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济南乡师培养的优秀学子——新疆高等教育的先行者、新疆大学原校长张东月

济南乡师党史纪念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丁士彬 张燕君 张玉亮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px;">张东月</span></p> <p class="ql-block">张东月,山东省嘉祥县人,生于1912年,新疆大学原校长。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受党中央派遣,由延安到新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对外称“新兵营”)文化教员。哈密地区行政公署第三科(文教科)科长,后任哈密地区教育局局长,兼任哈密地区汉族文化促进会委员长,蒙哈回三族文化促进会指导员,中苏友好文化协会秘书长,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干事。1942年9月,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7月,经党中央营救,与从新疆监狱无罪释放的共产党员及其家属、子女集体返回延安。1946年在中共中央组织部行政处担任秘书工作。1947年初,在中共中央工委所在地平山县,组织土地改革试验时,担任土改试验工作组组长。土改工作团团长。兼任区委书记。1948年9月至1951年9月,张东月在北京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51年10月,受命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第二次来新疆工作,出任中共新疆省府党组成员,主持新疆民族学院、新疆学院、新疆大学的日常工作(“十年动乱”除外)。历任新疆民族学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党组书记、党委书记,新疆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新疆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副书记。1984年6月离休,享受副省(部)级干部待遇。2009年2月13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97岁。他是周恩来总理“在新疆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新疆大学”的主要领导者和践行者,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新疆工作生活了67年 ,他为新疆大学的建设、发展和辉煌,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奉献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1年4月张东月女儿张燕君参观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并捐赠珍贵史料</span></p> <p class="ql-block">张东月(1912年3月20日~2009年2月13日),男,原名张宪云,曾用名张东岳、张沛霖,字瑞五,别号三鲁村人。山东省嘉祥(原郓城)县黄垓乡鲁西村人。1929年1月考入山东郓城县立师范讲习所读书。1931年7月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1932年2月在校期间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37年3月参加山东民族抗日先锋队。1937年7月参加“第五战区”工作团。1937年8月到学习。1937年11月加入。1938年2月受党中央派遣到新疆开展工作,先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整编而成的“新兵营”学习、并兼任文化教员,后到哈密地区担任教育局长、科长、汉族文化委员会委员长、新疆反帝总会哈密分会组织干事、中苏友好协会秘书干事等职务。1942年9月被反动军阀逮捕入狱。1946年7月经党中央营救出狱返回延安。1946年11月在中共中央组织部行政处工作,担任行政秘书,并兼任机关。1947年初,在中共中央工委所在地区组织实验时,担任土地改革试验工作组组长、土改工作团团长、兼任区委书记。1948年8月至1951年9月,在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期学习,兼任学院行政秘书。1951年10月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第二次到新疆工作,主要任务是“在新疆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正规的新疆大学”,出任中共新疆省府党组成员。1952年8月任新疆民族学院常务副院长。1954年10月任新疆学院常务副院长。1960年10月任常务副校长。“文革”期间,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7年8月任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1978年2月任新疆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79年任自治区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共新疆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研究会理事。被选为自治区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自治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被聘为新疆高等教育研究学会顾问、北京大学新疆校友会树人培训学校名誉等职。1984年6月被批准离职休养,享受副省级干部待遇。2009年2月13日22时,在乌鲁木齐市逝世,享年97岁。</p> <p class="ql-block">张东月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教育家”。“九一八”事变后,张东月在济南求学期间,就积极参加了中共济南乡村师范学校支部组织的学生运动,受济南党支部负责人鹿鸿慈的指派,负责通讯、救济筹款工作。他往返于省城和家乡之间,筹备经费,探视被捕在狱的进步学生,为党组织解救进步学生出狱提供了资金和物资保障。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二兄张宪武的岳丈杨翁的药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第三排右二),1938年2月底离开延安赴新疆前,在窑洞门口与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第二排右二)及战友们留影。</span></p> 张东月一生曾两度新疆,在新疆生活了近70年。他把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抗日战争初期,他受党中央的派遣到新疆开辟工作,在党代表邓发、陈潭秋的直接领导下,尤其是在哈密地区工作期间,积极向各族人民宣传了马列主义和的抗战思想、理论和策略,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的统一战线,改善了兄弟民族的文化教育条件,为促进新疆的“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和民族团结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爱戴。 <p class="ql-block">1942年9月,张东月同志与在新疆工作的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中共党人,被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达四年之久。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引诱拉拢,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狱中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要求公开审讯”、“反普遍审讯”、“要求无条件释放”、“要求集体回延安”、绝食等针锋相对的斗争。