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南贡院

程筠皓

<p class="ql-block">江南贡院游记</p><p class="ql-block"> 今天天阴沉沉的,时而还飘着蒙蒙细雨,同时也游客稀少,没人打扰,最适合去游学了,所以,我们就趁机来到了江南贡院游学。</p><p class="ql-block"> 一进江南贡院大门,一面石青色屏风映入眼帘,正面是仙鹤、莲花、祥云的浮雕,背面上面刻着康熙皇帝写的《为考试叹》:人才当义取,王道岂纷更。放利来多怨,徇私有恶声。文宗濂洛理,士仰楷模情。若问生前事,尚怜死后名。大概意思是:选拔人才应当遵循道义,王道(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过于追逐名利势必引来怨恨,追求私欲总会招来恶名。文章应以濂洛之理为宗,士人应以楷模为榜样。如果问及生前的功绩,死后的名声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在屏风背后的地面上,有一条仿古船的浮雕,船头有一条鳌(成精的大鱼),鱼尾高高翘起。何老师给我们解释了独占鳌头的含义:‌在科举时代,进士中状元后,会站在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上迎榜,因此称状元为“独占鳌头”。何老师又跟我们说了状元和探花的区别:状元毋庸置疑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探花则是本场考试中长得最帅气的一位,因为他需要在众多场合(包括皇帝参加的场合)露面以配合状元。</p><p class="ql-block"> 从屏风往前几步,可以看见一面照壁,上边刻着《历代状元名录》,密密麻麻的名字占了一面墙,我在上面找到了王维、文天祥、王翰、王昌龄、柳公权和张九龄等熟悉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了几间号舍旁。号舍是贡院内给考生白天考试,晚上住宿的地方,它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外墙八尺,号舍间以砖墙相隔,无门,墙上有两道砖缝,用来承板,白天用作桌子,晚上当床,考生要在其中度过9天6夜。条件相当艰苦,如果有幸高中,却又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真实写照啊!</p><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是关于科举考试和有关名人的介绍,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唐寅、吴敬梓、郑板桥和吴承恩的介绍。他们中有的是状元,有的与状元擦肩而过,有的未能高中,但都不妨碍他们的名字流传千古。</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亭子里听讲唐寅的故事:古时候,夫子庙是南京的中心,以秦淮河为界,北岸是文人集聚地,秦淮八艳则住在南岸,两岸间由数个君子桥相连。但是君子一般不允许到南岸。唐寅是苏州人,博学多才,可在书院中违背规定乘船开往河对岸,差点被剥夺考试资格。结果好不容易才求得录遗考试的资格,最终进入殿试资格。结果却在考试前受“徐经科场舞弊案”牵连,被剥夺考试成绩,后只能当平民百姓,以作诗卖画为生,白白浪费了一身才华,辜负了众人的厚望。在此老师嘱托我们结交朋友要慎重。</p><p class="ql-block"> 下课时华灯初上, 看着秦淮河里穿梭的游船,让我联想到朱自清先生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无比美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