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周边行之热海二.花火节、艺妓馆

<p class="ql-block"><b> 热海湾花火大会</b></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到热海,主要是奔着海上花火大会来的。</p><p class="ql-block">海上花火大会自1952年起就成为热海的标志性活动,全年超十次的璀璨盛宴(今年8-10月的大会日程是:8月5、8、18、23;9月16;10月14、19日)非夏莫属,而四季不息。</p> <p class="ql-block">我们8月21日到达,就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息。</p> <p class="ql-block">23日那天午后,我们经火车站去花火大会地点热海湾,在火车站就见卖当日返程火车的人员,不少人驻足观看,由此感受到花火大会的名气,它不仅是热海的节日,也是日本人或者说是国际旅游爱好者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来之前曾听说热海海上花火大会被称“夏日地表最强仪式感”,来之后始信此言不虚,你看看那些盛装的男女们,一定深有同感。</p> <p class="ql-block">不过,图片中两对情侣所穿的“盛装”,可是日本夏日花火大会不可或缺的装扮,名为“传统的浴衣”,是古时日本平民在洗澡后穿的便装。相比和服的昂贵和复杂,浴衣通常采用纱、麻等面料,轻便透气且随意简单,适合夏季和轻松场合穿着,深受年轻人喜爱。其实我们在上一篇风雅酒店穿的和服,就是浴衣。</p><p class="ql-block">往下看,你会看到情侣们还有姐妹花们在花火节身着浴衣逛夜市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从火车站周边,我们来到仲见世名店街,穿过这条街,离热海湾就不远了。据说日本各地花火节会场周边都有购物街、夜市等。</p><p class="ql-block">花火大会不只热海独有,它是日本夏季的传统文化活动,跟春季赏樱花一样。从北边的北海道到南边的冲绳,上千场花火大会是日本夏季特有的元素,如日本人所说,像一首“夏季的风物诗”,充满浪漫情调。</p> <p class="ql-block">日本的花火大会源远流长,自江户时代就开始兴起了。不过最初统治者举办的目的是为安抚人心。</p><p class="ql-block">享保17年,即公元1732年,日本全国大饥荒,饿死者达90余万人。此时江户,也就是现在的东京,霍乱流行,达到路弃死人的状况。</p><p class="ql-block">当时人们相信,用花火放出的光与声音可以赶走恶灵,保护百姓。这跟我国的过年很像。</p> <p class="ql-block">幕府八代将军吉宗,为了慰灵和驱散恶疫,首次献演大型花火,著名的江户百景之一的“两国花火”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于此同时,隅田川两岸的茶水店也在5月28日超度河里的亡魂,为死人祈福行善。之后,在两国地区的每一年,都按照头年水神祭和超度河里亡魂的方式,于5月28日在两国桥下燃放烟花,从而逐渐成为固定的年中活动,每年旧历5月28日至8月28日,定为夏季纳凉期,隅川田边的饮食店、杂货铺纷纷在夜间营业,集一时之盛,开启了日本晚上集会的惯例。</p><p class="ql-block">而当时两家烟火制造商(键屋、玉屋)比赛燃放烟火,使驱赶邪灵的传统逐渐发展成大型活动,并成为日本夏日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夏季,日本各地从东京、大阪等大都市到小镇都会举办花火大会,场次达5000之多。其中享有盛名的是东京隅田川和大阪的天神祭花火大会。所以有人说,没看过花火大会,就等于没到过日本。</p><p class="ql-block">一般城镇的花火大会都限定在夏季,而热海的花火大会四季皆办,像今年的举办时间就是:</p><p class="ql-block">2月12日、24日 ; 3月20日</p><p class="ql-block">4月13日; 5月2日 ; 7月26日;</p><p class="ql-block">8月5日、8日、18、23日;</p><p class="ql-block">9月16日、19日; 11月4日; 12月8日</p> <p class="ql-block">烟花是“瞬间的艺术”,地球人都知道,放烟火,那就是烧钱,一束小的烟火几千日元,大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小规模的放几百上千发,大的要上万发,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烟火,那都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热海能让一年一度的烟火大会,成为四季大会,可见其强大的魅力足以支撑其费用并有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形产业。