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德高宜传永世,音逸可延万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6日、17日,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琴筝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德音琴社、天桥区音乐家协会琴筝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庆祝百年琴社——德音复社21周年'“雅集”暨第二届德音古琴文化展在济南举办。</p><p class="ql-block"> 古琴文化展展出了明代、清代老琴及诸城琴派王心葵、詹澂秋两代宗师于民国四年、民国十二年亲斫古琴,同时展出了当代斫琴名家卢荣、项阳、倪诗韵、李朝阳、李全、吴斌、王可逊的作品及德音古琴制作流程;诸城琴派琴谱《桐荫山馆琴谱》《琴谱正律》《琴学摘要》《琴歌集》及各流派琴谱40余册;古琴相关图书、画册等百余册;古琴题材瓷器、拓片、木雕等杂项百余件;已故琴家书画、墨宝20余件;举办四场雅集,演奏了《平沙落雁》《关山月》《石上流泉》《秋风词》 《孔圣颂赞》 《长门怨》《阳关三叠》</p><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鸥鹭忘机》《酒狂》《流水》《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茉莉花》《依拉拉》《石上流泉》《渔樵问答》《归去来辞》《孔子读易》《高山流水》等经典曲目,参加演奏者30余人。参观、观摩德音古琴文化展及雅集百余人。</p><p class="ql-block"> 早在百年前,诸城古琴大师王心葵就来到济南,在大明湖畔创立了20世纪中国第一个古琴组织——德音琴社,传播琴学。作为诸诚派第六代传人,王笑天在诸城古琴被忽视的低潮时期,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一系列抢救性、开拓性的工作。 2003年,他自筹资金,在中国琴会及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恢复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德音琴社,并通过不懈努力,进一步提升了德音琴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次古琴文化展及雅集,不仅让济南市民聆听了古琴演奏,领略到古琴形制之美,演奏者相互交流琴艺,共同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对琴学前辈的缅怀和致敬,正是因为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和毫无保留的传承,才得以让诸城派古琴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王笑天,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诸城琴派名家、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民族乐器考级委员会考官、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山东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琴筝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德音琴社社长、济南市天桥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出身古琴世家,太外祖母詹瀞秋,太舅祖父詹澂秋是诸城琴派宗师王心葵的高足。王笑天自幼学艺,继承家学,从艺50年,1995年从事琴筝教学,培养学员千余人,30余人考入全国各大音乐院校,著有《诸城派古琴艺术与名曲》《山东筝派艺术与名曲》专著,《诸城派古琴曲集DVD》《诸城雅韵·琴响泉城DVD》专辑,监制古琴百余床,业绩收录《中国古琴名人堂》《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家名典》《中国当代斫琴师》《齐鲁名人》等典籍。</p> <p class="ql-block">第一场雅集。主持人:陈洁</p> <p class="ql-block">第二场雅集。主持人:潘静</p> <p class="ql-block">第三场雅集。主持人:吕思娴</p> <p class="ql-block">第四场雅集。主持人:康宁</p> <p class="ql-block">明琴。</p> <p class="ql-block">清•咸丰三年</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二年,詹澂秋先生亲斫仿雷氏制古琴。</p> <p class="ql-block">民国四年,王心葵先生之霹雳式古琴。</p> <p class="ql-block">德音琴社: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63号,恒大帝景北区四号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