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b06fbb"> 《毛泽东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全书共五卷,其中第一至四卷共收录了159篇文章,为新中国成立之前所作,第五卷收录了建国后的70篇文章。</font><div><font color="#b06fbb"> 本集精选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12篇文章,简述背景、内容、语录,并以原创诗词作为读后感,书写名言,供大家欣赏。</font></div>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font></b> 中国革命怎样才能成功?首要问题是什么?谁是敌人谁是朋友?32岁的青年毛泽东以准确分析和判断,回答了这个问题。 <font color="#ed2308"><b>谁是敌友.七绝<br>敌朋首要问题清,社会阶层分辨明。<br>革命当须无产者,工农协力建同盟。</b></font><br> 背景:<br>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两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只看到资产阶级的力量,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而忘记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因此感到自己力量不足畏首畏尾、束手束脚,不敢斗争;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则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也忘记了广大的农民群众,因此也感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两种机会主义都忘记了农民,不知向何处去寻找力量,何处取得广大的同盟军。<br> 内容:<br> 文章开头一语指出革命成功的要害,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然后从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入手,指出了各阶级不同的政治态度。<br> 文章初步形成了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结尾明确指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font></b> 组织农民起来革命,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要以事实和成效来判断。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b><font color="#ed2308">事实说话.七绝<br>农民运动废苛捐,地主豪绅失霸权。<br>是好是糟成效判,破除旧制势摧坚。</font></b><br> 背景:<br> 针对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毛泽东到湖南做了32天的考察,写了这篇报告。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被国民党的反动潮流所吓倒,不敢支持已经起来的农民革命斗争,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br> 内容:<br> 文章从八个方面对农民运动进行了阐述,以大量的事实和成效说明农民运动好得很。认为所有各种反对农民运动的议论,都必须迅速矫正。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指出中国的几万万农民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3--《井冈山的斗争》</font></b> 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三者结合起来,建立山区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b><font color="#ed2308">坚持斗争.七绝<br>敌强我弱斗争艰,反剿周旋穷岭攀。<br>建立政权推土改,武装坚守井冈山。</font></b><br> 背景<br>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创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而后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陆续队转移到井冈山。<br> 井冈山创建根据地一年多来,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党内有非议,也有对红军能不能站住脚持怀疑态度者。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和重大的问题,必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予以回答。<br> 内容<br> 文章分析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从军事、土地、政权、党的组织、革命性质、割据地区问题等六个方面,总结了一年来多井冈山武装斗争的得失。 <div> 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起来,这是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div><div> 文章在党与军队问题上,提出了加强党组织作用,支部建在连上。<br></div>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font></b>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面对红军内部弥漫的悲观情绪,毛泽东充满诗意大胆预言,星火将燎原,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b><font color="#ed2308">坚定信念.七绝<br>红旗到底打多久,批判悲观斥浅言。<br>革命潮流难阻止,星星之火可燎原。</font></b><br> 背景:<br> 在井冈山第三次反围剿时,红四军内部弥漫着悲观情绪,林彪在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征求意见的信中,怀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前途,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这封信中针对此问题,进行一次系统的批评,阐明对中国革命和红军前途的乐观看法。在收入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同意不提林彪的姓名,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r> 内容:<br> 文章分析了国内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的意义和作用。批判了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也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br> 文章结尾以磅礴激情、充满诗意大胆预言,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5--《反对本本主义》</font></b>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问题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才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b><font color="#ed2308">调查研究.七绝(平水韵)<br>思维策略重谋先,深入基层实际研。<br>本本教条须遏止,调查才有发言权。</font></b><br> 背景:<br> 教条主义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盛行一时,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毛泽东始终坚持同党和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调查研究就是同教条主义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因那时还没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文章由《调查工作》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br> 内容:<br> 文章全面系统地呈现了调查研究的方法论,讲到了调查研究的对象、思路、具体细节等问题。<br> 文章论述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只有对问题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才有解决问题的办法。<br> 文章最后对调查的技术提出了七点,说明如何开调查讨论会,包括到会人员、调查纲目、深入了解、亲自记录等。<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6--《我们的经济政策》</font></b> 你知道“毛主席“的称呼从1931年就开始了吗?另外,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都出自时任主席的毛泽东的这篇文章。 <b><font color="#ed2308">稳固经济.七绝<br>苏区破解敌封锁,经济根基稳固求。<br>调动工农商各界,排除困阻促增收。</font></b><br> 背景:<br>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定都瑞金,涵盖了湘、鄂、赣、闽、浙、豫、皖、川、陕、黔、琼、桂等苏维埃区域及红色根据地,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国家政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预演。毛泽东时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此有了“毛主席”这一亲切称呼。<br>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在军事上进行围剿,在经济上实行全面封锁,要打破敌人的封锁,必须稳固和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br> 内容:<br> 文章论述了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贸,财政,论述了国营经济、私人经济、合作社等的地位和作用。<br> 文章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竭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7--《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font></b>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群众问题不能忽视,柴米油盐非小事,关心群众,群众就会真正拥护我们。 <b><font color="#ed2308">关心群众.七绝<br>真情实意少空话,工作担当解困难。<br>柴米油盐非小事,为民所想政权安。</font></b><br> 背景:<br> 国民党为了消灭苏维埃政权和红军,连续四次进行大规模“围剿”,同时在经济上实行残酷的封锁政策,红军的给养和群众生活也遇到了极大困难。