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李鸿章故居掠影

竹林青青

<p class="ql-block">  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1823年生于合肥,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901年卒于北京,后归葬合肥。</p><p class="ql-block"> 李鸿章家族住宅规模宏大,时称“李府半片街”。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中一部分,是典型的江淮地区晚清民居建筑,布局合理,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走马楼,走马楼因供李氏家眷居住,又称“小姐楼”。</p><p class="ql-block"> 李鸿章故居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9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一生荣辱与近代历史发展相始终。身后毁誉参半,盖棺难定。</p><p class="ql-block"> 李鸿章概括自己的一生为“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然而甲午战败让其“一生事业扫地无余”。他曾把清朝比作“破屋”,将自己视作“裱糊匠”。“裱糊匠”只能“东补西贴”,却难以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大清王朝。</p><p class="ql-block">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求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由于顽固派的反对和自身改革的不彻底性,使得洋务成效有限。甲午战败,最终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p><p class="ql-block">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开创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