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预防“手足口病” 呵护幼儿健康——西峰区北街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知识宣传

京墨

<h3> 幼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h3> <h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br>  您好!孩子们的健康是幼儿园一直以来着重关注的问题。9—11月为手足口病秋季流行大高峰期,西峰区北街幼儿园温馨提示大家,学龄前孩子正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关注手足口病,做好预防工作。</h3> <h3>什么是手足口病?</h3> <h3>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其他并发症。</h3> <h3>  手足口病的发展阶段</h3> <h3>  潜伏期幼儿被病毒感染后多会经历3~7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患儿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h3> <h3>  发热期起病急,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h3> <h3>  疱疹期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或疱疹。<br>  恢复期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一般情况下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h3> <h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h3> <h3>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h3> <h3>  勤洗手洗手是最好的预防细菌和病毒的方法。不管是面对手足口病还是其他病毒,都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习惯。</h3> <h3>  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不二法则,手足口病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也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喷嚏等进行传播。</h3> <h3>  勤消毒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酒精消毒对肠道病毒无效。</h3> <h3>  接种疫苗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分为2针接种,在幼儿满6月龄至5周岁之间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需要间隔至少1个月。接种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确保感染后不会出现重症病例。</h3> <h3> 家长请注意!!!</h3> <h3> 1.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病或疑似传染病,切莫自行用药,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不得隐瞒,并告知班级教师,以便采取有效措施。<br>  2.孩子患病后要隔离休息,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br>  3.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手足口病患儿经隔离期完全康复后,需到医院开具诊断证明和病愈证明,经幼儿园保健人员及班级老师查验后方可返园。</h3> <h3>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br> 让我们共同携手,用心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br> 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