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开启此行重点!</p><p class="ql-block"> 先看看官宣资料:</p><p class="ql-block"> 神秘的古埃及将在上海向观众揭开面纱。此次展览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上海博物馆自1952年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特别展览,将于2024年7月19日至2025年8月17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共同举办“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展期将超过一年。</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此次展览囊括787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文物,包括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和雕像等。据悉,此次展览超95%以上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p><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是中国博物馆机构与埃及政府在古代文明展览领域首度直接合作正式开始。届时上海博物馆将在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中,通过展览叙事、文物陈列和数字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p><p class="ql-block"> 怎么样?是不是很激动人心?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文案鼓动下于今年夏就迫不及待预定下了,终于在初冬时节付诸行动啦!</p> <p class="ql-block"> 虽不是节假日,但人还是真多啊!简直就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p> <p class="ql-block"> 阿蒙神头像。石灰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头像的平顶冠及两侧残存的双羽饰表明它来自一尊阿蒙神像。阿蒙起初是底比斯的地方神,其名字在埃及语中的含义为“隐藏”或“不可见”。从中王国时期开始,他的地位迅速上升。到了新王国时期,阿蒙成为整个国家的至高神,甚至被称为“众神之王”,埃及人为他修建了数不胜数的神庙。</p><p class="ql-block"> 阿蒙通常表现为戴着王冠的男性形象,王冠上插着两根长长的羽毛,他也会以公羊头人身的形象出现,狮子、巨蛇和埃及象时常被作为阿蒙的象征物。</p> <p class="ql-block"> 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王名的塞赫迈特坐像。红花岗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卡纳克的穆特神庙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第18王朝的法老<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蒙荷太普三世为塞赫迈特建造了大量神像,学者认为这是为了安抚女神,平息她的怒火,同时召唤她作为保护神的积极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雕像出土于卡纳克穆特神庙的第一庭院。女神左手持象征生命的安卡符号,头顶的太阳圆盘和圣蛇徽标则象征其神性和危险性。座椅侧面刻有代表北方纸莎草和代表南方的睡莲,二者之间是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的心肺符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左侧铭文:善神,仪式之主,涅布玛特拉,被畏惧之主塞赫迈特所爱,赋予永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右侧铭文:拉神之子,阿蒙荷太普,底比斯的统治者,被畏惧之主塞赫迈特所爱,赋予永生。</span></p> <p class="ql-block"> 泰伊王后站像。花岗闪长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泰伊是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妻子,是埃赫纳吞的母亲,图坦卡蒙的祖母。她出生于上埃及的非王室家庭,这在以母系血缘决定王位继承(即以迎娶嫡公主为先决条件)的古埃及是非常罕见的。泰伊王后在国王心中有着重要地位,二人的名字和形象几乎一起出现在当时所有的纪念碑上,她也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活跃于帝国的外交事务中,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赫纳吞统治早期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王后雕像身着贴身长袍,头戴假发,手持蝇拂。蝇拂通常由羽毛、象牙等精细材料制成,兼具实用功能和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权威、声望以及神的眷顾。挥舞蝇拂的动作象征着统治者在天地两界维持秩序和掌控的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 埃赫那吞像。</p><p class="ql-block"> 据说,埃赫那吞提倡真实、自由、博爱平等,尊重爱护纳芙蒂蒂,两人感情很好,幸福恩爱,在壁画中也有展现。</p> <p class="ql-block"> 纳芙蒂蒂头像。石英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件雕像最初被记录为“第18王朝末期一位英俊国王的头像”,后来被确实属于纳芙蒂蒂王后,可能曾是一座组合雕像的头部。</p><p class="ql-block"> 纳芙蒂蒂是埃赫那吞的王后,也是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的继母。雕像刻画了她的优雅容貌,细节写实,线条柔美,</p><p class="ql-block"> 纳芙蒂蒂和法老埃赫纳吞共同统治埃及,她不仅作为王后,更是作为与法老对等的统治者,共同摄政。