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来源与背景 <p class="ql-block"> 一次区域互动交流时间,焦立帜、刘海景宇、张宪柘小朋友在一起开心的交流着:“昨天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抗日电视剧,里面的坦克好厉害,坦克的大炮能够帮助我们打败敌人。”焦立帜小朋友的描述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他开心的画出来坦克的外形,景宇看到焦焦画的画后说:“下午户外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搭建坦克,用垫子和万能工匠。”“我觉得可以”几个孩子一拍即合,搭建坦克的历程开始啦!</p> 游戏脉络 过程与实录 一代坦克雏形 <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焦焦、刘海景宇、张宪柘、王奕霖、庄语</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4.10.8下午</p><p class="ql-block">观察区域:综合区</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付静雯</p> <p class="ql-block"> 一开始焦立帜与张宪柘去拿万能工匠当作坦克的轮子,然后刘海景宇用长木板固定在轮子中间。铺两层木板后,庄语拿来一个垫子铺在木板上,小朋友们发现这样变的很稳固。</p> <p class="ql-block"> 高安琦找来万能工匠当作坦克炮筒,让庄语帮忙放到垫子上,万能工匠经过拼插后当作板凳。</p> <p class="ql-block"> 焦焦拿来一个垫子想要放到炮筒的上面,能保护炮筒不受伤害。但是庄语小朋友是不太愿意把垫子放到炮筒上面,于是就产生了一些分歧。但是经过小朋友们的商量,孩子们还是一起把垫子搬到炮筒上面看了看。</p> <p class="ql-block"> 王奕霖和王梓赫想让“坦克”动起来,王奕霖用万能工匠中的木棍去插到轮子里的圆孔中。和王梓赫一起用力往下,可是发现垫子太大太宽,只能一个人去转动轮子,“坦克”一动不动。最后,刘海景宇和王梓赫从后面推着轮子前进。</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经过小朋友们齐心协力的搭建,一代坦克诞生啦!</p> 幼儿表征 <p class="ql-block">在对幼儿倾听的过程中发现:</p><p class="ql-block"> 当幼儿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幼儿能够商量并讨论怎么才能解决问题,焦焦想把垫子铺到“炮筒”上面,其他小朋友不太赞同,但是她们还是尝试了焦焦的方式,后来一致发现不可行,就撤了下来。</p> 分析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中5-6幼儿: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当王奕霖与王梓赫用万能工匠的长棍插到轮子上尝试让坦克活动,发现转动不了后,其他小朋友能够帮助他们一起让坦克动起来。说明幼儿能够协商并且能够合作。</p> 二代坦克升级 <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焦焦、刘海景宇、张宪柘、高安琦、刘闰杰</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4.10.16下午</p><p class="ql-block">观察区域:综合区</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付静雯</p> <p class="ql-block"> 刘闰杰与焦立帜找来四个定向轮放在地下,再用长木板铺满四个轮子,用万能工匠的感统板放在木板上,刘海景宇拿来轮胎放到两个感统板中间。</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发现了问题,轮胎会晃来晃去,刚把一个轮胎放好,另一个轮胎就会倒下去。于是刘海景宇找来正方形的小木块卡在轮胎与感统板之间的缝隙中。</p> <p class="ql-block"> 固定好轮胎后,铺上垫子与木板,先放木板再放垫子,最后用万能工匠当“炮管”放到垫子上。“二代坦克”就搭建好啦!</p> 幼儿表征 <p class="ql-block">在与幼儿倾听过程中发现:</p><p class="ql-block"> 在搭建轮胎的过程中,轮胎放到感统板上,小朋友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转动脑筋,商量讨论后用正方形的木块塞到轮胎与感统板中间,这样就固定好了。但是最后的时候坍塌了,说明坦克还是不牢固。</p> 分析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中5-6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刘海景宇在看到轮胎在感统板上不牢固时,想到用正方形的厚木板来固定住轮胎与感统板的缝隙,说明她具备自主思考能力。