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弘扬延安精神 激发爱国热情</b></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9日,由芮城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延安精神在芮城”讲述会在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举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美篇作者语:</b></p><p class="ql-block"> 由一把瓦刀起家的西建集团,与我们这个时代许多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一样,沐时代风雨阳光而成长,虽一路坎坷,但百折不挠,终于长成今日的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西建,数千名员工在刘智强董事长的带领下,覆盖了芮城建筑市场的半壁江山,并进军运城、太原等地,工程质量在业界有口皆碑,严格履行契约承诺,从未有过质量纠纷,靠着扎实的做人原则去做事,把事业做到了极致。</p><p class="ql-block"> 2015年,我为抗日英烈们建园立碑时,正在运城参加人代会的刘智强董事长知晓后对我说,他虽对侯为抗日的故事了解不多,但他知道我要办的事一定有道理,答应捐献3万元,也算是表一份民族正义之情。</p><p class="ql-block"> 2002年,我在南风广场晨练遇到他,谈及芮城没有体育馆,许多羽毛球爱好者每到星期天只好结伴驱车到运城市西花园球馆打球,面对这种窘境,建议他在芮城开发的各个小区建一个室内羽毛球球馆,为芮城的羽毛球事业做份贡献。他慨然应允,并立即着手实施,很快一口气建了六个场馆。不仅免费开放,而且出资举办各种比赛,促使芮城的羽毛球水平有了整体提高。</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决定着事业发展的高度。西建给国家的贡献数以亿计,但在刘智强的身上却一如既往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半点奢糜习气。一个人,乃至一个团队,事业要想取得良性发展,这种精神是至为重要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今天分享的就是芮城县明星企业西建集团筚路蓝缕,一路发展壮大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讲述人:西建集团 张雪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追溯红色记忆 赓续延安精神</b></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追溯红色记忆,感悟红色真谛,目的旨在赓续红色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进一步激发我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为推动秀美芮城高质量转型发展鼓劲加油,再作贡献。下面,我结合自己对延安精神的所思,所想,所悟,以及延安精神在西建建团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讲述的方式与大家共同分享。</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延安,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伟大革命精神的红色圣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的时代精神,它包含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虽然历史已成过往,但延安精神依旧熠熠生辉、代代相传,指引一代又一代人前行。也就是这种精神的指引,为西建集团开启了一条光明之路,幸福之路,成功之路。</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西建集团的前身是朱阳建筑工程队,就临时搭帮组合了十几个人,拿一把铁瓦刀,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村串乡,开启了刘智强董事长的创业之路。为了生活,时年19岁的刘董,来到了芮城县建筑公司当小工学瓦匠,那时的刘董,只要一有机会就虚心向老师傅学习砌墙技术,起早贪黑,寒来暑往,默默夯实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上世纪80年代初,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中国的农村大地。此时,年轻的刘董便带着弟弟刘智民总经理和几个村民拿起瓦刀走村串户给乡亲们盖房修厦,他们以能吃苦、做活细、讲质量而逐渐小有名气。为了揽活方便,他们组建了朱阳农建队,很快在当地声名远扬,而且渐渐地走出乡村闯进了县城。那时身为工程队长的刘董,虽然念书少,文化底子薄,但为了掌握建筑技术,刘董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常常是熬到深夜。渐渐地,刘董由一个能看懂民房普通图纸的小瓦工,逐步成长为建筑专家。</p><p class="ql-block"> 回首西建四十多年发展的风雨历程,那一段段艰难曲折的往事让人难忘,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令人感奋。在企业创立初期,就遇到了资金困难的问题。那一年,刘董为了让工人们不再风餐露宿,买下来一处院子修建员工宿舍。临近年关,到了给农民工同胞发工资的时候,资金短缺,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物件和粮食,可还是不够,于是他劝说老母亲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一头老黄牛。在那个缺乏机械化的农耕年代,耕牛就是全家最主要的劳动力。等着领工资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同胞得知此事后,赶到他家里阻止他卖牛,但是刘董却说“要做事,先做人,做人就要诚信。宁可咱家过年吃不上饺子,也不能拖欠大家的工资。“ 就这样走来,一路心酸一路歌,西建集团最终实现四十多年从未拖欠农民工同胞一分钱工资的良好信誉。刘董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没有机缘,但刘董和刘智民总经理及所有的西建人一起,硬是靠着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才抢抓住了机遇,才把企业一步步做强做大,才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因此,刘董兄弟二人在心底里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西建集团从1981年成立到现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集房屋建筑、房产销售、物业管理、商业运营、市政公用、文旅发展等为一体,具有建筑开发双一级资质的现代化综合型企业集团,现有总资产30亿元,员工5000人。近年来,企业在运城/芮城上缴税收都过亿元。尤其是近三年来,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全国房产形势的严重下滑,刘董作为西建企业的掌舵人,依然坚守初心,带领5000余名员工风雨同舟,迎难而上,勇往直前。2023年全年实现综合营业收入33亿余元,为运城市财政纳税贡献1.8亿余元,为芮城财政贡献1亿余元。正是这种延安精神的指引,西建在发展中不断赓续和传承,方才有了今天如此耀眼夺目的建筑房产明星西建集团,开创了运城乃至山西房产领域的新版图。</p><p class="ql-block"> 传承延安精神,不忘来时路,奋进新时代!延安精神激励我们克服艰难险阻,不忘初心使命。延安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力量,是我们不放弃的信念。他是我们心中的彩虹,永远照亮我们的道路,引领我们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建集团董事长刘智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