在新都城阿玛尔纳,她与夫君平起平坐,甚至在壁画中显示她与夫君各自驾战车并驾齐驱,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图中这尊纳芙蒂蒂最著名的半身像(导游展示的图片),收藏于柏林新博物馆,是柏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span></p><p class="ql-block"> 传说纳芙蒂蒂拥有令人惊艳的绝世美貌,并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纳芙蒂蒂这个名字,就是“迎面而来的美人”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像完美展现了纳芙蒂蒂修长的脖颈、精致的五官、优雅的弓型眉毛、高颧骨、细长鼻子,以及红唇上富有活力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 在埃赫那吞的时代,阿蒙神祭司集团的财富和权力日益强大,已经开始影响到法老的王权。</p><p class="ql-block"> 为了削弱阿蒙神祭司的影响力,纳芙蒂蒂和埃赫纳吞一起推动了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宗教改革。他们摒弃了传统的多神教,转而尊崇太阳神阿吞(Aten),并把都城从底比斯迁到了阿玛尔纳(Amarna)。</p><p class="ql-block"> 阿吞神和其他古埃及众神不太一样,他没有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发光的太阳圆盘。他的前端有很多条手臂光线,手臂光线末端还握着代表生命的安卡护身符。</p> <p class="ql-block"> 9岁继位的图坦卡蒙是埃及的一位年轻法老,他的雕像被策展人称为非常性感,他是一个少年,很雄壮又有那种稚嫩的感觉。在他的这个雕像上虽然脸有所残缺,但是它像一个真人一样栩栩如生,他的胸肌和腹肌凸显,两只眼睛不完全对称,展现了从神性到人性的变化。尽管有人认为他无所作为,但实际上他在短暂的统治期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重新建立了埃及的秩序。</p><p class="ql-block"> 图坦卡蒙9岁继位,19岁暴亡,著名的金面具和金棺都是来自他的墓葬,所以他又被称作是“黄金法老”。</p> <p class="ql-block"> 黄金花冠,带有塞提二世和塔沃瑟瑞特王后的王名。第19王朝(公元前1295年——前1069年),帝王谷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塞提二世十是第19王朝的第5位国王(公元前1199——前1197年),他的王后是塔沃瑟瑞特,在继承人西普塔夭折后,塔沃瑟瑞特王后效仿三百年前的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登基称王并拥有了法老的头衔。</p><p class="ql-block"> 这件花冠由一个金圈和16朵玫瑰花饰组成,花瓣上刻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提二世和塔沃瑟瑞特王后的名字,可能是二人所生的一位小公主的随葬品。</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拉美西斯二世和两女神像。红花岗岩,第19王朝(公元前1295年——前1069年),科普托斯神庙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件雕像原本属于中王国国王辛怒塞尔特一世,后被拉美西斯二世挪用。拉美西斯二世右侧为伊西斯,左侧为哈托尔,国王头戴尼美斯头巾,女神们则头戴三分式假发,雕像背面和王座侧面均刻有拉美西斯二世和两位女神的名字和头衔。</p><p class="ql-block">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他与赫梯帝国达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和平条约——卡叠什条约。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期修建了大量纪念建筑,同时也将多位前任国王的纪念物挪为己用,这座雕像于1895年被纳入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中。</p> <p class="ql-block"> 串珠项圈。费昂斯,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该项圈出土于阿玛尔纳的王宫附近,可能属于埃赫那吞(阿蒙霍特普四世,图坦卡蒙父亲)的某位女眷。它由七排制成莲花花瓣形状的费昂斯(源自意大利语,是“原始玻璃”的统称)串珠整齐排列组成,串珠为明快的红、黄、蓝、绿、紫等颜色,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珠宝匠人对自然世界的细心观察,还象征着莲花源源不断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图特摩斯三世坐像。石灰岩,新国王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索哈杰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雕像呈现奥赛里斯式坐姿,双手抱于胸前,握持连杆和权杖,两腿并坐,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冠,背后有支撑物,椅子两侧展示了上下埃及统一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图特摩斯三世是18王朝的法老,在其继位初期其母哈特谢普苏特摄政并很快掌权,女王去世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特摩斯三世开始了一系列军事征服行动,在亚洲的土地上奠定了政治基础。外国统治者们开始以埃及附庸的身份管理他们的领土,他们缴纳贡品,并将儿子作为人质送往埃及进行宫廷教育,这也使他们的文化观念日益埃及化。</span></p> <p class="ql-block"> 项链。红玉髓,第12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红玉髓是埃及本土一种常见的半宝石,它因其色泽而象征鲜血与生命,并和太阳神的力量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哈特谢普苏特跪像。红花岗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代尔.巴哈里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哈特谢普苏特是新王国第18王朝的传奇女王,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初期摄政,而后以上下埃及之王的身份统治埃及,为埃及带来了二十年的和平与繁荣,由于古埃及的王位继承传统是父子相继,所以在掌权过程中,哈特谢普苏特的雕像葱传统女性形象逐渐转变为男性。图特摩斯三世在女王去世后统治埃及,并在执政后期系统性地抹出女王的 痕迹,这种“除忆”行为可能旨在巩固统治和警示后世。