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思想之光不灭的常方明</p><p class="ql-block"> 在我与常方明的交往历程中,随着他职务的不断升迁,我对他的称呼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从常主任到常校,再到常主席。然而,无论称呼如何变化,我们之间的友谊之花始终常开,绚烂而持久。</p><p class="ql-block"> 方明身材魁梧,脸庞丰满,眼黛浓厚,性情中人,笑起来更是爽朗大方。方明特别爱读书,涉猎范围广泛,从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到中医养生、风水阴阳,他都如数家珍。每当市面上有新书发行,他总会第一时间买来阅读,那份对知识的渴求和热爱,让人由衷地感到敬佩。</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镇安籍作家陈彦的作品《主角》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大多数人镇安人只是自豪于咱镇安人利害,作品获奖,却并未真正阅读原著。而方明却对里面的人物津津乐道,点评得头头是道。他甚至对方英文先生的《群山绝响》也有着深刻的见解,点评起来不是专家胜似专家。这种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让他在与一般人聊天时常常难以共频,但他却从不以此自傲,只是默默地引领着大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p><p class="ql-block"> 方明爱憎分明,这一点在喝酒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哪怕是再大的领导,他都会以身体不舒服为借口,滴酒不沾。而和志同道合的的朋友同事在一起时,他却常常会一醉方休,那份豪情和义气,让人深感敬佩。他的这种性格,让他在人际交往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随波逐流,不阿谀奉承。</p><p class="ql-block"> 方明不仅是一个性情中人,更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作为副职,他并不满足于只是具备执行力,而是会深入思考每一个方案的对错,是否需要改进。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让他在工作中屡屡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和智慧。对于心胸开阔的领导来说,他是一位负责人的帮手;而对于心胸狭隘的领导来说,他则可能会被认为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但无论怎样,常方明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做一个仗义的人。</p><p class="ql-block"> 回顾我们之间的交往历程,我深感方明不仅是我生活中的挚友,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他的友谊之花常开不败,他的思想之光熠熠生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