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强(之一)敌人眼中的喀秋莎

寻访最可爱的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烟里走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忠诚铸就了彪炳史册的铁血军魂。历经战火洗礼,年逾九旬的黄华强老人对于那场战争,至今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华强1949年参军,1950年,主动写申请要求参加抗美援朝。同年12月,他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8师43团,成为一名通信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视频内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4月6日在老兵服务志愿者刘磊、蔡乾萍的介绍下,我们见到了黄华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志愿军使用了“原子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华强对记者说,入朝参战后,自己作为一名通信兵见过各式各样的火炮,但第一次见到喀秋莎竟一下没认出来这是炮!在自己看来喀秋莎更像是一排洞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都说是炮,但是没有炮筒,又能打多远呢?”当时黄华强就是这么想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华强当时并不知道,这一排排的洞箫又被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是苏联援助我志愿军的重要装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强悍的德军称为“魔鬼”的火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951年9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黑云吐岭一带为美军第一次奏响了“斯大林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发射客秋莎,不仅惊呆了敌人,也惊呆了黄华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枚枚火箭弹落到敌人阵地,敌人阵地立刻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它的厉害之处,爆炸伤害夹杂着火焰的燃烧,许多敌人都是烧死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侥幸活下来的美军也根本不相信志愿军有这种“大杀器”,他们如同“打架打输的小孩子”惊呼:“你们志愿军违反了战争公约,使用了原子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枚哑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在敌人思考“落后的志愿军究竟使用了什么新鲜玩意?”的时候,我们的喀秋莎却出现了毛病,这可急坏了我们的炮兵战士!那么这究竟是什么事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华强对我们说:“喀秋莎发射后,我们有专人记录,但是记录的人发现,其中有一发没有爆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咱们炮兵战士的警觉,喀秋莎是苏联援助我们的先进武器,哑弹落入敌人之手,他们要是通过哑弹研究出来应对方法,对于我们将产生灾难性后果。”</p> <p class="ql-block">“发生哑弹的事惊动了志愿军总部,为了不让哑弹落在敌人手里,咱们直接出动了一个营去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敌人猛烈的反击,战士们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将哑弹送回总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敌人眼中的喀秋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喀秋莎炮弹太珍贵,不管打什么大仗、硬仗,我军都以“能不用就不用”为原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黄华强的记忆中,这款“乐器”再次奏响是在上甘岭了。“演奏”结束后,不少的“美国观众们”还和他聊过对这款火炮的“实际体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位“美国观众”就是被俘虏的敌人,直到他被俘,他还一直嘟囔:“你们中国人的炮弹太厉害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我们几位志愿军后代组成《寻访最可爱的人》摄制组,在各地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老兵志愿者刘磊,以及许多志愿军后代的介绍和帮助下,在全国采访了一百多位志愿军老战士,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后世铭记他们的功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