</p> <p class="ql-block">如今日本人参加花火大会,与最初含“镇魂”意味的慰灵死者,驱散瘟疫已经相差甚远。但作为夏祭活动,驱走夏天的睡魔,祈求五谷丰登合家平安并增进社交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在晴朗的夏夜,穿浴衣,蹬木屐,呼朋引伴,逛夜市,聚众小酌,凭水临风,观看花火,已被定格为江湖风情的代表性画面。</p> <p class="ql-block">看看,身着浴衣的姐妹花一起上街,多么有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在仲见世名店街,你还可以看到热海地标和名片之一的MOA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宝可梦工艺展”广告,画面中的精灵宝可梦可爱吧?</p> <p class="ql-block">到了温泉乡,和温泉有关的都有标识。</p> <p class="ql-block">穿过仲见世名店街,向左拐,就看到海湾了,两位穿浴衣和服的姑娘和我们一样是去热海湾看花火大会的。</p> <p class="ql-block">花火大会8:20开始,时长20分钟。我们6点左右到的时候,沙滩上看花火最好的位置已经被一家家、一对对情侣占上了。也是,一家人坐在沙滩上,吃着料理,喝着小酒,唱着小曲,仰望夜空中的烟花,以这种热烈的浪漫祭夏日的终结,迎秋日的到来,是多么幸福!</p> <p class="ql-block">通往沙滩的水泥坡路和台阶以及沙滩以上种绿植的边沿上都坐满了观众。不光是热海本地人,来自日本各地和像我们一样的国际游客也不少,下了火车拉着箱子过来的也不鲜见。</p> <p class="ql-block">成双成对的恋人相互依偎,或低头思语,或仰望夜空,神态既虔诚又幸福。</p><p class="ql-block">日本女孩认为,一生当中,总要和情人看一次花火大会,青春才没有遗憾。</p> <p class="ql-block">所有能站的、能坐的地方都是人,但秩序井然,没有见到安保人员。</p> <p class="ql-block">穿着传统浴衣的一对对情侣,三五成群的姐妹花,还在不断地进入会场,这时你会觉得只有浴衣才能更好地融入节日氛围,花火大会真是深受青年人喜欢的、年轻人参与度极高、又极富仪式感的大型娱乐活动。</p> <p class="ql-block">花火大会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类似我国春节的庙会文化,日本动漫中,花火大会是常见的场景,《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第二季第13话的最后一幕就是夏祭和花火大会。其它如《五等分的花嫁》、《此花亭奇谭》和《请问要来点兔子吗?》等也都有花火大会的情节出现。</p><p class="ql-block">动漫中的花火大会往往被描绘成浪漫、温馨的场景,成为故事发展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热海湾作为花火大会的会场,其三面环山的“磨盘状”地形为烟花表演增添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力;另外,在海上燃放的烟花会产生回音,有大型体育馆的音响效果,因此热海湾被烟花业者们誉为日本最佳燃放场所。</p> <p class="ql-block">8:20分,烟火升空,此时欢呼声、鼓掌声响彻海湾。</p> <p class="ql-block">当银色的烟花铺满夜空之时,你会感觉进入了另一个世界。</p><p class="ql-block">日本烟火种类繁多,大致分成三种类型:</p><p class="ql-block">1.礼花,是将火药做成球状的“星”装入纸质球体“玉”中发射的烟花。</p><p class="ql-block">2.表演烟火,是使用多个烟花,加上Logo和插图等各种各样的表演用烟花,主要在花火大会的高潮部分燃放。类型多样,如柳、菊、牡丹等等。</p><p class="ql-block">3.玩具花火,包括手持烟花、线香烟花等市售烟花。</p> <p class="ql-block">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大型烟火,只是它升空后的绚烂,而在热海湾你会看到一束束烟火从被点燃到升空绽放的全过程。