毛泽东针对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破解办法,就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同时提出,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br> 内容:<br> 文章提出着重注意两个问题,即“关于群众生活的问题”和“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这是毛泽东对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反对官僚主义的思考和论述。<br> 文章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8--《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font></b>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面对国民党的围剿,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采取什么政策策略,下步怎么走,毛泽东作了完整的分析,提出应该采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b><font color="#ed2308">统一战线.七绝<br>危亡时刻最强音,抵抗疯狂日寇侵。<br>建立中华新战线,同仇敌忾唤民心。</font></b><br><div><b><font color="#ed2308">长征壮举.七绝<br>宣传播种不停蹄,万里长征至陕西。<br>扩大边区根据地,红旗高举共和提。</font></b><br></div> 背景:<br> 中央红军刚刚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几大主力在陕北会师,而国民党及军阀势力组织兵力意欲将共产党人赶尽杀绝。日本方面已经按捺不住要对全中国进行侵略的野心。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已经取得了党和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的毛泽东,必须考虑中国革命的下一步走向,如何解决日本侵略者这个主要矛盾。<br> 内容:<br> 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殖民地,我们是投降还是反抗?文章分析了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分析了中国的各个阶级的态度和选择,系统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应该采取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批驳了党内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br> 文章中总结了长征壮举的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br> 文章还首次提出“人民共和国”的思想和概念,论述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相互关系。<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9--《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font></b> 毛主席说,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对运动战的通俗解释。 <b><font color="#ed2308">运动游击.七绝<br>战争规律学中用,进退攻防善隐潜。<br>运动分兵机会找,敌疲我打速围歼。</font></b><br> 背景:<br> 本文是毛泽东为了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培养战胜民族敌人的高级指挥员,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在系统阅读和学习过许多相关书籍后写作的。<br> 文章全面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和作战方法,系统地阐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者在军事上的错误。<br> 内容:<br> 文章从中国社会和敌我双方基本情况出发,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五次反“围剿”的得失。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敌人强大,我们弱小,因此战争是持久的。<br> 文章指出,要实行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术上的速决战。在战略上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敌强时退却,对敌不利时反攻。在作战上要慎重初战,战则必胜,不失时机,再寻战机。在用兵上要集中兵力,打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1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font></b>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毛泽东指出,民族矛盾是当前主要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矛盾。面临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发出全面抗战的响亮口号,高举起抗日救国大旗。 <b><font color="#ed2308">一致抗日.七绝<br>全民抗日主张宣,促蒋和谈不计前。<br>国难当头停内战,同心杀寇卫山川。</font></b><br> 背景:<br>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步步进逼,不断扩大,企图灭亡中国。而握有统治权的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声称,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br> 中国共产党高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并作为这一时期革命的基本任务,倡导国内各派别不计前嫌,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br> 内容:<br> 文章对华北事变以后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的历史环境,提出民族矛盾是当前主要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矛盾。指出党在这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是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等,提出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br> 文章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共产党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全民族抗战的政治领导责任,在不失去政治目标的原则上,建立与同盟者的适当关系,并发展和巩固同盟,领导这次战争达到胜利。<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11--《实践论》</font></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便能够成为成功之母。 <b><font color="#ed2308">认识实践.七绝<br>教条主义近昏酣,经验偏听成负担。<br>辩证客观唯物论,学而实践少空谈。</font></b><br> 背景:<br> 在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及对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批判后,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br> 这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br> 内容:<br> 《实践论》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地位和作用。文章系统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等问题。<br>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故暂时的失败不算什么,只要能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便能够成为成功之母。<br> <b><font color="#167efb">读毛主席的书12--《矛盾论》</font></b>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温度能将鸡蛋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这是内因外因的直观比喻。 <b><font color="#ed2308">对立统一.七绝<br>矛盾包含事物间,内因外促互相关。<br>区分主次抓根本,辩证思维实质还。</font></b><br> 背景:<br> 《矛盾论》是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从方法论上批判了“左”倾、右倾的错误思想。<br> 文章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它帮助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br> 内容:<br> 《矛盾论》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结论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br> 文章指出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存在普遍性、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br> <font color="#b06fbb">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涵盖各时期的革命和党的建设、军队和军事战略、执政和策略、思想和文化、治国和外交等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既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也表现在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font> <b><font color="#ed2308">读毛主席的书.七律<br>伟人思想放光芒,马列传承革命扬。<br>辩证客观唯物论,察微度理至知藏。<br>通今博古施时策,大略雄才布政纲。<br>掷字铿锵砸旧制,鸿文笔下绘华章。</font></b><br> <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本文文案和13首诗词均为原创,主席照片和革命圣地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