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农坛一中国古建的璀璨殿堂

春正15016617

<p class="ql-block">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大门庄重威严,上方悬挂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牌匾熠熠生辉。这扇大门宛如一扇通往古代文明的宏伟之门,每一次经过,那股庄严与神圣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轻声诉说着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大门牌楼下,蓝底金字的横匾“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分外醒目。这里不仅是展示古代建筑艺术的殿堂,更是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纽带。每一次踏入这里,都如同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熏陶,让人沉醉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厚重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我和崔姐的合影定格在美好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刻着“五镇山之神”,两侧各有一排小字分别写着东西南北中的五个方位的名字以及对应的山名。这不仅是地理标识,更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反映出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彰显出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拜殿作为先农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那时起便屹立于此。在明万历、清乾隆年间,这里经历过扩建或重建,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先农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拜殿这一古建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红色的大殿顶部呈圆形并饰以黄色琉璃瓦,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庄重威严。大殿周围环绕着绿色植物,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之感。这里不仅是祭祀天地的圣地,也是人们感受历史、领略文化的好去处,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每一寸空间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充满了历史感与文化气息,让人感受到那份独有的尊贵与神秘。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拜殿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一幅展示古代建筑风格的照片映入眼帘。那座红色屋顶的房子,房顶上装饰着绿色的琉璃瓦,绘有精美的图案。房子前面是一个庭院,种满了绿树。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更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叹为观止,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建筑艺术殿堂之中。</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模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古代建筑的风貌,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些宏伟建筑的原貌,感受到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一个石质建筑构件上雕刻着许多精细的人物图案和花纹装饰,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这些精美的雕刻不仅美化了建筑,更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感受古人的心血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一幅展示古代建筑石雕的照片让我们驻足良久。屋顶覆盖着青色瓦片,飞檐翘角的设计尽显古风韵味。墙壁上装饰着精美的浮雕图案,描绘出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这些石雕更是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关于皇帝“一亩三分地”的展览介绍板详细介绍了明清两代帝王亲耕的内容以及相关礼仪制度的变化。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帝王对农业的重视,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与典章制度的深厚底蕴,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人对土地的敬重之情,感受到古代农业文明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汉文帝、汉武帝汉服像石刻雕像栩栩如生,雕像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与精神,感受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窗户设计独具匠心,每一扇窗户都是一件艺术品,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与独特审美,让人感受到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与细腻。</p> <p class="ql-block">一把巨大的黄布伞,上面绣着金色龙纹图案,下面是一个木质底座。这把伞不仅是一种礼仪用品,更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尊贵,是封建王朝等级制度的体现,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让人感受到古代礼仪制度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座圆形亭子顶部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显得格外精致典雅。亭子周围绿树环绕,宛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在这里,可以静心感受古代建筑的美学意境,体会那份宁静与美好,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美好的时代,领略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殿的一条走廊两侧挂着红灯笼,地面铺着青砖,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历史文化展犹如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辈们对土地的敬畏与热爱,以及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一处展览都像是一段无声的讲述,将古老的农耕文化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古代农业文明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神厨,是祭祀前准备祭品的地方,现在里边是先农坛文化展,展示了先农坛的历史变迁,让人感受到先农坛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领略古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镇殿之宝是来自隆福寺的咋毗卢盘龙藻井,由金丝楠木精雕细琢而成,每一层都雕刻精细,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技术实力。更让人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领略古代建筑艺术的无限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地祗坛的东面是皇帝親耕前更换亲耕礼服的场所。</p><p class="ql-block">现在具服殿里展示的是关于耕田礼的由来即更添礼仪式很隆重的程序。</p><p class="ql-block">先农坛是祭祀农神的场所,同时也是皇帝举行扶犁亲耕耤(音集)田里的地方,所以举行仪式前要在这里换上劳作的服装,可见对仪式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神版裤,原是存放先农神牌位的地方,现在里边展示的是耕田里有关的服装极品乐器等。</p><p class="ql-block">每年立春的耕田礼,皇帝有时会派遣其他官员代替举行,在明清两代皇帝中,举行耕田礼次数最多的是乾隆共28次,其次是嘉庆皇帝21次次。所以乾隆时期农业发展达到顶峰,被后世称之盛世,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祭坛,是皇帝祭祀先农神的祭坛,先农神即炎亲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以辨百草,识五谷,为民解病危之困,为后世所敬仰,因其为天下人之先掌握农业技术,于是被后人尊称为先农,炎帝神农氏是先农坛祭祀的唯一先神。</p> <p class="ql-block">踏入先农坛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就像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史书。一进大门,古朴的氛围扑面而来,作为古代祭祀之地,建筑庄严肃穆。那斑驳的墙壁,古老的石板路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低语着往昔的辉煌。博物馆内的《中国古代建筑展》是一场视觉盛宴,从原始社会简陋的居住形式开始,展现出建筑发展的漫长历程。秦汉时期建筑的雄浑大气、隋唐建筑的磅礴气势、宋元时期的精巧细腻、直至明清建筑的辉煌壮丽,让人对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而镇馆之宝隆福寺藻井更是美轮美奂,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盘龙明镜,以及中心明镜上的沥粉贴金天文图,展现了古人精湛的技艺和超凡的智慧,让人不禁感叹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他们是如何创造出如此巧夺天工之物。再往前走,太岁殿及古建筑物映入眼帘。它们虽历经风雨,却依然保留着独特的韵味。宽敞的大殿,粗壮的立柱,飞檐翘角的屋顶,尽显古代建筑艺术之美。在这里,建筑不仅是遮风避雨之所,更承载了重农尊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心中满是对古代建筑文化的敬畏,它不仅是古代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