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坡种地的岁月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回不去的老家(续三、后坡种地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三)后坡种地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后坡不只有放羊拾柴的艰辛,种地的岁月更是漫长和深刻一些,从八二年土地承包到户一直到2010年前后,父母种不动坡地为止。</p><p class="ql-block"> 后坡种地在八二年土地集体所有制前,就只有爬顶子半山的二三分饲料地。那块地在半山腰一个地硷边,有一颗核桃树覆盖了地块的四分之一,那时初夏爷爷会在树荫下栽上旱烟,靠硷下渠边会栽几窝北瓜(南方叫南瓜),其余大面积会栽红薯。我在五六岁就帮爷爷从山沟用小桶提水浇苗,他是半身不遂后遗症,左手发颤端不了碗,右手常年拄拐杖走路,腿脚不便。我大点也背背笼在这里给猪割红薯蔓。后来老一队随土地承包到户分成一组、二组,爬顶子的饲料地整体被分给二组,爬顶子从此就没有我们一组的地了,爷爷也去世好多年,但爷爷栽苗、我提水的画面却永久的刻在了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八二年土地承包到户后,后坡种地主要有三处,两处在小小坡,一处在沙梁。小小坡以山脊路为界,北边整体分给了二组,南边整体分给了我们一组。我家在小小坡有两块不相连的地。一块在化工厂库房院外的半坡上,坡度有70度左右,地势陡峭,沙多土少,人称“洋铁片”,地不好面积就分得多些,有六分多地,这陡峭沙地只能年年种红薯,不然可真是“天上下雨地上流”,下雨会把沙土冲走的。母亲时常在地畔会套种一些高梁,也曾偿试种过满地的红小豆或四季豆,因沙地贫瘠、不耐旱,收成不好。另一块地在小小坡去沙梁、中梁、凡梁交界的坡跟“黑圪瘩”下(一隆起的小石坡),埃沙梁和中梁的山沟畔,有一半陡峭,坡度在八十度左右了,笼都放不住,不小心就会滚到沟底,一半如梯田那样,分两个窄台阶,平缓一些,土层厚靠沟阴湿耐旱,种冬小麦和苞谷,却是坡地中产粮最好的,夏收和秋收时,二尺宽的山路,麦捆和玉米都是靠人力担挑到家,那是靠人力担挑最远路程,有近两公里,特别是担成熟的麦捆,中途不能歇息,一旦麦捆落地,会抖落很多成熟的麦粒,因此经过这最远山路扁担担麦是最考验和磨炼人的耐力和毅志的……咬牙坚持,换肩,任汗滴从额头、脸颊落下,时常肩会被磨破、出血。我那时左肩锻炼少,承受力差,换左肩走不了几步又得换回右肩,比起能换肩的人,我是更吃苦头,好在母亲给我做有垫肩。陡坡那一半是沙地,每年只能种红薯。年年种红薯结的就不太好了,有一年父亲为了让地倒茬,他受河南在沙地种花生的启发,在那一绺陡坡沙地种了花生,结果没想到秋天收成不错,挖出了一串串大而多的花生,我们居然第一次吃到了自家地里种出来的花生,要知道那时,在以前过年也是不一定能吃上几粒炒花生的。多亏父亲以前领人到河南给生产队买红薯苗,走南闯北见识多。至从他带头在沙地种花生成功后,队上其他户也纷纷效仿,不能不说给我们周围的孩子们早早的解了对花生的嘴馋……</p><p class="ql-block"> 最大的一块坡地就在沙梁半坡上,有一亩多,和小小坡隔化工厂库房院子遥相呼应,算俯仰之间,因为沙梁那块坡地实在是比小小坡高了很多,在半山腰,是红胶泥土质,粘性大,翻地费时费力,遇雨天泥泞异常,脚都拔不出来,更别说干活了,是家里种地时的“老大难”……家里人常念叨在八二年土地分到户的第一年,大哥、二哥把粪尿(那时家家养猪)担到沙梁坡地,(有三里多路,一里多是上沙梁的坡路),一个苞谷窝浇一马勺,那年的苞谷又黑又壮,成熟时苞谷穗一尺多长……在以前这地贫瘠,多溜溜杆(苞谷杆发黄味甜,不结苞谷)。哥俩一天每人要担五担,才能把这块地上苞谷浇完。担粪尿负重上坡是何等难,尿桶高,把水担绳挽完,上山负重每一步都很艰难,脚下要踩实踏稳,山路不平尿桶不能落地歇息,只能咬牙坚持,这和小麦成熟担麦捆下山一样,靠的是毅志和耐力……</p><p class="ql-block"> 沙梁那块地本没有那么大,上下地边各有一颗核桃树,分地时要除去歇扇,加之父亲又把地畔荒地开垦连片,就有了一亩之多。这块坡地面积最大,山高路远,又是红粘土,每年投入人力也最多。每当黄栌、木腊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降前后,遵循当地种冬小麦“霜夹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的传统,本着“先种山再种川”的规矩(山高气温低,出苗迟),我家沙梁的秋收秋种一般至少去两次,先收了苞谷和黄豆,腾出地,再到霜夹前十天安排周末集中人力耕种小麦。苞谷和黄豆套种,南北向,两双行苞谷、一行黄豆,这样通风,对生长有利。毕竟沙梁黄胶泥土壤贫瘠,就是土地到户耕种没少施肥,到头来也是广种薄收。苞谷和豆角成熟时,我和父母用大半天时间,就能扳苞谷、拔豆角蔓、砍苞谷杆,连收带拿完成腾地。