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忆阳平关铁中 一 谨此献给陕南略阳当年的铁路子弟 一</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恩豫</p><p class="ql-block"> 又想起它了。</p><p class="ql-block"> 这所当年充满了欢歌笑语而今人去楼空的校园,那一栋栋红墙绿瓦而今己是残垣断壁的二层小楼,却成了私人的养鸡场。当年校园门前那条柳树成荫的碎石小路,如今泥泞不堪,树木稀疏,车来车去,卷起一片片尘烟,留下一阵阵冲天的喧嚣声。</p><p class="ql-block"> 想昔日,它曾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阳平关铁中。</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西安铁路局在此修建了这所学校,背靠绿树葱茏的子龙山,依偎着穿山越岭而来的宝成铁路。而来此就读的莘莘学子们皆是宝成线上的铁路子弟,他们如同铁道线上一粒粒道砟,散落在略阳铁路地区及铁路沿线各个小车站上,青春少年,浪漫年华。该升高中了,于是,他们小溪汇成河,一个个精神焕发地来到这所校园里,书声朗朗,杨珠溅玉,由此书写了一段中学时代的难忘画卷。</p><p class="ql-block"> 我便是其中一员,同很多男女同学一样,家毗邻着宝成铁路,吸秦岭山的地气,听嘉陵江水的涛声,被陕南古城略阳的风雨所滋润。那天,我生平第一次告别父母,乘火车来此读书。可惜那时候读书没有考大学的意思,大家每天课堂里来来去去,读书似乎就是一种游戏,既不需要头悬梁锥刺骨,更不需要奋勇争先。 </p><p class="ql-block"> 总之,当时的阳平关铁中如同一座庞大的游乐场,父母把我们送来后便可以高枕无忧了,任由我们去海阔天空,无拘无束,信马由缰。我们好似一群浪迹天涯的侠客,仗剑浪迹了五天后,星期六下午回家去给自己的行囊里装上三五块钱,第二天再次乘火车重返校园。</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那一段时间里除了教室和宿舍外,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角色便是那一趟往返于广元和宝鸡间的小慢车。于是,乘坐它回家是星期六下午一件最令人心弛神往的事情。终日坐在那灯光明亮的教室里,苦熬苦盼终于等到星期六下午的下课铃声,大家顿时一个个如离弦之箭,目标齐齐地射向三公里之外的阳平关火车站。而那趟车次为782的小慢车早已停在那儿,乌黑呈亮的蒸汽机头,喷着滚滚浓烟,吐着丝丝水蒸气,正在对我们翘首企盼。我们一窝蜂地涌进那车厢里,其情景如同老电影里那些背井离乡的人在逃难。时至今日,我仍然清楚地记着那屈指可数的四节客车车厢,既简陋又残破,既无灯又没厕所,如同一排破烂不堪的房子。特别是当火车驶入那一座座幽深的隧道里,浓烟扑鼻,漆黑如墨,可我们的心却灿烂无比,真应了那句古话:少年不识愁滋味……</p><p class="ql-block">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小慢车改变了运行时间,等我们急匆匆地跑上那站台时,它已经开走了。回家心切的我们顿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候,有同学发现车站外的信号机处,每趟朝略阳方向行驶的火车总会在那里停上片刻,原因是火车驶向阳平关车站时将面临一段很长的坡道。因此,火车必须添煤补蒸汽,然后一鼓作气冲上那一段坡道。由此,我们提前跑到那信号机下,等开来的火车一停稳便争先恐后的爬上去。但很多时候我们是慌不择路,攀爬上的车厢大都装满了矿石和煤,车走灰扬,等火车驶入略阳车站后,一个个都是灰头土脸面目全非,像是才从泥土里爬出来一般。总之,扒乘火车回家是那一段校园生活的额外赏赐,虽说既累又危险,却令我们乐不思蜀。</p><p class="ql-block"> 然而,乐极生悲,不久出了一件事,一位家在徐家坪小站的男同学,一次扒火车时那车已经启动,他一路气喘吁吁地跑来,慌乱中去抓车厢一头的扶手,可脚却踩空了,一下子触碰到了正滚动着的车轮。好在他身手灵活,双手一松,滚落在铁道外的道砟上,可一条腿被到道砟豁出一道老长的血口子。事后,学校为此派人驻守于此,不准我们再去扒乘火车回家。</p><p class="ql-block"> 而今,此事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不说也罢,可人生诸多往事去追忆时反而变得历久弥新了。比如此时,当我行笔于此时,耳伴又响起一阵清脆的铃声,叮叮当当一声接一声。想昔日,这声音令我和好些同学心里亢奋无比,因为这声音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食堂开饭啦。</p><p class="ql-block"> 说来可叹,那时候,物资匮乏,而我们又正值长身体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宽裕的同学,每个星期父母能给五元钱生活费,条件差的则仅有两三元,杯水车薪,那份艰辛可想而知。所以,好些同学一天中都是饥肠辘辘,尤其是我们一帮活蹦乱跳的男同学,那饥饿如同猫爪一样撕扯着我们的心。因为这份饥饿,我手捧书本却心不在焉,几乎分分秒秒都在期盼那来自食堂的钟声。</p><p class="ql-block"> 终于,它响了,我立马拔腿冲出教室,奔向食堂的窗口,却还是迟了,那窗口早已被人拥堵成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我只能奋不顾身的去挤,好不容易打来的饭却寥寥无几,今天白菜萝卜,明天罗卜白菜,缺油少味,可怜巴巴地仅盖住了饭盒底。