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万早产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7%-10%,是世界上早产儿人数第二多的国家。<div><br>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大家更多关注早产儿问题,对早产儿出生率持续走高带来的全球性挑战加以重视,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早到的天使”。</div> <div>认识早产儿:</div>早产儿指的是所有妊娠不足37周分娩出来的新生儿,体重大多相对较轻,一般在500-2499克之间。由于宫内生长时间不足导致低体重,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生存能力较低下,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div><br></div><div>随着社会发展及生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早产儿能够存活下来,但由于过早地离开母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存能力较低,这些“早到的天使”将不断面临成长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同时也给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br></div> <div>早产儿的危害:</div>①低危早产儿: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000克,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div><br><div>②高危早产儿: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异常情况的早产儿。</div><div><br></div><div>早产对胎儿的危害极大,由于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早产儿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常常会发生呼吸窘迫、窒息、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异常,还可能遗留脑发育不全、脑瘫、认知功能障碍等。因此,广大孕妈妈们一定要定期做产前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愉悦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劳累和熬夜。</div></div> <div>早产儿的护理:</div>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差,应给予其特殊的护理。在早产儿的照护中,母亲、新生儿和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div><br><div>如何改善早产儿的预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这是每一个早产儿家庭的必修课。日常家庭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div><div><br></div><div>①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div><div><br><div>②给宝宝穿的衣服要干净清洁,尽量给宝宝穿纯棉、宽松、易穿脱的衣服,做到勤洗勤换;</div><div><br></div><div>③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和检查宝宝,尽量让宝宝多休息。</div></div></div> <div>早产儿的喂养:</div>母乳喂养是早产儿最推荐的营养支持方式,鼓励母亲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div><br>母乳喂养的关键推荐要点:</div><div>①早接触、早吸吮,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div><div><br><div>②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div><div><br></div><div>③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div><div><br></div><div>④母乳喂养并非无菌喂养,婴儿吸吮乳头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div><div><br></div><div>⑤愉悦心情、来自亲人的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div><div><br></div><div>⑥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两侧乳房交替喂养,尽可能不用奶瓶;</div><div><br></div><div>⑦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辅食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div></div> 对于早产儿来说,需要在2岁之内实现追赶生长,对于宫内生长迟缓的小于胎龄儿,即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同性别的早产儿,以及追赶生长速度不佳的早产儿,需要强化喂养,即在母乳中增加母乳强化剂,从而增加母乳的能量密度,满足追赶生长的能量需要。关注早产儿,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爱延续,让这些“早到的天使”有爱,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