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援疆教师的申请和苏老师工作站的关心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10月克</span>州教研中心和克州教师发展中心认定了一批学科工作坊。工作坊是以援疆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并以此带动受援学校骨干教师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学科工作坊授牌仪式在克州二中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 宿迁第三批"组团式"援疆支教团的赵兴、李宝国、刘东洋、陈敏、邱维侠、王长梅等几位数学老师自愿申请参加数学工作坊,成为工作坊的核心成员。11月12日,工作坊在坊主徐维军的主持下正式开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沿观点引领坊员思考</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活动以工作坊成员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学习的内容为光明教育家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提高教学之间的绝好方式:让"教"成为更好的"学"》。要求每位坊员学习后,写出个人学习感悟,促进思考。以下是坊员的学习感悟,集此让坊员共同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提高教学质量绝好的方式:让“教”成为更好的“学”》学习体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兴</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拜读了“提高教学质量绝好的方式:让教成为更好的学”一文,体会颇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p><p class="ql-block">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要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使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p><p class="ql-block">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美好人性和培养美好人格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巧,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成长。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紧紧抓住教育改革新机遇,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力争成为优秀的教育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让“教成为更好的学”》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王长梅</p><p class="ql-block"> 从教三十多年,我深知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老师是孩子们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每个环节时,确保学习内容真正落地,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小组讨论合作交往,好生带动后进生,让优生发挥他们潜能,同时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我将在以后工作中力争做到三分教,七分学的教学原则,放手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孩子们自己能学会老师绝对不讲,让学习好的学生负责一个学困生,做学困生的小老师,让孩子们自己练习讲解,老师适时引导。补充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拉近生活与数学距离,进一步提高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我坚信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作为教师,我们始终要保持学习和进步态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小学数学教育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提高教学质量绝好的方式:让“教”成为更好的“学”》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敏 </p><p class="ql-block"> 近日,在阅读微信公众号光明社教育家的一篇文章时,我被《提高教学质量绝好的方式:让“教”成为更好的“学”》这一标题深深吸引。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p><p class="ql-block"> 文章指出,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虽然能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快速的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把握不好“度”而“过度”了,就容易出现学生的主动探究、思维发展被动式限制了,也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让‘教’成为更好的‘学’”这一理念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我深感认同的是,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用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和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而更加喜爱这门课程和知识。通过设计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有参与感,学生沉浸去了,学习兴趣来了,自然就会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实现学生的内驱力使知识的内化达到能力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也意识到,要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但是立足根本,回到课堂本身,教师准备得当的教具也是“事半功倍”的得力之举,有时候获得的效果比多媒体的更好。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p><p class="ql-block"> 此外,文章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导致学生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学习本身所获得的荣誉感,自豪感和满足感。因此,建立科学的有温度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反馈,也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软实力和软助力。 </p><p class="ql-block">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绝好的方式:让“教”成为更好的“学”》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学生能够更快乐的成长和发展,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创造的能力,为培养健康的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让“教”成为更好的“学”》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宝国</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篇文章,心中充满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教学相长”这一真谛,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教育工作者前行的方向。“三分教,七分学”的原则,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这提醒我们,课堂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乐园。教师要克制自己的讲授欲望,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去实践、去犯错、去领悟,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学生的“教”,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环。</p><p class="ql-block"> 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者的重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要体现学科特点,还要具体、可达成。“三分教,七分学”理念宛如清泉,为教学之路注入新活力,它让我们意识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才是提升质量的关键。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学习者,有的需要更多引导,有的需要独立探索空间,我们需因材施教,在“教”与“学”中找到平衡。既是对教师“教”的适度放手,也是对学生“学”的充分信任。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采用圈画、眉批等方法进行学习,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中提到的费曼学习法,为“教”与“学”的融合提供了有效途径。当教师运用这种方法时,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能促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教”成为“学”的翅膀,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教育者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与学生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总之,我们要以“学”为中心,践行教学相长,时时刻刻牢记“三分在教,七分在学”的原则,及时给予学生在思维方法、自我总结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我,让教育绽放更绚烂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年级教学质量提高之我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对“三分教”和“七分学”的学习感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邱维侠</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开端,提高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后续发展意义重大。此文章主旨在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本次内容的学习,本人对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形成如下认识: </p><p class="ql-block"> 首先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理解能力尚在发展。教师应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游戏教学法,数学计算教学时玩“开火车”的小游戏,让学生依次快速回答,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参与度。 </p><p class="ql-block"> 其次营造积极课堂氛围。良好的氛围能让一年级学生更乐于学习。教师要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用温柔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哪怕是一次正确的回答、工整的书写。同时,精心布置教室,数字卡片等学习元素,让学生置身于充满学习气息又温馨的环境里。 </p><p class="ql-block"> 最后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一年级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像数学教学认识数字时,准备实物教具,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等直观方式认识数字概念,精心的准备能保障课堂有序且高效开展。 </p><p class="ql-block"> 总之,一年级教师只有从多方面不断努力,发挥自身积极作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在学习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提高教学质量绝好的方式:让“教”成为更好的“学”》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东洋</p><p class="ql-block"> 在工作坊推荐阅读微信公众号光明社教育家上的《提高教学质量绝好的方式:让“教”成为更好的“学”》一文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文章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将“教”转化为“学”的重要性,以及这一转变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深远意义。文章中提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教师的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然而,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往往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也因此受限。而让“教”成为更好的“学”,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一理念的实现,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p><p class="ql-block">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应该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提出问题和见解。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和同学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绝好的方式:让“教”成为更好的“学”》一文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转变。让“教”成为更好的“学”,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绝好方式,更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未来人才的必由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