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3号上午10:28分,出发—曲阜。</p>  <p class="ql-block">  下午14:00到达曲阜,从曲阜东站打车到达锦江之星孔庙店宾馆,稍作休息,4点跟团,坐大巴车到尼山圣境。</p>  尼山圣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孔子像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夜晚的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  孔门七十二贤郎之首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不会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p>  <p class="ql-block">  孔子家语—习惯成自然</p>  <p class="ql-block">  凤:雄为凤,三条尾巴,</p><p class="ql-block">       凰:雌为凰,两条尾巴。</p>  <p class="ql-block">  在尼山圣境,观看了“金声玉振”演出,以孔子的人生历程为主线,通过四季更迭和人生九大阶段的重要仪式,展现一个普通人在圣贤影响下成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三幕:太荒之始、启蒙开智、君子加冠。四时:春、夏、秋、冬。九个曲目:涵盖人生不同阶段的重要仪式,演出通过全息影像、激光秀、水幕表演等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引导观众体验明礼的生活方式,感受礼乐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尼山皓月(灯光+无人机表演+烟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尼山圣境笔记</p><p class="ql-block">        梅兰竹菊:</p><p class="ql-block">        梅:王安石喜欢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它也是“岁寒三友”之一,一些奋发图强、在逆境中获得成功的人可以比喻成梅花,比如凿壁偷光的匡横、映雪读书的孙康王安石喜欢梅花。</p><p class="ql-block">        兰:孔子喜欢兰花,兰花被寄拖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这些诗句表达体现了孔子对兰花的喜爱,以及他通过兰花所寄托的对于贤者不被赏识、怀才不遇的感慨。兰花以其独特的香气和清雅的姿态,成为了孔子心中理想人格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竹:代表了正直、虚心、有节。苏轼,又名苏东坡,咏竹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2。”的诗句,同样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菊:陶渊明喜欢菊花,代表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人格也和菊花表现的内涵一样,真正的魏晋风度。</p>  孔    庙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8:30分,在孔庙万仞宫墙集合,跟随孔儒说韩兆君老师,开启文化自信之旅。</p>  <p class="ql-block">  乾隆御笔满天下,“万仞宫墙”乾隆所书,八尺等于一仞,夫子之墙数仞,远远不够,所以形容孔老夫子学问之间,用万仞。</p>  <p class="ql-block">  孔庙:世界上有2000处,其中我国有1600多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曲阜孔庙建于明正徳8年,明公元1513年。</span></p><ul><li>曲阜孔庙有三个荣誉证书:之一5A景区;之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li><li>曲阜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li></ul>  <p class="ql-block">  孔庙第一道牌坊,金声玉振(孟子赞赏孔圣人的)青铜编钟发出的声音,金做的,叫金声,玉是头。</p>  <p class="ql-block">  第二道牌坊:棂星门,乾隆皇帝御笔所书。棂星,东方,掌管农业的星。二月二,东方青龙抬头,抬棂星的头。</p>  <p class="ql-block">  第三道牌坊:太和元气日月星辰,天体之和,紫禁城有太和殿。组成万物,金水火土,金专指青铜。</p>  <p class="ql-block">  孔庙弘道门:弘扬孔老夫子的道。道包含哪些,1仁、2礼(礼貌,不是理智),3中庸。</p>  <p class="ql-block">  大中门:反映的中庸之道。用中,看完两边,取中间,中国人解决问题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奎文门:乾隆把孔圣人,比喻成奎星,文曲星提高学习成绩,北斗七星中间的那一颗。</p>  <p class="ql-block">  孔庙里的树都500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  明朝四大明碑通常指的是明朝时期由皇帝亲自撰写或下令建造的,用以纪念孔子或彰显皇权的重要石碑。</p><p class="ql-block">        洪武碑:立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由朱元璋撰写,用以祀岳、镇、海、渎,并强调尊孔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永乐碑:由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所立,立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赞扬孔子,并重修曲阜孔庙。</p><p class="ql-block">        成化碑: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子庙碑,立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强调孔子之道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弘治碑:立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由明孝宗撰写,其中提及“金元入主中国,纲常扫地之时”,但因其内容招惹清乾隆皇帝不悦,碑亭被拆,仅存龟趺孤碑。</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碑不仅体现了明朝皇帝对孔子的尊崇,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状况。</p><p class="ql-block">        乌龟,旺八端,乌龟被污。