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诠释世界,竭力让一切事物契合自身的理解水平。殊不知,人生之路各有不同,又何必闻风而动。重要的是内心的认同和默契。近日,读冯骥才的小说集《神鞭 炮打双灯》,尤对其中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部作品感触良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篇幅不长,却以其独特的视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通过讲述一对身高差异悬殊的夫妻在生活中的种种遭遇,揭示了社会对于“不般配”的偏见以及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一面。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居高临下去非议自己未曾了解的事物,而只有察觉到对方处于劣势时才会施予廉价的友好。外界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对这对夫妻的结合充满了质疑、讥笑和无端的揣测,甚至在他们身处困境时还落井下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起初觉得他们的结合“不般配”,而后便拼命挖掘他们结合的缘由。得知丈夫是单位的总工程师,薪资颇高,妻子只是一名化验员,工资较低,就自认为找到了“不般配”的合理依据,并理所当然地对他们嗤之以鼻。直至丈夫蒙冤入狱,妻子独自坚守,外界的非议才渐渐平息,转为友善的态度。我极其厌恶这种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篇小说给我带来的最大感触,其实不是这种令人厌恶的习惯,而是他们夫妻的相处之道。有一个画面非常感人。丈夫从狱中回来时,“两人互相看了一会儿,赶紧掉过头去,高女人扭身跑进屋去,半天没出来,他便蹲在地上拾起斧头劈木材,只把两大块木块都劈成细木条。”没有多余的话,所有的一切欣喜、委屈、心疼、关切……全都蕴含在这一眼之中,没有言语,但已心领神会!仅仅一个画面,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坚韧,将夫妻间的理解与牵挂书写得酣畅尽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于婚姻、社会和人性的认知。在这个充斥着偏见与刻板印象的世界里,我们理应学会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珍视每一份真挚的感情,在心中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就像那座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虽然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蓝天白云,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感觉。这不仅是对《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致敬,也是对我们内心深处那份纯真与美好的呼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