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菊妍—杭州德寿宫秋色

晓瑜

<p class="ql-block">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高宗赵构命新筑宫为“德寿”,成为他颐养天年的地方。德寿宫在南宋期间是太上皇居住行礼的场所,虽为皇宫大内的组成部分,但常区别于皇城“南内”,被称为“北内”或“北宫”。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赵昚(shen)退居德寿宫安享晚年,德寿宫改称重华宫。后因高宗吴皇后、孝宗谢皇后入住,先后易名为慈福宫、寿慈宫。咸淳四年(1268),度宗赵槎将北部改建道宫,名宗阳宫,南部废为民居。如今,这里已成为美丽的旅游胜地,在这个菊花盛开的季节,用菊花点缀古韵,美化现代生活,回顾历史,享受未来!</p> <p class="ql-block">南宋德寿宫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临安城遗址的组成部分之一。分别于2001年、2005至2006年、2010年、2017至2020年,先后四次对德寿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东宫墙(南端)、南宫墙、西宫墙(南段)及西便门,实证了德寿宫南、西、东三侧边界,并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砖砌道路、砖砌十字拼花庭院地面、台阶、石砌水池驳岸、假山基础、排水设施等各类建筑遗迹,出土遗物3000余件,其中以陶瓷器残片为主,亦有少量瓦当、滴水、脊兽、柱础、条石等建筑构件。经过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并结合文献记载,德寿宫内宫殿与园林并置,堪称我国皇家园林的典范。2019年,其入选当年浙江重要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今年杭州菊花展的分会场,每一件作品都是菊花精品!</p> <p class="ql-block">走近德寿宫,仿佛穿越回那个充满诗意的宋代。花坛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花卉盆景,其中一块圆形标志牌上写着“宋韵菊研”。这里的菊花品种繁多,有的花朵硕大,有的小巧玲珑,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每一朵菊花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绽放着属于秋天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菊花丛中,各种颜色的花朵争相斗艳。黄色的菊花如同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大地上,粉色的花朵则温柔地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些花朵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在这个季节里,德寿宫仿佛被菊花装扮成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花坛中色彩斑斓的菊花,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黄色的菊花热烈奔放,粉色的花朵温柔婉约,每一朵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些菊花不仅装点了德寿宫的秋色,更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与活力。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有粉色的大丽菊,还有黄色的小雏菊。粉色的大丽菊如同一位优雅的贵妇,静静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黄色的小雏菊则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簇拥在一起,绽放着童真的笑容。这些花朵不仅装点了德寿宫的秋色,更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一片由紫色大丽花组成的花卉背景,花朵饱满鲜艳,非常美丽。这些紫色的大丽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它们不仅为德寿宫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更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一朵盛开的大丽花,花瓣向外伸展着,如同一位热情奔放的舞者,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在这片花海中,它显得格外耀眼,吸引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粉色的菊花,花瓣卷曲着向外伸展。这朵花儿如同一位温柔的少女,静静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哎呀,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临安城遗址的石碑上,摆放了很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作为装饰。这些鲜花不仅美化了遗址,更让人感受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在这里,每一朵花都承载着一段故事,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一个大型菊花造型的艺术品,由各种颜色的花朵组成。这些花朵不仅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在这个艺术品前,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宋韵菊妍”是这次展览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每一朵菊花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每一处景色都蕴含着一份情感。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享受到现代生活的美好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女孩穿着汉服站在石阶旁欣赏花朵,她身后的台阶两侧摆放了许多鲜花。小女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她的美丽而喝彩。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她成为了德寿宫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宫殿木质结构的大门楼,屋顶覆盖着红色瓦片,檐下悬挂着红灯笼,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这座大门楼不仅是德寿宫的入口,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现代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群芳竞艳,各有千秋。