</p><p class="ql-block">        皇帝立的碑都有鬼夫驼碑。碑文上是元朝的官用文字八思巴文,元朝停留时间短,没有延续。</p><p class="ql-block">        清朝的三位皇帝都来拜孔子,康熙,雍正,乾隆。</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是曲阜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p><p class="ql-block">大成殿里有很多皇帝题字的牌匾,</p><p class="ql-block">(上边):“万世师表”—康熙;</p><p class="ql-block">                  “斯文在兹”—光绪;</p><p class="ql-block">(左边):“圣集大成”—嘉庆;</p><p class="ql-block">(右边):“德齐帱载”—咸丰。</p><p class="ql-block">       这些匾额反映了清代皇帝对孔子的敬奉和尊崇,其中“万世师表”匾额尤为著名,康熙皇帝御赐,并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孔庙里的勾心斗角,不得已而为之,碑亭摆不开了,先有碑,后有亭。</p><p class="ql-block">       兴谈亭:不一定是孔子就在里面讲学的,在孔庙里修建,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古圣先贤: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儒家文化的三号人物荀子,被踢出去了,孔庙里几乎没有荀子的记载,因为荀子的言论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1784年孔庙遭雷劈了,雍正把孔庙提升到帝王建筑的高度,帝王工程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       我国古代三大殿:孔庙的大成殿、岱庙的天贶殿与故宫的太和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拜师礼</p>  孔    府  <p class="ql-block">  孔府:建于明洪武10年,孔府占地240亩,后花园占地50亩。内设孔家办公室(<span style="font-size:18px;">官衙)</span>,内宅,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门口对联,富字,没有点,意为富贵无头。</p>  <p class="ql-block">  门当:抱鼓石。户对:门簪,读书为了光耀门楣。门上两位门神画像,是礼仪之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办官厅:保卫科</p>  <p class="ql-block">  六代含饴:六代直系同堂,家里执行家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孔氏戒贪图:放在孔府内宅,给家人看,以作警醒。</p>  <p class="ql-block">  孔氏第77代嫡长孙孔德成,1948年被蒋介石带到台湾。蒋介石为什么要带上孔德成去台湾,是失去大陆撤退到台湾之前的1949年4月,孔德成移居台湾,这大约是老蒋要维系其“道统”的缘故,到台湾的孔德成在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自1955年起,孔德成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等课程。</p>  汉魏碑陈列馆  <p class="ql-block">  汉魏碑陈列馆:碑诞生于汉代,天下汉碑文,共10块:半齐鲁。曲阜汉魏碑陈列馆有3块,泰安岱庙有2块,陕西省有3块,甘肃1块,天津博物馆1块。汉碑都是隶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韩兆君老师合影</p>  孔子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中午,吃了曲阜特色菜,下午两点参观孔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第一展厅:孔子的一生</b></p>  <p class="ql-block">  1、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p><p class="ql-block">       2、周公建立71个国家,后来七国争霸,最后秦国统一。</p><p class="ql-block">        3、鲁国故城遗址1046年建立,公元前249年,鲁国被楚国灭亡。</p><p class="ql-block">        4、孔子在弟子老子学成之后,到齐国,但晏婴反对孔子任职,于是孔子回到鲁国,开办私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鲁国世系简表</p>  <p class="ql-block">  周公辅政:周公旦在周武王去世后,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治理国家,实际掌握朝政大权,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的过程。他排除了内忧,征讨了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为后来的“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周公旦的治理策略包括“分陕而治”,即与召公共同管理周朝,通过分区治理确保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成功平定“三监之乱”,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此外,周公旦还制定了“周礼”,这是一套详尽的社会运转规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礼法制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周公旦在个人道德操守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品质,他在国家稳定后选择还政于周成王,自己则功成身退,这一行为被视为君臣关系的理想典范,体现了周公深厚的忠诚与高洁的人格。</p>  <p class="ql-block">  让贤:尧舜禹;暴政:夏朝夏桀,商朝商纣王。吸取灭亡教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孔子嫡裔世系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教无类,不区别对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玉碧,玉环,玉镯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夹谷会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孔子因膰去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展厅:孔子的智慧</b></p>  <p class="ql-block">  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中庸为方法,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认知,孔子对仁给了不同的解释。