</p> 三代坦克变形成功 <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丁彦戈、郭延辰、李卓然、马浩林、王梓贤、刘海景宇、张同寅</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4.10.24下午</p><p class="ql-block">观察区域:综合区</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付静雯</p> <p class="ql-block"> 郭延宸与丁延戈、马浩林、李卓然一起搭建“三代坦克”,先拿的万能工匠当作坦克的轮子,丁延戈拿来提子当作固定物。马浩林拿来轮胎放在梯子上面,小朋友们一起拿来了长木板铺在轮胎上,然后用垫子铺在木板上,用雪花片搭建好“板凳”万能工匠当作“炮筒”。</p> <p class="ql-block"> 张同寅和王梓贤、刘海景宇一起玩的“坦克大战”。我们用了木板、梯子、万能工匠搭坦克。用万能工匠搭轮子,还有炮管。用木板搭建坦克地板,用两个梯子把两个万能工匠固定住,张同寅的梯子不够了,刘洛彤借给了他,张同寅在搭木板的过程中,木板总是掉到梯子的里面,他想了想又换了长木板(大约10个)然后把垫子压到木板上,木板就不掉了。</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两个坦克开始了“坦克大战”丁彦戈与马浩林拿来滚筒当作堡垒,其他小朋友拿着木板当作枪支,来辅助他两。张同寅这组只有三个小朋友,而且他们没有加固坦克,于是很快被打倒。</p> 幼儿表征 <p class="ql-block">在与幼儿倾听过程中发现:</p><p class="ql-block"> 丁彦戈小朋友的想法很多,比如用雪花片搭建坦克的“座位”,用滚筒来保护同伴,加固堡垒,说明他可以借助其他辅助材料来丰富坦克。</p><p class="ql-block"></p> 分析 <p class="ql-block"> 从搭建“三代坦克”到作战游戏,游戏活动经过一些列的探究最终成为“三代坦克”在此过程中,幼儿经历了从几个人游戏到小组游戏圈,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投入,探索各种材料建构坦克,通过“搭坦克”到“开坦克”,从“一代坦克”到“三代坦克”,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非常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协商、合作区、假设和验证,对不同材料进行尝试与调整,孩子们的表征、表达能力更是在游戏中得以很大的提升。</p> 总体分析与反思 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 1、此次游戏源于幼儿对坦克的兴趣,借此契机,我们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点及学习的需要,在游戏中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同时通过搭建坦克,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观察、探索、分享、交流。搭建坦克是一次整体性学习,游戏过程中各环节都是对幼儿知识、能力和学习品质的挑战,看似零散的经验,整合在一起就是推动着游戏的进程,使游戏活动形成一个问题网络,让幼儿不断在进行解决实践问题过程中迁移已有经验、思考和探究,在反思和试错中获得新经验。</p><p class="ql-block">2、搭建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但幼儿还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他们用其他材料搭建坦克,需要更多的支持来继续游戏。同时,也发现孩子们在合作过程中缺乏目标和沟通,很多精彩的地方因为缺少合作没有实现。</p><p class="ql-block">3、孩子们就是这样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p> 下一步支持策略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游戏兴趣是游戏持续开展的基础。</p><p class="ql-block">1、顺应游戏发展,促进幼儿深入体验。在建构游戏中幼儿玩的非常投入,让自己的才能在建构活动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其实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喜爱的搭建的东西,教师也要耐心的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会尝试更大的挑战。</p><p class="ql-block">2、鼓励同伴互动,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在游戏中,幼儿遇到困难和阻碍时,需要寻求支持,向同伴学习和相互合作是重要的策略。可以利用游戏的表征分享环节,鼓励幼儿自主设计不同造型的坦克,在原有的建构基础上设计。</p> <p class="ql-block">编辑:付静雯</p><p class="ql-block">审核:韩晓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