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甲辰冬月10日下午,在外孙婿贵民的引领陪同下,游览了千年古镇新市中心区域宁夏路和三个半岛景区。</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新市景区的入口,这条南北向不足百米长的宁夏路车来人往熙熙攘攘。路北首个映入眼帘的是四柱“水乡阆苑”牌坊。牌坊石柱塑有两副对联“仙潭碧水觉海晨钟孕育三朝贤士,百代农桑子孙津逮招来四路客商”“传陆市曾历陆沈迁此重开新境界,看仙潭已如僢苑从今再造好河山”①②③④,两副言简意赅的对联已隐括水乡新市古今传承的巨变,隐含着千年来润物无声的无数个经典故事。</p> <p class="ql-block"> 宁夏路路西路东皆是传统美食坊和宾舘。尤为路西的美食坊,透过每一步行街特色华丽的门框能看到步行街两边挑着旗幡的各式食店伸向街端,吸引着各地游客光临游览、休闲品尝。</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曾去新市东栅头外甥女家,那时德清至新市还无公路,我去甥女家得先乘汽车到德清,然后转乘轮船到新市。在船埠头上岸后往北要走一程河边长长的南街,一直到新市戏院右转走健康路去东栅头。可现在,在新市地图上再也找不到这条南街了,代之于的是宁夏路。它是一个时代的标签,是老一辈心中的故事。在《新市镇志》中,记载了宁夏路来历的隐秘历史故事:“为扩路建街,自1959年支援宁夏期间,发动民众填平南街至杨树湾的河道,形成宁夏路。这条“宁夏路”的建成,使历史上沿河建成的杨树湾与南街悄然湮灭。就此,新市古镇元明时期兴起的南街及明清兴起的杨树湾,一段古华的街市商贸历史画上了句号。新市镇从此开启了新时代的纪元。”</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宁夏路</p> <p class="ql-block">杨树湾边的戏院已拆除成为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条短短的直街(原南街起始一段)就到了新市的“三个半岛”地块。此地块並非原有旧称,是新市政府对此区域地块的形态称谓。它是原新市由南至北新市航船埠头、新市造船厂、新市农具厂三个地块的总称。三块陆地被河流间隔由石桥连接,从而成片,但各地块又具备相对的独立,故称“三个半岛”。由于社会的发展,新时代改开后镇政府在镇区东北部开辟了6.39平方公里新的生态工业园区,在融杭接沪的主导下经多年努力和创新成为德清东部经济新高地。这样“三个半岛”地块原有的相关功能陸续退出历史舞台。镇政府对“三个半岛”进行开发改造,其初衷在改善民居,腾出更多的市民休闲空间,让古镇的文旅具备更大的软实力。在这里我看到了河埠停靠多艘扬帆起航的大型船只模型,示意历史上京杭运河边古镇水上交通的发达;看到了声名远扬的新市黄酒制造和消售的厂店;看到了新市历史名人园的多位古今历史名人塑象,他们对古镇的发展延续创造了辉煌;看到了融入现代节奏的水上舞台与村K舞台,丰富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文娱生活;看到了黛瓦粉墙清洁美丽的民居小区,凡此总总兑现了镇政府的初衷。</p> <p class="ql-block">我们兴致勃勃走着看着,又过新桥沿着河边长廊向前走,河对岸挑动的美食旗幡在招徕,心随境走我们漫过小桥去享受领略又一河边长廊的悠闲。</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境我真正感受到了古镇河港交叉,店铺民居傍水而筑,时遇古桥的江南水乡特色。脑海不由浮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印证了宋.杨万里赞新市的诗:“街巷悠长石板青,汨水千年作伴吟。楼阁廊檐古色香,繁华曾誉小南京。”</p> <p class="ql-block">看看今日古镇的繁华在量和质的提升上已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据查阅,新市镇在92平方公里的风水宝地上在农工商旅的</p><p class="ql-block">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一年一度清明的“蚕花庙会”延续了古“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的名就,振兴了农业;工业园区规上年200多亿的产值是史上莫及;丰富的美食文化、完整的古镇风貌、繁荣的文旅产业、优质的创业环境和商业设施推动了新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成为江南七大古镇之冠。由于新市古镇上下鞠躬尽瘁、励精图治的创业,近年来相继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16项荣誉称号,201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p> <p class="ql-block">新市古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建镇1700多年来孕育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南朝著名道学家陸修静,南宋状元诗人吴潜,清朝画家沈铨,现代著名神学家赵紫宸,当代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及他培养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褚应璜、丁舜年、周建南等为古镇的传承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古镇的今天无不与这些名人有关。以上林林总总所述是否应对了本文开头宁夏路“水乡阆花”牌坊的对联“仙潭碧水觉海晨钟孕育三朝贤士,百代农桑子孙津逮招来四路客商”“传陆市曾历陆沈迁此重开新境界,看仙潭已如僢苑从今再造好河山”的经典,道明了古镇新市千年辉煌传承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注释:①仙潭,新市古称“仙潭”与隋朝道士陆修静有关,据嘉太《吴兴志》记载陆修静曾在仙潭沐浴,隐蔽数月后出现,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为“仙潭”。</p><p class="ql-block"> ②觉海晨钟:新市觉海禅寺在迎圣桥北侧,建于唐太宗年间,晨钟在佛教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报时和统一僧人功课之工具,更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提醒人们觉醒和精进。</p><p class="ql-block"> ③三朝贤士,指吴潜、王升和钟兆琳。吴潜南宋著名丞相和文学家,一生勤政为民清正廉洁,被世人誉为“一代贤相,万世师表”。王升,元末明初人,他给在外地做官的儿子王轸写了一封劝导为官廉政的家书,在朝廷引发热议,明太祖朱元璋为此事专门下诏书表彰。</p><p class="ql-block"> 钟兆琳:中国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教授,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p><p class="ql-block"> 这三位贤士均以其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品德在新市古镇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④陆市,新市由陆市迁移而成,据明正德《新市镇志》记载,新市的前身是陆市。晋永嘉三年(309年)夏天,由于洪水泛滥,陆市被淹没,居民迁徙到现在的位置,为纪念曾经的家乡陆市,将此地更名为“新市”。</p><p class="ql-block"> 2024.11.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