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做个永不缺席的家长

毛桃

<p class="ql-block">学期已过半,考虑到周末家长时间相比较充足,有想交流想法的,想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想提高孩子成绩的……我在办公室等你,一对一指导,一对一分析。</p><p class="ql-block">时间:下午4:00~6:00</p><p class="ql-block">形式:为了孩子,有空就过来聊一聊,可以带着孩子,可以夫妻俩,可以约几个家长一起来,取你方便[咖啡]</p><p class="ql-block">又到了学期中,似乎是激情过半,学习内容过半,学习精力剩余一半的危机时刻了,为了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成长,我愿意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和家长们聊聊,我愿意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我所有的教育教学经验来分享给大家,我愿意用我的周末时间和你面对面交谈。</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来的是白其瑞的爸爸,虽然我带了他的孩子一年半时间了,这是第一次见面,他不认识我,因为我们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未曾谋过面,孩子的妈妈陪伴的更多一些,这次选择了周末,他刚好有时间,所以第一个赶到了。常言道“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从孩子身上我感受到了踏实、认真、乐于上进的美好品质。但是没有细致的交流,真的不知道孩子现在哪里需要弥补,目标清晰、方法正确的道路肯定和“摸着石头过河”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接二连三的又来了十几位家长,其中有昨天刚刚见过面的,有我们经常在微信里交流的,也有我正想约见的,还有带着孩子前来学习的,我们换这种方式谈话,孩子感触很深。不知不觉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屋外已经漆黑一片,这个周末的下午我们相</span>谈甚欢、很有针对性。</p><p class="ql-block">我面对52个孩子,很容易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与不足。家长们只在自己的那间屋子里,看到的仅仅是自己的孩子,走出来和一部分家长交流,翻看同一间教室成长的全班孩子的作业,倾听不同家长的心声,是不是就能够很快的发现自己及孩子需要弥补的地方,以及自己的优势呢?是不是更有利于培养呢?平日工作、生活节奏确实挺快,我理解每一位家长的辛苦,書涵妈妈看着自己孩子和孩子爸爸的书信交流感动的热泪盈眶,書涵这个孩子的习惯非常好,思维特别缜密,很有想法,学习的专注力又好,昨天是周五,放学后家长们自发组织的为班级安装了柜子,有力释放了孩子的座位空间,書涵妈妈将两个孩子安顿在车上,和其他家长一起完成摆放等一系列工作,直到19:30,于是书瑜爸爸就邀请各位在场人员吃了个便饭,少有的孩子、家长一聚,大约四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放松又不失礼节的坐着,書涵偶尔玩玩也从不触碰家长的手机。这个细节我觉得很佩服,体现了孩子的极强自律性和好习惯。我就问他妈妈怎么做到的,年轻的妈妈告诉我“以前也给耍手机[捂脸]耍上段时间就情绪暴躁的不行[愉快]后来听了几次家长会,你也反复强调电子产品的危害,手机电视我全给停了[呲牙]”确实,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需要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那些细节影响着、感动着、激励着!</p><p class="ql-block">听了我们的交流,有的家长感慨道:“哎呀,教育孩子是家长自己的事,应该是家长主动请教,哪有老师这样婉转的和颜悦色的去手把手的教家长?”没关系,孔圣人有言“不耻下问”“学贵有疑”,该传承的我们一定传承。有的家长不愿意让老师严加管教,怕丢孩子面子、伤及孩子尊严,我觉得您多虑了,有过度保护的苗头。让孩子适应大环境,培养孩子抗挫能力太有必要啦!因材施教固然提倡,但是一个老师面对50多个孩子,不同于家长面对一个孩子的做法,成长就是这样“由子宫一个密闭空间来到母亲的怀抱,再渐渐的适应家庭,适应六七个年头再来到学校这个更大但很单纯、目的性明确的环境,最后走进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所以支持、帮助孩子要逐一去适应!不能过度保护。</p> <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老师是不同阶段的比较专业的导师;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家长教育呢,是全面的、更是不可缺席的!所以我总认为只有合力才能助力成功!只有家长的全力以赴才能助推孩子的进步、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个细节或多或少都是孩子成长的积淀,正是被你忽略的那些恰恰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空缺,日久天长便成了难以填平的沟壑。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做个永不缺席的好家长!</p> <p class="ql-block">回来后我赶快给儿子做晚饭,吃饭的功夫,顺便看了看我的微信,其中有一条是我们卢主席发给我的一个抖音链接,好奇心驱使我立即打开一看,哦,是我曾经的学生子铭的视频。这个孩子比较特殊,我就怀着特殊的情感认真的观看了每一条视频,聆听他的每一句心声,身残志坚的又一个霍金!</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不一样,无论怎样,都有他自己的思想和活法,这样的娃娃还特别热爱学习,家长多么用心培养,[抱拳]我还清晰记得:上小学时天天到校陪着,生怕给老师填一点麻烦,孩子上课,她在廊道读书,孩子下课她帮助孩子上个卫生间、片刻站立、舒活筋骨等等,下午带孩子走出校外去按摩理疗……直到读完初中也从未放弃过支持孩子学习:追随名家讲坛,辗转各大高校、参加高质培训……还为爱学习的子铭在学校附近开了一个规模不大的书店,让他在热爱中有自己的生活。[强]</p><p class="ql-block">我就想这个妈妈她有三个孩子,她都得照顾,她的时间和精力哪里来呢?她为什么不像当下好多家长送孩子去托管呢?责任!担当!付出才有回报?“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p> <p class="ql-block">肯定孩子的方法有很多,陪伴成长的路上故事有很多:孩子给孩子写颁奖词[强]同学之间的肯定、表扬、鼓励、欣赏,胜过老师发的那一张张奖状[玫瑰][玫瑰][玫瑰]希望我的孩子有来自多方的肯定。有适当的批评指正。成为健全的健康的孩子。总之成长的路上家长不能缺席。不要在小小的孩子的心灵里面,就认定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家长。童言无忌,童年最真,其中又一个孩子日记里这样写到“您作为父亲,您连我在几年级几班都不知道……”你的关注、你的付出、你的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回报给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