这过程虽短暂到瞬间,但也令人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如果是买票入场的,或者是在热海湾附近酒店入住的,一定会看到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在海面上的倒影,特别是像冲天炮这种类型,就见明亮的火花向空中升腾,形成璀璨的火花雨,其颜色和形状各异,那视觉冲击力一定很强、很梦幻。</p> <p class="ql-block">20分钟的花火燃放分几小节,每小节烟花的组合有设计,有层次,在空中描绘出火树银花或金菊吐蕊、牡丹盛开、心形图案等,可看出烟花业者的创意和用心。</p> <p class="ql-block">就我个人的感觉说,热海湾花火虽然没有“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璀璨,但海上升花火,万人共此时的盛况,对每一位参加者都是难以忘怀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花火大会的高潮“尼亚加拉大瀑布”,不是一发或多发冲天,而是以每次连续发射5000发的高密度“星雷”在空中一次爆发,此时万千银花点亮夜空倾斜而下,美的不容眨眼,感动直击心灵。</p> <p class="ql-block">亲历热海湾花火大会,感觉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个具有传承历史文化意义的活动和充满浪漫风情的社交活动。</p><p class="ql-block">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烟火、秋天的枫叶、冬日的落雪,深得世人、尤其日本人的偏爱,也许是因为一切美好的事物,从来就与它生命的长短无关,我们看见它的那一刻,可以转瞬即逝,也可以天长地久。</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我直觉一场烟火大会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小觑。那些从日本各地和世界各地过来的游客,对当地各行业的拉动绝对是积极的,一位日本大学教授研究过其经济效益是投入的一倍以上。这恐怕也是花火大会能长久持续的原因之一吧!</p><p class="ql-block">所以,拉动经济,不要老盯着人们的钱包,从保护好、传承好自己的文化做起吧,那价值是无可估量的。</p> <p class="ql-block"><b> 热海艺妓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本本州行那一次,在京都的园林、街头看到不少艺妓,后得知这些大多是艺妓培训班的或者是身穿艺妓服的游客。这次来热海,我们决定跟艺妓来一次零距离接触。</span></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私营艺妓馆,我们是中午过去的,艺妓馆包午餐、酒水、演出、互动游戏、聊天等,时长近三个小时,每人付费合人民币400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是热海艺妓们的鼎盛时期,其后随着时代的变化,艺妓行业渐渐失去活力。</p><p class="ql-block">近年来,为发展旅游业,热海市开始重视这一古老传统行业,使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艺妓行业又复苏起来。据说,目前注册的艺妓约300多名。</p><p class="ql-block">上海世博会期间,热海艺妓置屋联合工会一行8人在日本产业馆中表演“CHakkiribushi”等体现艺妓传统文化内涵的华丽舞蹈和热海的民谣,演出团长表示,希望外国朋友看到后能感到快乐,并通过演出了解热海艺妓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艺妓是在下图的茶屋接待的我们。</p><p class="ql-block">艺妓馆是日本传统的娱乐场所,主要提供艺妓服务。</p><p class="ql-block">艺妓制度据说出现在17世纪,最初的艺妓全部是男性,后来逐渐被女性取代。19世纪末期,艺妓文化逐渐在日本全国流传开来,成为一种合法的职业。最初从事这一行业的被统称为“艺者”,随着这一行业进入全盛期,其正式名号“艺妓”便应运而生了。</p><p class="ql-block">艺妓表演可追溯到江户时代,那时根岛县的一位女祭司为了重建寺庙,从根岛县一路向京都布施,希望得到更多捐助。</p><p class="ql-block">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她对传统念佛舞进行了改革,使其更加妖娆。这一创新举动,引起了青楼女子们的注意,从而形成了今天人们熟知的艺妓表演。</p> <p class="ql-block">近代日本艺妓,因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为吸引更多下层武士消费,一些茶屋开始邀请男女表演这种舞蹈。