</p> <p class="ql-block">卡埃姆赫塞特及妻儿彩绘雕像。</p> <p class="ql-block"> 彩绘太阳船模型。木、颜料,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太阳船与拉神密不可分,神话中,太阳神拉在白天驾太阳船航行于天空,照亮人间;晚上,则进入冥界,击败混沌之蛇阿佩普,照亮冥界。太阳船模型通常作为随葬品放在国王和贵族墓中,以帮助死者穿过冥界,到达永恒的神之领域。</p> <p class="ql-block"> 仆人烤面包与酿酒像。</p><p class="ql-block">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面包,它的形状是三角形的。</p> <p class="ql-block">仆人磨谷与酿啤酒像。</p> <p class="ql-block"> 军队指挥官像。石灰岩,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马特鲁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座雕像的主人名叫马达,是古王国时期的军队指挥官,他头戴假发,面部五官刻画较为扁平,肩膀宽厚有力,双手是握拳状垂于身体两侧,表现出典型的古王国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 古王国时期的雕像端庄古朴,人物往往采取站立或端坐的姿势,神态肃穆,服饰与其身份相符。国王的形象往往高大伟岸,身体健硕,目光坚定,这种形象自然而然也被官员和贵族们竞相模仿。健康强壮的形象,也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于永恒来世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伊蒙赫太普铜坐像。青铜、金、银,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伊蒙赫太普是第3王朝时国王乔赛尔的宰相,也是萨卡拉梯形金字塔的设计者。由于开创性地发明了金字塔这种纪念性的建筑,伊蒙赫太普逐渐被神化为智慧与学识的化身,这种变化很可能始于后期埃及。他也被尊奉为书写和医药之神,希腊人将其等同于自己的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者为普塔站像。</p> <p class="ql-block"> 描绘雕像制作过程的浮雕。石灰岩,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索哈末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左:圣蛇浮雕板,</p><p class="ql-block">中:双鹰浮雕板,</p><p class="ql-block">右:牛浮雕板。</p> <p class="ql-block">左:人像浮雕板,</p><p class="ql-block">中:人像浮雕板,</p><p class="ql-block">右:左手形象浮雕板。</p> <p class="ql-block"> 国王头像草图石片。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绘有阿蒙和拉美西斯四世形象及铭文的石片。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绘有祭司形象的石片。</p> <p class="ql-block">葡萄酒酿造过程图。</p> <p class="ql-block">葡萄酒的酿制真是用脚踩的耶!!</p> <p class="ql-block">捕鱼、鸭图。</p> <p class="ql-block"> 用于开口仪式的石板。方解石、石灰石膏(石灰华),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蜣形骨印。</p> <p class="ql-block"> 高级书吏霍尔-马赫贾的方雕。花岗岩,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马特鲁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阿赫孔苏之子霍尔的方雕。杂砂岩,第25王朝(公元前747-前656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假门。石灰岩,第5至6王朝(公元前2494-前2181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假门是古埃及墓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通常雕刻或描绘在墓室或神庙的墙壁上,形似门但并不真正开启。假门在古埃及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阴阳两界的交界点,死者可以通过它来往于墓里和来世,获取生者的祭品。</p> <p class="ql-block"> 凯伊彩绘石碑。石灰岩、颜料,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阿拜多斯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许多中王国时期的石碑是多人共用的,不仅包括石碑主人自己,也包含其亲朋好友。这件绘有近三十人的供奉石碑正是属于此类。石碑的画面分为四层,墓主夫妻的形象位于最上层,男主人凯伊坐于供桌旁的椅子上,他的妻子跪坐在供桌另一侧,与他一样作出嗅闻莲花的动作,身旁是他们的子女。第二层是凯伊的父母,以及他们所生的子女和孙辈。最后两层则刻画了凯伊的同僚们,人物的大小和精致程度与其身份地位直接相关。</p> <p class="ql-block"> 狒狒形图特像。图特是古埃及掌管月亮、医学和智慧的神,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形象,一为朱鹭,一为狒狒。图特被认为是众神的书吏,负责记录账目和各类文书,还被视作神庙里“生命之屋”的主人,管理重要的藏书和档案。图特还掌握强大的魔法和秘传的知识,在古埃及的神话里常常扮演调解者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书吏坐像。</p> <p class="ql-block"> 双蛇狮鹫饰板。石灰岩,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332-公元3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岩板上刻有两条巨蛇和一只狮鹫。两条巨蛇可能是上下埃及的守护女神奈赫贝特和瓦杰特,都与王权相关。狮鹫是神话生物,有狮子的身体与鹫的头颅和翅膀,是古代中东和地中海地区最受欢迎的装饰图案之一。在古埃及,狮鹫往往与王权之神荷鲁斯相联系,因此浮雕可能代表上下埃及的守护女神对国王的守护。</p> <p class="ql-block"> 阿努比斯坐像。