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 澄海楼”原名“观海亭”,万历三十九年改名“澄海楼”,这几个字是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的,这座楼也是整个防御体系的制高点,用于瞭望敌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还有个神奇之处,据《山海关志》记载:海口最高处的观海亭、海风时吼、四面扬沙,独亭中间、净莫绝,今更建为楼,即澄海楼。意思是外界海风再大、海上波涛汹涌,这座楼里面,一丝丝风都感觉不到,所以,您觉得它神奇不?</p> <p class="ql-block">  老龙头碑林位于老龙头景区内,是一个以展示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为主题的景点。碑林内收藏着三首乾隆皇帝所作的诗篇,并立有十通文臣武将领名有关的老龙头诗句石碑。这些石碑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朋友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叫“老龙头”?一般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在深山峡谷老林处,但是这段长城却修到了大海里去了,古人为什么要修到海里?并且在海里泡了六百多年、还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这段长城的尽头就像一条巨龙直插渤海湾深处,远处看上去就像是一条龙头在喝水,所以称之为“老龙头”。</p><p class="ql-block"> 它也是我们中国唯一的集:山、海、关、城四维一体的海洋陆地防御系统,六百年前,没有系统的工业化设备,那个时候想在海里修建工程,难度可想而知?要在沙土上扎根、并且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倒,为什么?它的秘密就在长城上刻有的石碑上写着呢!</p> <p class="ql-block">  此处陈列的大方石,系万历七年修筑入海石城所用花岗岩基础石。每块方石上均凿有梯形石槽,两石相连即形成燕尾槽,再浇注铁粉、松香、白矾制成的“凝固剂”,使入海石城成为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高超的水下建筑技艺。</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长城遗址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壮观。城墙由石头堆砌而成,上面有一座塔楼,游客们正在沿着城墙上漫步。</p> <p class="ql-block">  站在老龙头的城墙上,可以俯瞰大海的气势磅礴。海浪拍打着城墙,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远处的海鸥翱翔,近处的游客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丽,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老龙头是全国唯一一处入海长城,拥有入海城石城、澄海楼、海神庙等景观。这里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修入海里?主要是为了防止骑兵。当时北方人都是游牧民族,战斗力非常强,因为骑马被称为铁骑,没有海军,所以主要是防止骑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修建这段长城的人正是抗倭英雄“戚继光”将军,能屹立百年不倒还有一个因数是,当时工匠们很有责任心的,他们在制作砖头完工时候,都会要求刻上名字,已背查询,保证质量,所以那时没有听说过“豆腐渣”工程。</p> 海神庙 <p class="ql-block"> 海神庙是一座道教道观,建在海边,与大海近距离接触。海神庙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祀大海的场所,建筑风格独特,有钟鼓楼和海神庙,面向大海,是人们观海抒怀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海神庙东距万里长城老龙头350米,深入海中130米,坐南朝北,三面环水。</p> <p class="ql-block">  海神庙建筑风格独特,有钟鼓楼,左右对应,前有海神庙,后有天后宫,南北呼应,海神庙面向波涛万顷的大海。是人们观海抒怀的好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