为了增加税收,幕府在一些特定地方设立了专门供艺妓表演的场所。不久,幕府又以这种舞蹈有伤风化为由,开始禁止其流行。</p><p class="ql-block">不过武士和庶民已经喜欢上了这种舞蹈,为了满足大众需求,一些男性开始扮女装跳舞,并对舞蹈形式进行改革,使艺妓舞蹈艺术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p> <p class="ql-block">艺妓的培养是非常严格耗时的,最初被艺妓馆招募的女子从10岁开始学习诗书礼仪,包括舞蹈、乐器、茶道、花道、书法等,在长达五年或更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后,还需跟随前辈学习如何察言观色,优雅待客。这个过程中,她们只能给客人斟酒,不能开口说话。实习结束,足够优秀,才能更换服饰,成为艺妓,才能登台表演,一展才华。</p><p class="ql-block">1947年,日本颁布了《儿童福祉法》和《劳动基准法》,规定儿童不得失学投入工作,因此想要学习艺妓至少要等初中毕业后。</p> <p class="ql-block">为了与暗娼竞争,高级茶屋内约定,艺妓只准卖艺不卖身,并设立了艺妓登记处。最初艺妓只在深川和吉原等地区流行,随后艺妓文化逐渐传遍日本。</p><p class="ql-block">为了与妓女区分开来,花魁艺妓们开始对自己的服装进行改变,她们将传统和服的带子在背后打结,同时统一采用白色的衣服。</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为我们准备的午餐、餐具。</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接待我们的艺妓,她不是风情万种,婀娜多姿那种,而是属于持重雅致,风韵犹存一类。我们的交谈通过翻译机进行。</p><p class="ql-block">她首先问我们来自中国什么地方,南方还是北方;去过日本哪些城市,最喜欢哪里等等。我们问她啥时入这一行的,是家里有人做过吗等她只是含糊其辞,说家里没人做过,就不愿多说了。</p><p class="ql-block">于是开始表演。</p> <p class="ql-block">这位艺妓身穿标志性的白色和服,只是她背后不是打结的带子,而是长方形的书包状的装饰。</p><p class="ql-block">其发髻是不是日本资深艺妓的标志性发型——岛田髻呢?当时忘了问了。</p><p class="ql-block">其脸上的白色粉底也是艺妓的标志之一。在古老的日本,艺妓们需要在昏暗的烛光中表演,因此她们选择使用厚重的白色粉底以使自己的脸部在烛光中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这种白色粉底最早流行于平安时代,当时的日本女子用米粉和水调制,使脸部有瓷器般的光泽。</p><p class="ql-block">虽然现代艺妓的白色粉底成分已有所改变,但白色仍是她们独特的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艺妓舞毕,开始带领我们玩游戏。这游戏很像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在风月场玩儿的,先是对对方手持的圆盒的放下和收回作出相应的反应;后是以扇子击物,考验的是力道和准确性。</p> <p class="ql-block">看看,其中的游戏规则也不少呢!</p><p class="ql-block">近现代,艺妓开始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我国清代名士黄遵宪就留下了“手抱三弦上画楼,低声拜手谢缠头。朝朝歌舞春风里,只说欢娱不说愁。”的诗句。而张爱玲则认为艺妓“格外接近女性美善的标准。”</p><p class="ql-block">进入当代,艺妓撩动人心的神秘性及与达官贵人的风流史更是被川端康成写得荡气回肠。</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日本以旅游立国,将艺妓文化推向世界,好莱坞甚至请中国影星来演绎艺妓,至此,日本艺妓名扬四海。</p> <p class="ql-block">京都、热海等是有艺妓文化的特色城市,京都艺妓节自1872年起每年5月举办,延续至今。舞台搭建在Kamo-gawa河畔,100多年来已吸引了包括卓别林在内的众多海外名人游客前往。</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这就是文化传承的价值所在。写在书本上的是过去,流传下来,能与现代对接的才是文化。热海花火节、艺妓馆让我们看到文化在立国、立民方面的影响力巨大无比,不是申遗了就是传承,只有其活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