尽管如此,我还是如获至宝,端着饭盒好一顿狼吞虎咽,总是人还没走出食堂门口,饭己被我风卷残云仅剩下一只空空的饭盒。</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衣食无忧的同学,比如,同班里有位男同学,他有一位姐姐高我们一级,也来此念书。此时此刻,姐弟情就充分显现了出来,他每次去食堂打饭回来,那饭盒里的饭总比别人多些,多余的饭就来自他的姐姐。那一刻,该同学一边迎着众人羡慕的目光,一边细嚼慢咽,心里无疑贮满了姐姐的关爱和温情。</p><p class="ql-block"> 没错,那时候众多同学都是饥饿缠身,但还有一种饥饿则在暗流涌动,无声无息地潜伏在好些同学的血管里,这便是对异性的渴望。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春天,而春天是什么?草木复苏,青春萌动,说白了就是恋爱的季节。可那时候封闭保守,思想禁锢,谁敢越雷池一步,必然会遭受灭顶之灾。因此,只能憋屈,只能暗度陈仓。</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想起了他一一一个我至今叫不出名字的男同学,但他却被众多同学冠了一个很难听的名字:骚X。之所以如此称呼他,是因为他的行为举止和穿戴十分另类。简单地讲他就是故意为之,以此来博取女同学的瞩目,要么留心于他,要么对他回眸一笑。但因为经济困难,那时候大家的穿戴几乎千篇一律,毫无色彩可言,男同学是灰和蓝两种颜色,女同学充其量只是多了点花而己。而骚Ⅹ却超凡脱俗,别出心裁,花格子衬衫,白色的裤子,浓黑的头发梳理的油光闪亮,其样子分明就是电影里那些国民党特务。总之,他就像一只披着花头巾的袋鼠,在校园里蹦蹦跳跳,理所当然,引来众多同学各种各样的目光,好奇,惊讶,怀疑,羡慕,赞叹,甚至冷嘲热讽,其中好些嘲笑都来自男同学:</p><p class="ql-block"> 骚X,你又到处骚情!</p><p class="ql-block"> 骚Ⅹ,小心公安抓你个流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一概来者不拒,给予响亮的应答,既不恼也不羞,脸上堆满了灿烂的笑。只是他每次报之一笑的时候,先是左顾右盼,恰好看见有女同学在场,他那应答声就格外的响亮,朗朗的笑也格外高亢和悦耳,如同一只受了惊吓的鸭子,嘎嘎的,好一阵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其实,骚Ⅹ的性情是率真的,表现也是真诚的,心怀激情,既不掩饰也不躲避,坦坦荡荡地展示自己,目的就是博取女同学的注意和好感。由此,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来,它令我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都说乡村的黄昏最浪漫,晚炊的烟雾,霞光的余韵,静谧的田野。那时候,阳平关铁中在黄昏降临的时候,风景同样格外醉人。校园虽说不大,窄窄巴巴地坐落着几栋楼房,但院墙外却是一片片稻田,绿葱葱地充满了大自然的色彩。此时,众多同学们走出校园,漫步在稻田间一条条小路上,鸟儿翱翔,蝴蝶翩跹,这时候,田埂上出现了骚Ⅹ的身影,此时的他再次焕然一新,白衬衫,笔挺的裤子,脚穿一双白色的回力球鞋,潇洒而浪漫,新颖而独特。只见他步伐轻盈,神采飞扬,距他不远是一群女同学,她们一个个花枝招展,生气勃勃。骚X尾随在她们身后,时而弯腰捡起一块石头扬手抛向空中,时而高声欢笑。显然,他在竭力展现自己,实际上,那几位女同学已经注意到了他,频频回头之时,又不时地对他窃窃私语。这时,有位男同学忽然朝他吼了一嗓子:</p><p class="ql-block"> 骚X,你妈喊你回家撒尿!</p><p class="ql-block"> 哗一一女同学们笑了。</p><p class="ql-block"> 骚Ⅹ也笑了,笑声中他猛地侧转过身子,摆出一个运动员投掷铁饼的姿式,举手想把手中一块石头扔出去,却不想脚下一滑,人跌倒在路旁的稻田里……</p><p class="ql-block"> 哗一一又是一阵笑声。</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转学离开了阳平关铁中,毕业,下乡,工作……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人已老,而当年的校园也变得斑斑驳驳,像暮色中一位耄耋老人,满身沧桑满身追忆。 </p><p class="ql-block"> 而我虽说在此只待了短短一年时间,但漫漫人生中它同样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可惜时代所致,众多同学们的青春年华都被频繁的政治运动给耗掉了,正如我们幼童时做游戏所唱的一首儿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话不能动……因为是木头人,少了幼苗茁壮成长时的阳光雨露,少了成才时的绿荫遮挡,只好任人摆布任人操纵。所以,那些大学校门皆都同我们好些人失之交臂,一个个都无可奈何地辜负了那一段青葱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时常想,当年那些来此读书的铁路子弟们,面对逝去的峥嵘岁月,怀念的翅膀一定会张开双翼,令自己重新飞回到这所校园里,去追忆那一段寂寞而又循规蹈矩的青春时光,去等待那来自食堂叮叮当当的钟声,之后,去夕阳下的稻田间散步,去看一位男同学袋鼠一样跳跃……</p><p class="ql-block"> 一完一</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