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无愧于共产党员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与新疆监狱里小难友陈楚三(左二,陈潭秋之子)、吉新玉(左一,吉何之女)在乌鲁木齐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与方槐(右一,空军少将)、李涛(左一)等战友在广州。</span></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张东月同志长期担任高等学校的重要领导工作。1951年10月以来,他先后历任新疆民族学院、新疆学院党组书记、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校长职务。他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在新疆学院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流的”指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国家教育部双重领导下,具体承担了了新疆学院的扩建、新疆大学的筹建任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前排右一)陪同朱德委员长视察新疆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在包尔汗、赛福鼎担任校长期间,张东月一直主持新疆民族学院、新疆学院日常工作。他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团结各族教师员工,坚持了因材施教原则,实行了严活教学制度;注重了学生能力、民族师资力量、拔尖人才的培养;强化了学校风气建设和学水平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把一个“规模狭小、学科单一、师资匮乏、设备陈旧、教学松散、管理滞后”的旧学堂,建设成为具有“211工程”资格的一流的多民族名牌大学。他为的建设、发展、创新,为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在广州与战友留影。左一谢良洪(少将),左二吕黎平(少将)、左三夏伯勋(少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与王恩茂(前排中,自治区党委书记)、邵华(左一,毛岸青夫人)等1946年由新疆监狱回到延安的部分战友、小难友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张东月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不断孜孜追求真理的一生。他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他任劳任怨、襟怀坦白、顾全大局、他团结同志、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生活节俭。他的革命风范、敬业精神、道德风貌,永远是我们做人的楷模、学习的榜样!”、“他对党忠诚、坚持原则、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赤子之心;勤政务实、以身作则、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勤于思考的创新意识;廉洁自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为人正派、襟怀坦荡的高尚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p> <p class="ql-block">他是新疆大学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之一,他曾历任新疆大学三个时期的校领导,从新疆民族学院的建设,到恢复新疆学院名称,从1952年中共新疆分局和省政府绘制新疆大学蓝图,到1960年新疆大学正式成立,他亲眼见证了新疆大学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他继承新疆大学红色精神,发扬南泥湾精神,带领广大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就是新疆大学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杰出的教育家张东月。</p> <p class="ql-block"><b>张东月生平履历</b></p> 1912年3月20日(农历壬子年二月初二日),出生于山东省嘉祥(原郓城)县鲁店村西街(现为鲁西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1931年7月,在山东省郓城县县立师范讲习所读书。</p> <p class="ql-block">1931年7月—1935年9月,在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求学;期间,于1932年2月参加了由我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具体负责通信和救济工作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px;">张东月(张宪云)在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时的花名册</span></p> 1935年9月—1936年9月,在江宁县横溪镇小学任教。 1936年10月—1937年6月,在济南市辛庄小学任教;期间,于1937年3月参加山东民族抗日先锋队。 <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在济南参加了“第五战区”战地工作团。</p> 1937年8月,经山东民族抗日先锋队统一组织到达延安,在陕北公学第四期第八队学习。 <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1938年2月,经党中央选派到新疆开展工作。在迪化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整编而成的“新兵营”学习,并担任炮兵大队文化教员 。8月,经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指派到哈密地区工作,先后被任命为哈密公署教育局长、科长,汉族文化委员会委员长、新疆反帝总会哈密分会组织干事、中苏友好协会秘书干事。</p> <p class="ql-block">张东月和战友们赴新疆途中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第三排左一)1937年2月,离开延安赴新疆途中与朱旦华(第三排右二,毛泽民夫人,毛远新母亲)、王韵雪(第三排右四,陈潭秋夫人,陈楚三母亲)等战友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1942年2月—4月,根据党代表同志指示回到迪化,参加干部培训班学习。</p> 1942年4月—1942年9月,在迪化,参加中共党内整风运动。 <p class="ql-block">1942年9月,与在新疆的150名中共党人及家属一起,被新疆反动军阀集体逮捕 。被囚禁在新疆迪化八户梁监狱。</p> <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12月,被反动军阀囚禁在新疆监狱。期间,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于1943年9月27日被杀害。1944年1月—1946年6月,张东月被囚禁在新监狱和第二监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毛泽民与陈潭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毛泽民、朱旦华夫妇与儿子毛远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毛泽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毛泽民在新疆期间使用过的煤油炉</span></p> <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经党中央毛主席、周恩来出面营救,经张治中协助,与马明方、杨之华、张子意、方志纯、高登榜、吉合、吕黎平、胡鉴、王谟、薛汉鼎、钱萍、曹建培等129名同志及家属一道出狱。