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年的11月14日也是联合国糖尿病日</p><p class="ql-block">所谓“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p><p class="ql-block">国际上通用的糖尿病分类标准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1999年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p><p class="ql-block">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p><p class="ql-block">(1)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p><p class="ql-block">(2)2型糖尿病:由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为2型糖尿病,约占95%以上。</p><p class="ql-block">(3)特殊类型糖尿病:已知胰岛B细胞功能基因缺陷或明确病因者,如某些内分泌疾病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综合征。</p><p class="ql-block">(4)妊娠糖尿病: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糖尿病亚型正在逐步被发现,如混合型糖尿病、暴发性1型糖尿病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我们该注意点什么呢?</p><p class="ql-block">1、血糖控制达标</p><p class="ql-block">选择适合的血糖仪,掌握正确的末稍血糖测量方法,进行自我血糖并做好记录。</p><p class="ql-block">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血糖控制目标,基于血糖监测结果,相应调整降糖方案,必要时咨询内分泌医师。</p><p class="ql-block">2、防潜在并发症发生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等。</p><p class="ql-block">3、日常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无须过度严格禁食含蔗糖食物、水果等,每餐应包括适量的糖,但糖、软饮和果汁不要过量。</p><p class="ql-block">蛋白摄入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鱼类、肉类、牛奶等,推荐每周吃鱼2~4次</p><p class="ql-block">限制饮酒,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以减少血糖的风险,避免空腹饮酒</p><p class="ql-block">鼓励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锻炼</p><p class="ql-block">4、心理护理:高龄老年人往往多病共存,病情复杂,心理承受能力差,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效疏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