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爸爸周志儒(家族名:周祖德)生于1930年2月22日(农历)卒于2014年11月17日。爸爸很小就离开家,在谷城城关内一彭姓人家里当学徒。中原野战军解放襄阳时,(1948年5月)爸爸参加了中原野战军,在六纵队当卫生员,襄阳解放后于1949年在35师104团先后任卫生员、调剂员、助理军医,接着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朝鲜战争爆发,爸爸和二爹(周祖益)随部队入朝参战(他临终前两天躺在病床上己有幻觉时,昼眠夜闹😌我安抚他白天不睡唱歌好吗?他张口就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爸爸在朝鲜战场上因右腿受伤回国治疗(弹片留在老爸身上伴他终身),伤痊愈后带着残疾军人证转业到了谷城县卫生院防疫股、总务股任股长等职;在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工作结束后,1958年调到谷城县卫生科任副科长;文化大革命前调任谷城紫金区任(林业)副区长,“文革”运动中被打成“走资派”遭批斗,有次在紫金潭河边批斗他时,我躲在紫金潭后面的大石头上看见一个叫张白毛的人认为老爸弯腰没有90度,就叫人抬了块大石板压在老爸背上,从那以后我就记恨上了张白毛这个货😌但只到我离开谷城县也没找到这个祸害(据说他在那个公路段上)☹️运动后期(1970年-72年)在谷城县水利会战指挥部当采购员;1972到75年8月被任命谷城县五山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9月调任北河公社革委会副主任;1981年又调谷城县房产管理公司任书记兼经理直到离休。爸爸在我心中是位善良耿直,遇事不会拐弯的俏老头(一辈子穿衣戴帽都很讲究)👍工作上对党忠诚,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从不说一套做一套,奉公守法廉洁[记得我们住外贸局大院时,爸爸调北河公社分管乡镇企业,有个老板给我家里送了十斤黑芝麻油放下就走了(当时老妈在院子里水池边洗衣服)没追上送油人,老爸回家知道后就怪妈妈不该收;第二天立即送还];还有老家亲戚(二爹家)们想让爸爸给他们子女照顾安排工作,都被爸妈拒绝等此类事。为此,这些亲戚对我们家一直是敬而远之😉但爸爸不管这些,还是经常回老家和他的堂弟们聚聚,特别是离休后更是去的勤,并且把他和妈妈的“终身”房子也安排在共升6队的山上,这也许就是亲人的血脉相亲吧。</p> <p class="ql-block">西南军区35师颁发给爷爷的《军人家属优待证》↓</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受伤后回国治疗↓</p> <p class="ql-block">爸妈的结婚证是这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恩爱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妈妈占应华生1934年1月30日至2011年3月1日,她有兄妹4人:一个舅舅占应海(七个孩子四儿三女),两个姨妈,妈妈老四。妈妈是土地革命时期(1951年5月-1952年2月)参加革命的土改干部👍老妈在我心中是位:严厉、善良,聪明、肯学、能歌多才还有点刁(我悄悄戏称她“刁民”)的漂亮妈妈😂妈妈生下我因工作和身体原因,请五福街的一张姓奶妈将我奶到一岁多后,就送到了在格垒咀(共升七队乡下)行医的爷爷身边(长到七岁),所以,小时候母亲严厉的管教我们时,我都认为妈妈根本不爱我,特别是在穿衣服方面我是穿姐姐的旧衣服(其实那时候为了节约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我认为妈妈只喜欢长的漂亮的姐姐🤭所以我和母亲的感情是疏离的。小时候的我总是想办法离她远一点,盼自己快点长大离开她。因此,在不到16岁就下乡当“知青”时我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兴奋😂但是妈妈的严、爱对我的熏淘,在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是血脉的传承)👍特别是大弟弟因公去逝(1978年6月)、奶奶70岁去逝(1979年)后,无意中听到保姆王妈妈和妈妈的谈话后,我更体会到妈妈为撑起这个家,内外兼顾,左右“逢缘”的不容易。妈妈勤俭持家一辈子,在吃穿用上总是以爸爸优先,再是儿女。我记得在我婚前妈妈都没一件纯属于自己的毛衣,每每都是爸爸穿旧了的衣裤,她才改改自己穿。只到我们儿女都工作成家后,给她买些衣服(平时也舍不得穿)她才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新装。妈妈在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后1952年-1955年12月就调到谷城县医院工作;1956年-1964年在药材公司工作;1964年-1966年10月在县五金公司工作;1966年10月-1972年底先后在紫金区供销社、紫金亚子口镇供销社、紫金神亚镇供销社工作;1972年底调谷城县纺织品公司工作;1976年6月调到谷城县外贸局工作直到退休。我们那时候的家也就随着母亲的工作到处流动🤭为了给我们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记得在我上小学五六年级时,爸妈在谷城县医院旁边租了一位回民马奶奶家的一间半坡水的房子,从此让我们姐弟四人过起了独立的生活。姐姐管生活费并记帐,我与姐姐轮流做饭做家务照护弟弟们。后来姐姐去石花上高中了,我们就回到爷爷家的格垒咀家住,每天往返十几地在学校与爷爷家奔走。因要上学,我还寄住过姑奶奶家,因怕不喜欢陶四孃🤭就又转住表哥何宝成家及学校张老师家。总之,那时的我们虽有爸妈,但他们因工作居无定所,我们也只能四处漂荡。