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教育筑梦——参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结对帮扶学校线上教研交流活动

高州市第一小学

<h3><br>  初冬得帮扶,温暖整寒冬! <br>  为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共进双赢,促进学校均衡发展,11月11日,12日,高州市第一小学全体语文、数学教师参与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结对帮扶学校线上深度交流活动。</h3> <h3>11月11日下午,语文教研交流 <br>  环节一:课例展示,名师引路  <br> 华师附小的张浩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课例《夏天里的成长》。年轻帅气而温文儒雅的张老师,以深情话语引导学生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生活,走进“时光分享会”,激荡起学生的情感。接着通过多形式朗读、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感悟万物迅速成长,在热烈的讨论中得到思辩,掌握围绕中心选材的技巧。学练结合,实在而高效。</h3> <h3>而简洁清晰的思维导图板书,更是标新立异,学生学得清晰轻松,理解更透彻!听课教师如沐春风,无不为之赞赏。</h3> <h3>环节二:评课交流,专家引航。</h3> <h3>1.教者反思<br> 课堂结束后,张老师谈教学设想及教学反思。</h3> <h3>2.专家点评<br>  接下来,我们有幸聆听专家评课。广州市黄城区天韵小学校长曹利娟,不但对该节课作精细点评,还以这节课为实例,具体指导我们如何上好习作单元课。曹校长指导我们,上习作单元课,要与其他分析课文区分。先要明确单元要素,紧扣课文,发挥其之范例作用,明确围绕中心选了什么材料,重点还要让学生明白,这材料好在哪里,从而教会学生如何选取典型、新颖之材。并提醒任课老师,需引导学生明确这是对小学阶段,各种类型体裁习作的总结,梳理,提炼。<br>  这专业的指导让听课教师们感受到讲授与大智慧之间的跨越,让我们在专业的领域中找到了高地。</h3> <h3>环节三:线上研讨,百花齐放。<br>  随后,华师附小组织各帮扶学校骨干教师进行了线上研讨,各学校均选派一名教师代表发言。高州市第一小学语文科教研员丁结勤主任,详细而全面地总结了自己的听课收获:习得打造高效课堂之法。</h3> <h3>  1.创设情境,激发共鸣。老师以“时光分享会”的情境,努力将学生带入文本所描绘的世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br> 2.以生为本,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抓关键词句、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方法理解文本,深刻感受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br> 3.迁移训练,授之以“渔”。在这个环节,张老师设计了两步:一是初试身手,创设情境“老师的侄儿要写《抓紧时间成长》的作文,该如何选择材料,为什么?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在写作中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来选材。 二是通过小组讨论、书写汇报等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围绕中心提取素材。</h3> <h3>11月12日上午 数学教研交流<br> 环节一:优秀课例展示 <br>  万宝莹老师为我们带来五年级课例《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本节课万老师以中国海军宣传片切入,让同学们当一回广州舰上的海军士兵,通过对“如何精确击中目标”的层层追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在问题中深入学习,深入体会确定位置“方向”和“距离”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在新知的教授和学生的探索中,学生既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又提高了自己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收获了成功的喜悦。</h3> <h3>  王珂老师执教了一节《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堂上,老师以闯关的形式导入今天的课题,使学生能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创设的“西游记”游戏情境很好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一关一关由浅入深的知识学习,同学们基本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知道确定位置时要“先说列后说行”、什么是数对、如何正确地书写数对。</h3> <h3>环节二:评课交流<br>  课例展示结束后,我校五年级数学科备课组长赖玉玲老师,作为代表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的点评:<br>  万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重视学生对知识获得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王老师一开始利用孙悟空师徒人物动画,成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多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h3> <h3>共参与,齐研讨,思研同行。</h3> <h3>  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有时限而研无止。线上线下的老师和领导们也都分享了自己的观课感受和思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充分体现了教学共体教研活动的价值,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交流中不断反思、共同成长。</h3> <h3>  情深谊长一线牵,结对共建促发展。感谢名校帮扶,名师引路,专家引航。这次教研交流活动,我们收获之丰,如繁星璀璨,熠熠生辉。期待更多与名校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学而知新,赋能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