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往事如烟—乌拉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豆腐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蔡崇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陆续返厂学员越来越多,食堂炊事员人手明显不够,厂领导安排基建队学员轮流到食堂帮厨,有些学员分到切菜、切肉、砍羊肉,有些分配到做馍馍、发糕、面条,我和平阳籍杨步霖战友分配到到磨豆腐,食堂事务长王洪亲自带领我们一起教我们如何磨豆腐。</p><p class="ql-block">事务长是四川人,原来在新疆军区军乐团吹奏乐团队员,转业到石河子糠醛厂食堂任事务长,后调兵团化肥厂食堂任事务长,精通制作豆腐制品,负责置办制作豆腐制品的工具器具,为人处世相当融洽亲自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磨豆腐,认真讲解一公斤黄豆加多少水,生石膏如何煅烧,豆浆如何烧制,豆浆烧开如何退火,如何将过滤布安放在十字摇把上,把锅里的豆浆用大瓢舀到过滤布里不停摇动十字摇把,将豆浆与豆渣分离,剩余豆渣加少量的开水进行二次分离,将豆浆集中在大陶瓷缸内,用洗干净的木棍子慢慢搅拌,开始点卤缓慢将溶解石膏水倒入豆浆缸内,仔细观察出现有豆花的时候马上停止加入石膏水及搅拌,将陶瓷缸盖好盖子静等30分钟左右,丝滑奶黄色的豆腐脑呈现在眼前,将豆腐脑打散用大瓢舀到事先铺好过滤布的木格子内,把滤布包好,盖木头板,压上大石头控水,半个小时豆腐制作完毕。王洪事务长带领三天耐心说教培训,一丝不苟,全盘将所有制作豆腐的技巧传授给我们,跟班看我们已经十分熟练掌握制作豆腐,大胆放手让单独制作豆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竟想不到学习培训三天出师了。</p><p class="ql-block">学海无边,一个敢教,一个敢学,实践出真知,人生得一知足矣。</p><p class="ql-block">每天早上5.00时开始作业,当第一锅豆浆熬制开锅时候,豆浆蒸汽充满整个房子都是甜丝丝的豆浆气味,新鲜气息令人陶醉。舀些豆浆放点白砂糖真是美味甘露。</p><p class="ql-block">每天早上给食堂提供豆浆,豆花,不但改善早餐品种,更重要是提供优质营养品,中午可以吃到麻辣豆腐、红烧豆腐、肉末豆腐,改善全厂职工生活。</p><p class="ql-block">中午9:00点左右开始将多余豆腐供应给职工家属及附近周边老百姓,一公斤黄豆换取二公斤豆腐不收钱,双方利益互换十分合算,经营二个月黄豆盘盈结账基本可以平衡。到下午豆浆锅里出现薄薄的一层豆腐皮,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一抓放到面盆里,加些酱油醋、葱花凉拌,鲜美好味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豆制品的精华-豆腐皮,带些回宿舍给战友一起分享。每天下午下班之前,认真打扫卫生,晚上7:00左右将次日要做200公斤黄豆进行泡发。</p><p class="ql-block">有天晚上,在宿舍和战友一起玩当年最流行“拱猪”扑克牌,太入迷了,晚上10点才想起忘记泡发黄豆,后来在好多战友支持下桃开水泡发黄豆,第二天早上制作豆腐发现在烧开的锅里结成厚厚的一层豆腐渣,赶快联系王事务长,说明昨天泡发的过程,王事务长闻了一下泡发黄豆已经发酸,解释制作过程中黄豆蛋白质与酸起物理反应,才会形成豆腐渣现象,不能制作豆腐了,只能送到食堂喂猪处理。剩余没有加工的黄豆送给食堂处理。王事务长没有责怪我们,再三吩咐泡发黄豆温度控制25~28C°左右,时间控制6小时左右。从此吸取教训,做到尽心尽责,继续前行,弥补损失,再没有发生类似浪费黄豆现象。认真吸取领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足矣,稀里糊涂当了一回"豆腐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