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那点事(连载13小芳的故事)

如月

<p class="ql-block">  芳梅和李安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婚礼。安哥把厂里会议室简单布置一下,贴几个喜字窗花,摆一个长方桌,买点瓜子、花生、糖粒子,灌几壶开水。新娘子小芳穿一件列宁装,把两条长辫子交叉盘在头顶,别一朵小花,含苞待放;新郎倌穿一件白衬衫,梳一个西式头,戴着金边眼镜,斯斯文文,两人胸前各戴一朵大红花,飘带上注明新娘,新郎。晚饭后,厂长把工友们请来,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一对新人自我介绍一下,谈谈恋爱经历。大家一边喝茶、吃瓜子,一边鼓掌,祝福他们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礼成。美景良宵,正好圆房。</p><p class="ql-block"> 俩人开启小家庭幸福的生活模式,“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国家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在农村可以生二胎,但在城里双职工就只能生一个,超生就开除工作。计划经济时代,在城里没了工作,温饱是一个问题。不久,芳梅怀孕生了一个女孩,取名李莲莲。李安家里一崽一女,也算独苗,父亲从部队转业回来,母亲没有文化不识字,非常希望俩人再生一个男孩,但是芳梅不同意,如果再生,就只能打烂铁饭碗,打道回府,回农村去。</p><p class="ql-block"> 到婆婆家过年,围在一起包饺子,芳梅小心翼翼的,公婆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李安倒没有,非常喜欢李莲莲。团圆饭芳梅让莲莲上桌吃,她不上桌,站在一旁招呼着。一来农村的习惯,女的不上桌,或媳妇姑嫂另桌,二来芳梅有洁癖,不与旁人共碗筷。吃过团圆饭,一家仨口就回自己家。怎能女子不如男,莲莲学习成绩从小就是优秀,奖状贴了一墙壁,芳梅将女儿保护得很好。李莲莲的脸长得圆乎乎的,随了妈妈眼睛大,随了爸爸身材修长,继承了双方的优点,活泼可人。</p><p class="ql-block"> 芳梅的洁癖也异乎寻常。不管刮风下雨,春夏秋冬,家里每天要搞卫生,早上起来叠被铺床,从床头到床尾,打理得整整齐齐,像本书一样,铺好后就再不准任何人、任何时候碰床铺;然后做早餐,吃完饭,锅碗瓢盆擦得锃亮锃亮;接着催女儿、丈夫赶快出门,她倒退着拖地,拖得地板一尘不染,才去上班。中午忙完午饭,在沙发上眯一会去上班;直到晚上,吃过晚饭,看完电视剧,洗漱泡脚,<span style="font-size:18px;">脸盆、脚盆、澡盆都是分用专用,才能</span>动床铺。做房事,芳梅要洗很久,李安等到兴致全无才来,完事后,又要洗很多久,才上床睡觉。李安感到压力山大,性趣全无。 </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李安邀同事到家来玩,尽管芳梅笑脸相迎,同事都觉得她家干净得咋舌,脚都不敢伸进来。地板、床铺、摆饰干净得像件艺术品,汗毛都立起来了,不忍破坏,就别说坐了,到门口连忙摆手,还有事,不来了,不来了。有一次单位安排芳梅学习出差,别人只带换洗衣服,她却要带脸盆、水桶、澡盆,大伙都觉得她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不过,芳梅头脑还是蛮灵光的,表哥在市政府组织部有人脉,她常走动。在百货公司还很辉煌的时候,就预见到了什么,听说中商银行组建办事处,辞去百货公司主管会计的职务,调入了中商银行。果然,不久后百货公司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整体破产改制,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转换,大多数员工下岗下海,而中商银行如日初升,她成了财务负责人。</p><p class="ql-block"> 李安却没有大作为,毕竟初中毕业后上山下乡,读了个电大文凭,但仍一直在厂里当工人,人长得斯文,体力活干不了多少,计件工又挣不到钱,眼看着厂里效益不好,也无能为力。芳梅苦心经营,善于攀援,逢年过节去组织部等政府要员家走动走动,终于如愿以偿,为李安谋了个公务员的差事,新成立社会保险局正在招聘,李安调入社保局办公室当了文员。</p><p class="ql-block"> 调入社保局工作,李安一脸春风得意,脱了工装穿上西装,在外应酬多起来,戴着眼镜,细皮嫩肉,一点不显老,还是人人羡慕的国家干部。而芳梅正如宝玉说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的确,十几年折腾下来,芳梅水汪汪的大眼晴,不再闪着光彩,一翻,甲亢一样鼓,特别像鱼眼晴。</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