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无华的苏黎世

丰哥

<p class="ql-block">  苏黎世是瑞士最大、工商业最繁华、最富有和最宜居的城市。人口超过40万,人均GDP超过9万美元,25%的人是千万富翁,公交车司机和售货员月收入有3.7~5万人民币。这里汇集了世界上120多家银行的总部,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黄金交易市场仅次于伦敦,位列全球第二,为世界足联总部驻地,还有培养了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以及多次位居世界上最宜居城市的榜首。</p> <p class="ql-block">  这次到瑞士旅游,在苏黎世市区住了两个晚上,但由于都是在苏黎世市区外活动,没有时间到中心区走走,在结束瑞士之旅的当天早上,终于有时间游览了一下苏黎世老城和班霍夫大街。瑞士许多城市要么位于湖边,要么沿河流而建,苏黎世是两样兼有,位于阿尔卑斯山脚,苏黎世湖之滨,利马特河两岸,有2000多年的历史。苏黎世老城在利马特河的西岸,东岸是新城区,老城里大多是中世纪建筑,林登霍夫山是老城里的一个座小山丘,罗马帝国时期就建有用作关卡的城堡,公元八世纪,德意志查理曼大帝开始大规模建设苏黎世。老城里小巷窄街密布,拐弯抹角,路面是清一色的鹅卵石,小商店、咖啡店、小酒吧众多,在老城漫步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老城广场附近有三座教堂,分别是利马特河东岸的苏黎世大教堂,老城广场两侧的圣母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老城广场与苏黎世大教堂之间有跨越利马特河的教堂桥相连。罗曼式双塔造型的苏黎世大教堂是苏黎世的地标建筑,建于1100年前后,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老城附近是著名的班霍夫大街,这条长度只有1.4公里大街,集中世界120多家银行,奢侈品品牌店众多,可以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媲美。</p> <p class="ql-block">  这是苏黎世中心城区的模型,利马特河把苏黎世中心城区一分为二,上方是新城区,下方是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  苏黎世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横跨利马特河的教堂桥和桥头雕像</p> <p class="ql-block">  绿色尖顶的圣母大教堂,创立于853年。</p> <p class="ql-block">  高出其他房子一大截的圣彼得大教堂,为苏黎世最古老的教堂,其钟楼始建于1534年,钟楼上有欧洲最大的教堂钟指针盘,钟面的直径8.7米,时针长3米,分针长4米,这座教堂钟楼还有一个功能是用于监视城市火警。</p> <p class="ql-block">  建在利马特河上,属于巴洛克风格的苏黎世市政厅,建于1694~1698年。</p> <p class="ql-block">  穿城而过的利马特河</p> <p class="ql-block">  河里的垂钓者</p> <p class="ql-block">  老城广场</p> <p class="ql-block">  老城广场边上的小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  老城南面靠近苏黎世湖的城区街道</p> <p class="ql-block">  被誉为世界上最昂贵购物街之一的班霍夫大街。汇集了众多奢侈品牌店和著名银行,为了确保金银财宝的保管和运输安全,这条街的地下建有深深的隧道系统。我们来到班霍夫大街那天刚好是周日,店铺和银行都不营业,但店铺里边和橱窗都亮着灯,据说是重要的安保措施。班霍夫大街不准除公交车以外一切车辆进入,街上跑的都是有轨电车。</p> <p class="ql-block">  位于利马特河河口,与苏黎世湖交界处的奎布尔克大桥,建于1882年,历时三年在1884年完工,承担着苏黎世老城与新城来往的交通重任。</p> <p class="ql-block">  沥沥小雨中的苏黎世湖,看上去更加烟波浩渺,湖天一色,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若隐若现,与阳光灿烂下相比,又是另外一番景观。</p> <p class="ql-block">  湖边有位拉手风琴的音乐人,悠悠琴声增添了雨中欣赏湖景的雅兴。</p> <p class="ql-block">  位于新城湖边的苏黎世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  乘车经过苏黎世市区的街道,两边的房子极为普通,少见高楼大厦。</p> <p class="ql-block">  苏黎世的有轨电车是一道靓丽风景线,它是沟通市区与郊区,新城与老城主要的交通工具,形成了一个便捷的交通系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苏黎世的两顿晚餐,都在这家顺德均安人开的中餐厅就餐,老板热情好客,粤菜风味比较地道,在异国他乡可以吃到豆豉蒸排骨。</p> <p class="ql-block">  苏黎世作为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留给人们更深的印象是自然、厚重、低调、朴实,少有浮夸奢华、纸醉金迷,这应该是瑞士人价值观的缩影。人们比起光鲜的外表,更注重里子的品质,有钱了不去做炫富的事,而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与创新统一,工作与生活协调,追求生活和生命品质的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