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是“毒药”

吴至顺 Wu Zhi Shun

<p class="ql-block">生气,尤其是那种憋在心里的闷气,就像是无形的毒药,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它不仅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糟糕,更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相反,那些总是保持着乐观心态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他们的身心也更加健康。</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会遇到让自己感到不满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人,他或许正站在某个角落,独自面对着内心的困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选择将这份负面情绪宣泄出来,而是选择了默默承受。这样的画面,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生气对身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首先会影响到我们的心脏,引起气滞血瘀,导致胸闷心痛、心慌气短等症状。肝脏同样不能幸免,生气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气滞血瘀、胁痛、结节等问题,甚至影响睡眠质量。脾胃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胃胀胃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情况。肺部则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气短、气喘咳嗽等不适。肾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表现为腰酸腰痛、小便失禁等症状。此外,长期生气还会导致失眠、皮疹(神经性皮炎)、头晕、焦虑等一系列问题。</p> <p class="ql-block">然而,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能够让人瞬间释怀。比如,当你看到一个人在户外微笑大笑,阳光洒在他的脸上,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烟消云散了。这种笑容,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释放,也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积极回应。它提醒着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挑战。</p> <p class="ql-block">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度的情绪波动确实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内经》中提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这意味着不同的情绪会影响不同的脏腑功能,导致气机失和,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不良情绪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对于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这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心脑血管缺氧梗塞。因此,长期生气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削弱免疫力,为疾病的滋生创造条件,甚至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为肿瘤的生长提供温床。</p><p class="ql-block">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提醒自己:不要生气!在关键时刻,不妨在心中默念三遍“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不要生气”。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