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德寿宫的菊花展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每一朵菊花都如同一位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秋天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黄色的菊花,花瓣细长弯曲,颜色鲜艳明亮,非常引人注目。这朵花儿如同一位优雅的少女,亭亭玉立,静静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四周都是精致的菊花,每一朵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推开历史的沉重大门,拾起宋朝的记忆,虽然当时文化艺术发达,但是国家处于“靖康之变”之后国恨家仇动荡时期,金人不断来犯,皇帝忧心忡忡,给国家民族和人民带来了动荡不安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个就是寿康宫,后来改叫重华宫。</p> <p class="ql-block">寿康宫北侧展厅的内容是,皇帝的饮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大宴寿辰</p><p class="ql-block">宋代大宴为宫廷内礼仪性的庆典。皇帝的寿宴,是宫廷大宴的代表,更是隆重的节日盛事。宋太祖生日称为"长春节",宋太宗寿辰称"乾明节"(寿宁节)"……宋徽宗的寿辰称为"天宁节",宋高宗的寿辰称为"天申节"文献中可追溯一场高宗八十岁寿辰的宴会记载。淳熙十三年,孝宗皇帝升辇至德寿宫,君臣帽戴花,行酒祝寿。殿外分设置大次、小次等休息区域,殿内寿宴陈设宴桌,备酒区与备茶区分设御座两侧。殿上器具用金,其余用银。</p> <p class="ql-block">楼下展厅的内容是寿康宫遗址和宋朝记事。</p> <p class="ql-block">从靖康二年(1127)高宗即位,至祥兴二年(1279)崖山绝唱,南宋享国祚153年。南宋一朝,农业和手工业快速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文化上,程朱理学最终形成,文学、史学、绘画、书法等也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借由海上丝绸之路,宋代文化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高峰向外输出,开辟了古代中国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南宋不仅对中国境内同时代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周边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背海立国</p><p class="ql-block">"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王朝的谢幕。靖康二年(1127)五月初一日,宋高宗赵构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南宋据淮河以南,背海立国,与金、蒙古对峙长达一个半世纪。此间涌现了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将士及文人士大夫,他们发出的清音绝响至今仍振聋发聩。</p> <p class="ql-block">宋金对峙</p><p class="ql-block">绍兴十二年(1142),绍兴和议约定了宋金以淮水一大散关为界,双方进入阶段性和平,山河形势较为稳固。后虽有金海陵王南侵,孝宗、宁宗北伐等战争,并未改变整个战略形势,最终双方势力仍维持在绍兴和议的范围内。在战与和的过程中,南宋先进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持续输出,推动了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及发展。</p> <p class="ql-block">(南)宋金对峙时期重大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陆游,著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125-1210年)</span></p><p class="ql-block">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p><p class="ql-block">"六十年间万首诗",从少年时"少年壮气吞残虏"的壮志凌云,到"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的意气风发,再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北伐梦空,爱国贯穿了陆游的生命和文学作品。因陆游始终坚持抗金的主张,屡次被起用罢黜,在仕途上深受打击和排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绝唱,是他的临终嘱笔,更是诗人的抱负、人格和强烈的爱国激情的缩影,孤忠悲壮,可歌可泣。</p> <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精忠报国者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p> <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为巩固政权,高宗一度重用岳飞、宗泽、李纲等抗金将领,据相关文献记载,高宗曾下"听飞号令,如朕亲行"的御札。绍兴七年(1137)四月,他连发"起复诏",召回在庐山为母亲守孝的岳飞主持抗金战事。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走上前台。绍兴十年(1140)夏秋间,正当岳家军北伐气势如虹之时,高宗却命岳飞班师,为议和腾出空间。第二年的除夕夜,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双方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p> <p class="ql-block">南宋诗人李清照(1084-1155年)</p><p class="ql-block">多少事,欲说还休</p><p class="ql-block">高宗南渡的背后,是更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李清照也裹挟其中,昔日的闺阁才媛沦为流民。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病逝让两个人的颠沛变成了一个人的流离。绍兴二年(1132)李清照到达杭州,这年她四十九岁。国家板荡让李清照的词风从"却把青梅嗅"的俏皮洒脱转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沉郁悲怆。李清照的后半生"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事之怀"逆风而行立于杭州的秋风黄花中。</p> <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宋朝的英雄们都已经随着他们的信仰一同献身了,包括岳飞、文天祥等都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人物的精神丰碑。而宋代的帝王将相也已经活在历史中,功过是非任人评说!我们做的只有借鉴历史,活在当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