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龙华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暨培训活动

李金燕

<p class="ql-block">2024.11.13上午,于 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召开了2024年龙华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暨培训活动,参与本次比赛的教师为陈积兰、梁振风、廖丽萍、符艳娇,最后由李燕老师为我们开展讲座。</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义龙中学的陈积兰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说播课内容为——《污水的净化之旅》</p><p class="ql-block">江东新区水质处理厂为海南省第一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再生水厂,地上为湿地景观公园,地下为污水处理设施,希望学生从观看学习中能将化学知识综合应用可以解决一生产的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本节次优点:</p><p class="ql-block">1、本节课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2、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化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3、通过最后的情感升华,完成了树立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不足:</p><p class="ql-block">课堂驾驭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才能在课堂上抓住更多的生成新资源,提升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发深层次思考。</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西湖实验学校梁振风老师带来的说播课内容为——《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与离子》</p><p class="ql-block">本节课的重点为建构原子分层排布的模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书写离子符号。</p><p class="ql-block">本节课的难点为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分子与原子区别与联系,培养类比、分析、归纳、模型建构的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本节课教学反思:体现了学生的妈妈主体地位,展现了多元化教学手段,设计了多元化的作业,进行了素养导向教学。</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廖丽萍老师带来的说播课内容为——《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说播课内容为:</p><p class="ql-block">希望通过本节课为学生建立分类观,扩大分析问题的视角,这也是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 还能让学生知道可以从不同视角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分类标准的多样化。</p><p class="ql-block">本次课还跨学科融合了物理、生物、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提现了学科交叉,渗透了技术与工程、教育技术与工程以此来学习核心知识,学会生活垃圾的正确分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合理应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学反思:这个过程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极大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不足:</p><p class="ql-block">—、 问题设置可以更精炼些</p><p class="ql-block">二、与学生一起设置教学评价,教学效果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符艳娇老师的说播课内容为——《胃病诊疗中的化学--酸碱性单元复习》,说播课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本节课重点是利用真实情境,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设计并正确表述实验方案的能力。本节课难点是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以及初步具备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利用酸的化学性质,写出能与胃酸反应的物质并提问:哪些物质可以做抗酸胃药?探究抗酸胃药需具备的条件。</p><p class="ql-block">教学反思:本节课基于课标,真实情境贯穿本节课学习始终,利用任务驱动、问题引导、活动推进,pH传感器融合实验教学,体会定量实验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李燕老师给我们开展了专题培训——《“新课标”背景下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开展实践活动?随着全球化和大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呈现出综性、应用性和交又性等特点,社会上的重大问题越来越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合作协同完成。因此,培养跨学科人才也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发展势。“跨学科”是指打破学科间的界线,开展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p><p class="ql-block">实践活动不能只是“热热闹闹”,如何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协同合作、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态度,形成灵活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活动是否有效、有价值的标准,只有全程有评价标准,通过不断评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活动的价值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