青铜,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阿努比斯是古埃及最古老也最重要的丧葬神之一,在木乃伊开口仪式和末日审判中扮演重要角色。对阿努比斯神的崇拜在中王国时期被吸纳进奥赛里斯崇拜体系:奥赛里斯被认为是阿努比斯之父,阿努比斯则将其尸体制成木乃伊,二者通过血缘关系的建构以及阿努比斯的防腐职能建立联系。</p> <p class="ql-block"> 尼弗特姆站像。青铜、玻璃,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尼弗特姆是香气之神和疗愈之神,诞生于原初之水中浮现的莲花里。起初他可能是创世神阿图姆的一个化身,在每天日出时出生,在白天长大成熟,又在日落时进入死亡世界。他因孤独而落泪,其泪水创造了人类。</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面具</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面具</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面具</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面具</p> <p class="ql-block"> 金字塔形碑。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金字塔锥最初是金字塔的塔尖石或方尖碑的顶石,于神话中的原始山丘“奔奔石”相关,属于王室纪念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王国时期,国王们陵寝隐藏进底比斯西岸的群山之中(即帝王谷),以自然起伏的山丘作为陵墓在地表上的“金字塔”纪念碑。金字塔锥则经历自上而下的变化,成为非王室的私人墓葬三层结构中的地上部分,也被一些学者称作金字塔型碑。</p> <p class="ql-block"> 带翼圣甲虫。</p><p class="ql-block"> 圣甲虫护身符通常为一只蜣螂的形状,有时带有展开的双翼。《亡灵书》中曾写到用黄金雕刻成圣甲虫护身符,辅之以圣油,可用于死者的开口仪式,确保死者的心在冥世审判的称心仪式中保持缄默,避免说出对死者不利的证词。</p> <p class="ql-block"> 04塞尼特象棋。</p><p class="ql-block"> 05特殊形状的骰子。骨,拜占庭时期(公元395-647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06骰子。木,拜占庭时期(公元395-647年),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牛犊卧像。粘和材料、木、石膏、亚麻布,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1962年由埃及保险协会于拉迪姆发掘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彩绘阿努比斯木雕。木,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p><p class="ql-block"> 阿努比斯是古埃及最古老的丧葬神之一,其形象源自于游荡于墓地附近、食腐的犬科动物,古埃及人将其神圣化,把破坏的力量转化为保护的力量,因此阿努比斯也被尊称为“圣地之主”“防腐者”“圣山上的神”。考古学家在萨卡拉北部发现了祭祀阿努比斯的遗址,2015年,这一遗址曾出土八百万具犬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 鹰神木雕。木,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p><p class="ql-block"> 鸟类在古埃及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与鸟类相关符号至少有四十多个。鹰隼是最受古埃及人崇拜的鸟类之一,被视为宇宙力量的化身,日月是其双眼,星辰是其羽毛上的斑点。因此从早王朝开始,鹰隼就象征着王权和统治力量。鹰隼在宗教和文化中也有重要地位,古埃及人认为鹰隼代表着神圣的力量、权威,是灵魂的载体,象征着速度、敏捷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制鹰头人形棺模型。</p> <p class="ql-block"> 猫坐像。木,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p><p class="ql-block"> 根据古典作家希罗多德记载,巴斯泰特神庙宏大壮观,周围有女神的圣湖围绕,而信徒会在节庆期间宴饮奏乐,乘游船在尼罗河上狂欢,还会在神庙里向巴斯泰特女神供奉小雕像和猫木乃伊,以期获得庇佑。这种崇拜在托勒密时期达到顶峰。</p> <p class="ql-block"> 彩绘木制金字塔锥。木、颜料,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p><p class="ql-block"> 金字塔锥以红、绿、白相间的横纹作装饰,四面各绘有一位木乃伊形态的神,分别是塞赫迈特、阿努比斯、拉神和阿蒙神,一旁附有标注其身份的铭文。</p> <p class="ql-block">03油灯。</p><p class="ql-block">04塞普路斯式陶瓶。</p> <p class="ql-block"> 彩绘人形棺。木、颜料,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p><p class="ql-block"> 人形棺是中王国晚期以来最为常见的棺椁形制,这件萨卡拉地区新近出土的“绿脸”棺即其中之一。死者脸部呈现的绿色象征着传说中死而复活的奥赛里斯,同时也代表泛滥的尼罗河,是将神话元素以具像化的方式予以展现。除了绿色皮肤与假胡须以外,死者还佩戴了尼美斯头巾赫宽项圈,均是有意将其刻画为奥赛里斯神,象征其死后成神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 萨布提佣。费昂斯,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p> <p class="ql-block"> 观展完毕,稍有些许失望,比之前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竟然还说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不过对于没看过古埃及展的人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p><p class="ql-block"> 观展时间:2024-11-15,周五</p><p class="ql-block"> 天气:小雨</p><p class="ql-block"> 同行人数:6人</p><p class="ql-block"> 门票:148元/人</p><p class="ql-block"> 地点:上海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