</p>  <p class="ql-block">  孔子的观欹器寓意是“满招损,谦受益”。这个故事源自《荀子·宥坐》的记载,讲述了孔子在参观鲁桓公的庙堂时,看到了一种名为“欹器”的器具,它具有“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的特性,即空的时候倾斜,水满时翻倒,水到一半时则直立。孔子借此告诫弟子们,做人做事要遵循中庸之道,保持谦虚谨慎,避免自满和骄傲,以免走向失败。</p><p class="ql-block">        这个寓意强调了适度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和成就时,要避免过度自信和骄傲,保持谦逊和自律,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成功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诸侯争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各种酒杯</p>  <p class="ql-block">  孔子周游列国14年,最困难的时候,陈蔡绝粮(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叶公救了孔子。</p>  <p class="ql-block">  后来鲁国国王请孔子回国,做大司寇。因为分歧,孔子晚年不做官,整理六经。孔子的故事被司马迁写入史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农山言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展厅:孔子与中华文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程朱理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化大革命期间举行批林批孔大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汉文帝尝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半部论语治天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修身齐家:在家修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四展厅:孔府馆藏旧物</b></p>  <p class="ql-block">  满汉全席:菜198道,点心128?现在一般说为108道菜:南北菜各54道,分三天吃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孔家子孙画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配也有画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品太太,锡锅怜目</span>单:女儿在婆家的私有财产。娘家有财气,就是理直气壮。</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傍晚,结束曲阜所有的行程,坐高铁20多分钟,到达泰安,在泰安高铁站喆啡酒店入住,环境不错,舒适的一晚。</p>  泰山  <p class="ql-block">  15日上午,八点,开启泰山行。由于体力有限,所以我们选择从天外村坐大巴车(大概40分钟)到桃花源索道站,直接坐索道到达南天门,最后徒步半小时到达山顶玉皇顶。当天天气有雾,不过也不错,登山体验好像身处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  五岳之尊,五元纸币上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登顶后的兴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登顶了</p>  <p class="ql-block">  一上午的泰山体验,很是累。下山坐大巴车返回桃花峪站,由于时间紧张了,选择打车前往岱庙。</p>  岱    庙  <p class="ql-block">  岱庙:岱是泰山的别称,天子来此祭拜泰山神,又叫泰山神,宋徽宗经过21年重修岱庙。</p>  <p class="ql-block">  古人用乌龟驼碑,一是乌龟的壳比较坚硬;二是立碑者流芳万世的意思;三是出于对龟的崇拜,以及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象征,用来记录功绩、彰显权威或作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  在泰山脚下的岱庙,收藏着三件被称为“泰山三宝”的文物,分别是:温凉玉圭,沉香狮子,黄釉青花葫芦瓶。这三件宝物,都是清乾隆皇帝御赐给泰山的,它们不但都是绝世珍品,而且每一件都有着特殊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泰山三宝之一沉香狮子,乾隆67年,皇帝登临泰山便御赐了这一对沉香狮子,放在岱庙。这两只狮子是用沉香木的树疙瘩精心镌刻黏合而成的,沉香的凹凸疙瘩自然形成了狮子的卷毛,造型栩栩如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造型与舞狮中的狮子造型如出一辙,借用舞狮的祯祥寓意,期盼自己如狮子滚绣球,功德在后头。</span></p>  <p class="ql-block">  泰山三宝之一黄釉青花葫芦瓶,美艳无双,清乾隆五十二年,即公元1787年,乾隆皇帝登临泰山,为了给人民祈福,乾隆皇帝将心爱的珍宝葫芦瓶御赐泰山岱庙。</p><p class="ql-block">        黄釉青花葫芦瓶原是一对,1942年冬被盗去,落于济南一文物店,随后被一位京商购得,又转售给一位叫赵汝珍的人。1945年,济南市古玩商会的古玩爱好者,联名上书当时的山东省警察厅,要求政府寻找岱庙几年前丢失的宝瓶。得知自己收藏的东西很可能就是泰安岱庙被盗的国宝,赵汝珍只能忍痛割爱,将自己收藏的葫芦瓶退还给了泰安岱庙。就这样,有着传奇身世的黄釉青花葫芦瓶于1945年回到泰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岱庙里的诗碑</p>  <p class="ql-block">  汉柏院:汉武帝种的柏树5棵,有宁死不屈的柏树,也有枯木逢春。</p>  <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对汉武帝种的柏树印象深刻,画了一幅画,并刻在石碑上。</p>  <p class="ql-block">  枯木逢春,除了这棵树,其他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  五点多结束岱庙参观,从泰安高铁站到达济南,开始济南三天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