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窟,星罗棋布

梦逍遥

<h3>一天时间,一行三车16人,驱车来到曾经叫做“大清国四川北道潼川府安岳县”的地方,观光浏览安岳石刻的:塔坡造像、大佛寺、华严洞、毗卢洞、大般若洞、赤云寺、茗山寺、孔雀洞、经目塔。景点数量不少,石刻信息量大。</h3> <h3>安岳石刻与大足石刻毗邻,观安岳石刻感觉——安岳石窟,星罗棋布!安岳石刻,真是一绝!安岳石刻不像大足石刻那么集群、那样规模。<br>说是星罗棋布,文物保护级别还挺高,国家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还真不少!</h3> <h3>石刻与石刻之间,间距并不算太远,相距10公里以内,一处一处的参观下来,须得感谢解说员,有些地方就那么一窟或一尊,解说员或许就能让你呆上大半天。</h3> <h3>《毗卢洞》,如果不是解说大姐的细心解说,那绝对是“外行看热闹,转身换频道!”《柳本尊十炼窟》,如果不是解说,估计十有八九个人连十炼在柳本尊左右是怎么排放的都没记忆,更别说故事的详尽和雕刻的精美。</h3> <h3>更有那尊:《水月观音》(俗称紫竹观音),雕刻十分精美,精美在哪儿,角度在哪儿,站多远距离,焦距是多少,怎样拍是男儿貌、怎么照是女儿相!怎么看若60岁、怎么拍像20岁,不看不知道,一拍惊一跳,真不愧为国内罕见宋代石刻精品——“东方维纳斯”!</h3> <h3>那些个讲解员,义务的,非义务的,每一处石刻前都有,要么是24小时值守在那儿的,要么是风雨无阻在那儿等候天命人的。有了他们的讲解,一定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他们将雕刻技术、历史故事、修缮过程及文化价值等讲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从力学、光学、物理、化学、美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纵横千年,连成一线,令你听完,没有收获,绝不可能!</h3> <h3>几乎每一处石刻都有一只热情、忠诚的守门狗:跳来跳去,大声吠叫,好像在招呼“不许拍照”,其二是守门、看护,再则是通风、报信,狗狗第一时间报告有游客来了,听见狗叫的讲解员(管护人)就会赶过来,开门,迎客,讲解,如果没有讲解,作为一名走马观花、打卡为主的游客,定会觉得缺少一点什么,没什么记忆。</h3> <h3>听完讲解,你会觉得此行大有意义,大有看头,大有学问。<br>《孔雀洞》,佛像坐骑为孔雀,四只手各握不同器物,游毕孔雀洞,登观经目塔。义务讲解员很热情,很认真地介绍:“这是‘经目塔’,塔上石坛中藏有144部经书,24根8面塔柱,每根6面刻经书目录,另两面空白,6乘24等于144部!”</h3> <h3>有问必答,不问也讲:“这儿是塔正面,上边五个字!你看得清楚的是中间三个字‘身舍利’,首尾各风化了一个‘真’和‘塔’字,《真身舍利塔》,明白了吧!”说完,还详细介绍了首尾两字被风化的气候、物理、化学等原因。</h3> <h3>再换个角度,还考问了游客一个问题:“大部分经目的最后一个字都是‘经’字,这个字‘囜’却不是,为啥呢?”“因为这个字也念‘经’。你再看看,每一个‘经’字的写法都有不同!”如果不是老人家的解释,真收获不了那么多,印象没那么深刻。</h3> <h3>参观考察安岳石刻,还有一条线路:圆觉洞、千佛寨、玄妙观、木门寺等,这条线,更高级,更文化,下回再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