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一)——又进山东

乐平

<p class="ql-block">作者:杨乐平</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9日,我们从北京出发,第三次走进山东。</p><p class="ql-block"> 今年正月,去河南郑州中牟县《我是河南人》梦幻剧场,返程时顺道去了趟曲阜,济宁和聊城。四月和付润清老师下江南,又路过临沂和济南。虽然其间也游历了孔府孔庙,大明湖,但总感觉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此次三进山东,就是想更深层次地了解山东。</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是东营。北京距东营500公里左右,顺利的话,也就是六个多小时的车程。除去中途休整,下午四点就能到达。但是因为夜宿的纠结,去垦利的途中,又折返回利津,多走出二三十里路,比原定计划晚了近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驱车赶往东营。遗憾的是,天公不作美,乘船出海的计划泡了汤。只能乘坐小游船和观光车在湿地间游玩。观光车载着我们在一望无际的湿地公园内穿行。茂密的芦苇丛倏忽而过,摇曳多姿的苇穗,在阳光下泛着淡粉色的光亮。在游船上,我们有幸看到了两只东方白鹳。据说东方白鹳对环境要求很高,而东营市黄河湿地保护区,能成为全球东方白鹳的重要繁殖区,可见这里的生态环境是极其优质的。我们又参观了东方白鹳展览馆,深入了解保护区内的其它生物样本。在黄河入海口的地标前打卡拍照,眺望滔滔黄河水流向大海的怀抱,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我在兰州、山西、陕西和我的家乡,看到的是黄河蜿蜒曲折,绵延不绝的一面;那么在东营,黄河展现的是她平缓开阔的另一面。她缓缓而来,留下一望无际的水域和湿地后,从容地汇入渤海。</p> <p class="ql-block">  从东营出来已是中午,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又踏上了探访淄博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东营到淄博不到140公里,因为路况好,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沿途的风景,车就进入淄博市区。我们入住的酒店与山东理工学院只隔一条马路,楼下有许多烧烤摊。像年轻人一样,坐下来悠闲地品尝一顿烧烤,平生第一次。这是淄博烧烤的影响力,带给我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从烧烤店出来,已是万家灯火。我们沿公路溜达到齐盛湖公园,去静候一场盛大的灯光秀表演。</p> <p class="ql-block">   早晨的齐盛湖公园,空气清新,鸟语草香。徜徉在“山水”之间,心旷神怡,步伐轻快。中国最美图书馆——海岱楼,拔地而起,巍然屹立于公园的西侧。它是淄博的地标性建筑,网红打卡之地。无论建筑规模,还是造型设计,海岱楼都配得上“中国最美图书馆”的称谓。之后参观的陶瓷琉璃馆和齐文化博物馆同样令我眼界大开。一个地级城市,在有限的区域内,有这么多可供游览参观,学习休闲的好去处,淄博做到了:城市不大,精致有序;历史厚重,内涵丰富。宜居,宜游,充满人文情怀……</p> <p class="ql-block">  其实,好客山东的每一个地方,都值得人们驻足留恋,用心品味。带着对山东的美好印象,我们继续向南,赶赴下一个目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