后来爸爸调北河公社后,我们又举家入住到了北河公社院内,无奈之下爸爸妈妈经过三思才在过山口上坡的山坡下边盖了四间半房子,1978年大弟因公去逝、1979年奶奶因病去逝,加上妈妈在外贸局工作稳定下来,就以八千元卖掉了那几间自建房。再后来爸爸工作调到了县房产局,我们才算有了一个稳定的住房环境(在住房改革前后,在房产局也搬家两次,只到住房改革政策执行后,爸爸妈妈才算拥有了真正的稳定的家)😌🤭</p> <p class="ql-block">小弟与“占大辫”(人们是这样叫她的)妈妈↓</p> <p class="ql-block">楼梯式的姐弟4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外婆↓</p> <p class="ql-block">送军弟参军纪念↓</p> <p class="ql-block">周越送周军入伍时的留念照↓</p> <p class="ql-block">剩下我们姐弟三啦😭</p> <p class="ql-block">爸妈就剩下了我们三姐弟↓</p> <p class="ql-block">家中增添了新生力量👏👏姥爷姥姥的第一个猴孙宝贝儿——媛媛(1980年12月)↓</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复建后陪老爸参观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银杏树后面的山脚下就是我家在过山口自建房的原址(现在改建成过山法庭)↓</p> <p class="ql-block">首次住上了房产公司中码头房产家属楼三楼↓</p> <p class="ql-block">和老妈在房产公司中码头三楼宿舍↓</p> <p class="ql-block">家中又添一鼠孙妞妞——周氏接班人——接(1984年11月)</p> <p class="ql-block">入住了房产公司第二家属院↓</p> <p class="ql-block">姥爷喜抱第三枚虎孙妞妞——小彬(1986年10月)↓</p> <p class="ql-block">金婚风雨情↓</p> <p class="ql-block">2014年国庆节带着小高兴回谷城去看望住院的太姥爷,看看太姥爷手背上打针留下的大片淤血😢(这套房子才是爸妈真正稳定的窝)↓</p> <p class="ql-block">暮年的爸爸↓</p> <p class="ql-block">暮年的妈妈↓</p> <p class="ql-block">我和爷爷唯一的一张照片😌</p><p class="ql-block">爷爷周明哲(1970年73岁去逝)他在当地是一位很有名望且和蔼可亲,整天笑喜喜的老中医😂他膝下有一双儿女,就是我姑姑和爸爸周志儒(族谱名:周祖德。听爷爷说,周氏家族在湖北谷城县城关镇的宗支属于记师贊公支后,字辈为:正大光明 祖德永长 克道家昌 治国安邦)。爷爷家兄弟4人中我见过二爷爷家的二奶奶及其一双儿女三爹、三妈(健在)及其孙辈;三爷爷家的一双儿女二爹二妈及其孙辈;没见过四爷爷但见过其四个女儿中的三个,健在的我小姑姑周祖琴是我儿时的玩伴)</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姑姑嫁的也是一位中医世家,她在我刚出生不久就丟下她唯一的儿子(何宝成表哥)驾鹤西去了😭宝成表哥长的像极了我老爸👍他们舅甥俩相差八岁,俗话说:外甥多象舅一点不假👍他们在世时常有人把何宝成认成周志儒🤭他俩性格是同类型,且感情较深👍因此老爸成仙时没敢告诉多病的表哥直到老爸仙鹤后的第八年过一天,表哥也驾鹤寻其舅舅去了;我的亲奶奶(姓张)“走”的早,爷爷捡了一位从房县马良逃婚出来的云道先女士做了姑姑和爸爸的后妈。</p><p class="ql-block">爷爷带着云奶奶在格垒咀行医;云奶奶也就落户到谷城北河共升七队务农。</p><p class="ql-block">我一至七岁前是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我现在的品行大多是受了爷爷的薰陶🤭爷爷应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哟😊</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半语外婆👍每年在秋天都要来家帮我们拆洗缝补棉衣棉裤及袜子、棉鞋所以我们姐弟都很幸福哈↓</p> <p class="ql-block">66年妈妈调往紫金和爸爸团聚去。这是五金公司的管、郑等阿姨为妈妈送行留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经常要填这种表格(这也是我们成人后唯一一次全体都有的表格)↓</p> <p class="ql-block">这是爸爸当年参加社会主义工作队的表格↓(封面)</p> <p class="ql-block">表2↓</p> <p class="ql-block">表3↓</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表格↓</p><p class="ql-block">第一页</p> <p class="ql-block">第二页↓</p> <p class="ql-block">爸爸捐给政府的土地证↓</p> <p class="ql-block">我爷爷奶奶在格垒咀的房子原来都跟这一样,是用山石板垒的墙↓</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老爸一心呵护的暮年的表哥何宝成↓</p> <p class="ql-block">在表哥何宝成家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谷城县地图↓</p> <p class="ql-block">老爸选定的大女婿👍老妈亲挑的二女婿😛小弟自选的合心伴侣😅请二老放心:三个小家都各自安好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