上坡前把架子车放到柿子沟的沙梁坡底,收完再往山下担的装车拉回。那时父母亲年近古稀,特别是母亲膝盖不好腿疼,我常常不等父母把豆蔓拔完,先早早往山下担苞谷、豆蔓,为的是让父亲少担、让母亲不要负重下山……他们那会身子骨还算硬郎,总是不肯看着我一个人往山下担,总是抢着向山下用背笼背,特别是父亲,在他眼里三十岁的我,干农活还是不放心……体现在秋种小麦时,撒化肥、麦种一类的技术活他从来不让我们其他人干,苦口婆心也说服不了他:这掌握不好就耽搁一料庄稼哩!他犟他的理,我也要学……常常每年在周末的某天,我哥、姐,当时我还有夏收、秋种的忙假,以及哥的同事或姑姑家帮忙的人,刨地种小麦一般都在七八个人,带干粮、电壶(水壶),有时晌午又渴又饿了我会爬上周围的柿树,摘些红彤彤的蛋柿(熟透的软柿子),也解解我的嘴馋(我从小至今都爱吃蛋柿),也一定挑最好的给母亲……那种大家庭的劳动虽苦犹甜,有说有笑、有批评、争执,更有父母的谆谆教导……我学他撒肥料,臭肥(碳氨)、美国二氨,他也不再坚持说我撒的不好,小块地我悄悄的按他说的标准每亩播种15斤、在母亲的同意下学的撒麦种,割麦子时学的弥腰子(用麦杆结绳)、捆麦,开始也有捆不紧担到中途散了沮丧的时候,但很快在父亲和哥哥的示范下,我掌握了捆麦用膝盖顶紧、并转动捆麦的技巧。由于有力气、得技巧,后来捆麦还成了我的强项……还有每年点苞谷的时候,父亲总是用两个木楔绑上绳子,拉线挖窝,种的玉米行距、株距整整齐齐,我看他总一个人用锄挖窝,毕竟是出力气的活,老想换换他,他总是不肯,我也确实试的挖过多次,看似简单,却真的大不如他把行距、株距掌握的那么匀称…… </p><p class="ql-block"> 后来后坡的三块地从疏远到放弃。随着哥姐我和弟弟相续结婚生子,各自有了工作、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忙碌着,更是父母一年年变老,有心无力,加之拆迁、盖房,都是诸事缠身。早先小小坡黑疙瘩的地太远让别人种了。在小小坡洋铁片那块地开始还种红薯,父母从刨整地、栽苗浇水,到施肥、除草、翻蔓,都是俩老人自己干活,我们儿女几个都没能帮忙,只有到深秋该挖红薯的时候,母亲才怯怯的问我,周末挖红薯有时间帮忙从坡上给拿下不。她本不奢望帮挖,只要挖好了能给担下坡就好……母亲知道她只能帮拾红薯,腿是下山负不了重的,又怕陡坡父亲一人犟拿出事……我每次肯定的答应母亲:一定一早回来帮忙,那时姑姑在世也肯帮忙,其他人就显有能帮上忙的。沙梁的地,后来改成冬小麦和早苞谷(当地叫质苞谷)套种了。能帮上忙的人少了,父亲焊了手拉犁,七十多岁、近八十的人了,还在吃力、勉强的做繁重的耕地体力活,我那时不到四十岁,就常常想多潜父亲出力,就使出浑身的力气主要拉犁翻地,深刻的体验到那最原始的耕种方式给农民带来的疾苦……我那时拉犁、挖地、从山上担挑麦捆,手掌、肩膀磨泡、磨烂出血是常有的事,夏收的“双抢”(抢收成熟小麦、赶时间抢种玉米)和秋季的抢种冬小麦,都是农忙最紧张、艰苦的时候,虽然那时工作已多年,生活也有了保障,只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辛劳而努力帮忙种地收割,那时秋麦两忙我常因出力劳累而便后鲜血淋漓(内痔出血)……产的粮食和瓜果蔬菜,除了不管啥时回家在母亲锅里都能吃上热腾腾的家常饭,我从参加工作,及后来和妻都在乡下单位上灶,多年都没拿过家里产的粮和菜。倒是2008年我和哥哥在老家公路边盖房时,把几年存交面粉厂的小麦换面用了不少……那时无怨无悔的拚命,用古老的农耕方式帮父母种地,只是为对出身贫苦父母的孝顺、敬重,对自己土生土长土地的热爱和留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小坡洋铁片的红薯地、沙梁的大块地我们越来越帮不上忙,父母也种不动了,红薯地他们也曾种过四季豆,由于天旱和杂草,几乎没啥收成,就放弃荒芜了。沙梁的大块地后来父亲不干心荒芜,也响应政府号召退耕还林,还栽了一地的核桃树,他为了保苗(成活),一个人不知从山下担了多少趟水……那时父亲工已年近八十岁。核桃树大部分成活了,但一旦不种地,周边的杂树杂草丛生、特别是德国槐根系快速的蔓延过来,父亲辛苦栽活的核桃树很快被一人高的槐树和杂草淹没了(他86岁后因病就上不了坡了)……虽然我们现在每年都去沙梁大块地头给爷爷上坟(因修高速路迁坟),也尽力的除去坟周边的杂树杂草,但对大块地核桃树的沦陷已无能为力了,大多数已被杂树杂草围困致死,少有的几颗也是枝枯昏鸦,结没结核桃也是无人问津……“昔人已乘黄鹤去”,父亲活到92岁,明年开春就离世三周年了,母亲去世也就八年了……</p><p class="ql-block"> 悲夫,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不在了,从我辈以后只有从耕到读传家继长了,但我依然怀念那后坡种地的峥嵘岁月,那后坡柿树红彤彤的蛋柿和父母劳作的身影依稀还出现在梦中……</p><p class="ql-block"> 2024.11.1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