7月,返回延安,受到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和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1946年7月20日,回到延安的张东岳(后排右三)与100多位战友和小难友集体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第三排左一)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与新疆监狱回到延安的战友、小难友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一排左三邵华、左四刘松林(即刘思齐、毛岸英夫人)第二排左二张文秋(刘谦初夫人,刘思齐、邵华母亲)第三排左六为谢良(开国中将,军旅作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由新疆释放回到延安的张东月(后排左四)</span><b style="font-size:15px;"></b></p> 1946年7月—10月,在延安中共中央驻地学习、疗养。 1946年11月—1948年8月,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任行政秘书,并兼任机关。期间,1946年冬,随中央工作团到晋绥分局,参加土改工作。1947年初,在中共中央工委所在地区平山县组织实验时,担任土地改革试验工作组组长、土改工作团团长、兼任区委书记。并负责草拟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 1948年8月—1951年9月,在中共中央马列学院第一期学习,兼任学院行政秘书,并参与学院的筹备工作。 1951年10月,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第二次到新疆工作,出任中共新疆省府党组成员。根据周恩来指示,主要任务是“在新疆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正规的新疆大学”。 1951年1月—1954年10月,担任新疆民族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时任院长为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彭德怀主席签署的任命书</span></p> <p class="ql-block">1952年3月,中共新疆民族学院党支部成立后,担任党支部书记。</p> 1953年,中共新疆民族学院党组成立,担任党组书记。 <p class="ql-block">1954年5月,中共新疆民族学院委员会成立,担任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1954年10月,新疆民族学院复名为“新疆学院”后,担任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主持工作。(时任院长为包尔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任命书</span></p> <p class="ql-block">1956年3月,“新疆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兼任副主任委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央党校毕业证书</span></p> 1959年6月,校务委员会成立,兼任副主任委员。 <p class="ql-block">1960年10月,新疆大学成立后,担任第一副校长;主持工作。(时任校长为自治区主席包尔汉;1963年3月以后为赛福鼎、艾则孜)。兼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蒙受罪名分别是“资产阶级、地方民族主义在新疆大学的代理人”、“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黑帮分子”、“叛徒”等,蒙冤达十一年之久 。1966年9月21日,《新疆日报》第一版刊登了新疆自治区党委“关于撤销新疆大学副校长张东月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定,大字标题是《新疆大学各族革命师生揪出反党黑帮分子张东月》。此后,《新疆日报》多次了刊登了揭发批判张东月的文章。10月9日,被“红卫兵”抄家 。</p> 1977年8月,恢复工作,担任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4px;">张东月(左三)与民族干部亲切交谈</b></p> <p class="ql-block">1978年2月—1984年6月,任新疆大学校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新疆大学校长张东月</b></p> <p class="ql-block">1978年6月,中共新疆大学党委恢复成立,任党委副书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1978年4月2日参加全国科学大会代表的合影</b></p> 1979年,被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3年,被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 1979年,自治区历史学会、中共新疆党史学会、中国民族研究会相继成立,被选为自治区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共新疆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研究会理事。还被聘为新疆高等教育研究学会顾问、新疆校友会树人培训学校名誉校长等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与战友们在一起</span></p> 1984年6月,被批准离职休养,享受副省级干部待遇。 2009年2月13日22时,因病医治无效,在乌鲁木齐市不幸逝世,享年97岁。 <p class="ql-block">我们永远纪念和缅怀张东月校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晚年创作书法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东月安享晚年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b>张东月主要作品:</b></p> <p class="ql-block">1.《关于民族问题》(专著,全四卷,50万字。1960年3月,新疆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编辑出版);</p><p class="ql-block">2.《纵观新疆》(论文,专辑,8.7万字。1963年12月,《新疆大学论文集---人文科学》1963年第二期。新疆大学编辑出版);</p><p class="ql-block">3.《延安学习生活散记》(回忆录,22万字。1996年10月,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4.《第一次听毛主席的大报告》(回忆录,详见《毛泽东与我——我见到了毛主席》,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5.《怀念邓发、陈潭秋二位先烈》(回忆录,详见《新疆烈士传通讯》,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6.《民族团结的旗手---包尔汉》(回忆录,详见《回忆包尔汉》,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7.《记将军文采的片段》(回忆录,详见《新疆大学创始人---王震》,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8.《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在新疆的贡献》(回忆录,1992年1月,详见《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9.《我与新疆大学》(回忆录,1989年4月,详见《当代新疆---新疆纪实》丛书,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中照片均由张东月女儿张燕君提供,衷心感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