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四国游散记~3

笨笨

<p class="ql-block">第二次进入瑞典后,终于开始了在瑞典的游览。</p><p class="ql-block">瑞典是北欧最大的国家,面积44万多平方公里,放在中国各省能排名第八,人口一千万出头,我们来到的哥德堡市是瑞典第二大城市,工业中心,人口80万。这个城市地处瑞典、丹麦、挪威三个国家首都的中心位置,距离都在三四百公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北欧国家中瑞典的工业是最发达的,可以自己制造战斗机和坦克。印象中,瑞典的工业设计非常出色,好的工业设计犹如艺术品,我们能接触到的瑞典品牌宜家,其家居设计简约、时尚,广受欢迎。</p><p class="ql-block">又是市政广场,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名字命名,他的雕像耸立在广场正中央,能以他的名字命名广场、树立雕像,是因为他是瑞典历史上最有建树的君主,是对瑞典国家贡献最大的君主,也是瑞典唯一被立法封为大帝的君主,原因无非是在欧洲从未停止过的不是在保卫国家就是对外扩张的战争中,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提到欧洲的历史,之前看过一些介绍欧洲自古代直到二战前这段历史的书籍,这次出来前又看了一些介绍北欧五国的资料,说实话,看的一脸懵,也基本记不住,捋不出一个清晰的头绪或时间线。简单来说,在疯狂对外扩张的同时,欧洲大陆内部从未停止过弱肉强食的战争,各个国家不是在吞并别人就是在被别人吞并,各种互相残杀和分分合合构成了欧洲的千年历史。现在欧洲的基本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又在这个基础上分化出多个国家,目前,欧洲共有44个国家,7.4亿人口,分布在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比中国面积大一点,人口大约是中国的一半,国家数量比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还多,这就是欧洲的现状。</p><p class="ql-block">人们普遍认为欧洲是世界上发展最好、最幸福的大洲,但在复杂的历史恩怨和现实的国际环境下,欧洲并不安定,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欧洲,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大概率还会发生在欧洲,这并不是危言耸听。</p> <p class="ql-block">鸟儿一动不动,几乎成了雕塑的一部分,管他什么将军、国王,统统踩在脚下,再拉上一泡屎。</p> <p class="ql-block">广场边的有轨电车站。</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重头戏是菲耶巴卡小镇。小镇坐落在瑞典西海岸,面对浩瀚的大西洋,漂亮如童话世界,宁静如世外桃源,又因影星英格丽褒曼曾在此定居而更加出名。</p><p class="ql-block">英格丽褒曼曾两获奥斯卡金像奖,被誉为好莱坞皇后,患乳腺癌后,休养期间与第三任丈夫游览至此,看中了这个美丽而宁静的小镇,举家迁至这里定居,并在这里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程。离开灯红酒绿的都市和好莱坞的聚光灯,从繁华的都市迁居到如此编僻的小镇已经很难让人理解了,这还不够,英格丽褒曼把房子建在距海岸几百米的一个无人小岛上,把隐居做到了极致,是受到了什么样的强烈刺激,有了什么样的大彻大悟才能让她做出如此选择?一定不是疾病这么简单,真正原因只有她自己清楚了。</p><p class="ql-block">爬上小镇后面的小山,小镇风光尽收眼底,顺着山势,一幢幢造型各异的民居不规则的分布,多是白墙红顶,一直延伸到海边,能看得出来这些房屋都得到精心的维护,岸边是游艇码头,各式游艇和帆船整齐排列,对面的海面上分布着一个个小岛,导游指着距海岸有几百米远的一个小岛上的一幢红色小屋说,那就是英格丽褒曼自己建的她最后的家。</p> <p class="ql-block">小镇居民把她永远留在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小镇教堂。</p> <p class="ql-block">无人售货还是送给孩子的圣诞礼物?</p> <p class="ql-block">飞来石。</p> <p class="ql-block">小镇让人流连忘返,离开这里去往下一个国家挪威,这是此行第四次跨国。</p><p class="ql-block">挪威国土面积38.5万平方公里,放在中国各省排名第9位,人口只有551万,挪威首都是奥斯陆,人口60万出头。</p><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公园很大,占地近50公顷,以挪威的雕塑大师维格兰的名字命名,园内有192座雕塑,共有650个人物,基本都是裸体,雕像以铜、铁或花岗岩为材料,是维格兰以一己之力耗费20多年心血完成的,据说雕塑完成维格兰也离开人世,甚至没能亲眼见到公园完全建成,这650个雕塑人物成为了他生命的延续。</p><p class="ql-block">雕塑以诠释生命为主题,一条长达八百多米的中轴线,从生命之桥开始,依次经过生命之柱、生命之泉到生命之环结束共分为四个部分,192座雕塑排列其中。</p><p class="ql-block">生命或生命的意义是个很大的话题,别说用人物雕塑去表现,就是让你用嘴说用笔写有几个人能说的清楚写的清楚?而维格兰试图通过192座、650个姿态各异的雕塑来解释和回答这个问题。沿着中轴线边走边讲,用导游的话说,雕塑从人在爸爸的肚子里到变为一堆白骨,涵盖了人从形成生命到生命结束的各个阶段,反映了母子、恋人等各种关系,表达了喜悦、愤怒等各种情绪。重点的雕塑导游会进行详细的讲解,为什么设计成这种姿态这种表情,作者想表达什么,让人听着觉得是这么回事,如果单凭自己看,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四个部分全部看完没有往回走,而是继续向前直到走出公园另一个门,不走回头路,似乎寓意着人的生命之路也是一路向前,直到结束。</p><p class="ql-block">导游说参观雕塑公园会让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实际就在昨天我已经思考过一次了,我们这个团共21人,这不是重点,引起我思考的是,这么多年跟团游第一次我们俩人是全团年龄最大的,尽管熟悉了以后大家都说看你们的精神头不像这个年龄的,知道后还是不胜唏嘘,不尽想起几年前坐公交车时第一次被一个大学生让坐时的心情,跟此时的心情是一样的:老了,让着让着就坐不了公交车了,大着大着旅行团就不收了。不知是不是巧合,参观雕塑公园前吃午饭时收到万里之外北京的信息,一位合唱团的忠实歌友,性格非常开郎,幽默风趣的北京老哥走完了他的一生,突然离我们而去,外出活动时我俩曾同住一室,这位老哥与我聊了半宿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至今历历在目,突然间人就没了,难道知道我要来雕塑公园,为我提供一个关于生命的活生生的例证吗?</p><p class="ql-block">来公园的路上导游说,咱们尽量往前赶一赶,这里天黑的早,争取趁天黑前把雕塑公园走完,果然,没走出公园天已渐渐暗下来了。人生莫不如此,总会有天黑的时候,趁天黑前,把该做的、想做的事情尽量做完,有些事情该往前赶一赶就往前赶一赶。好奇怪,这几天几乎同时发生三件事,让我被迫思考生命和人生。出来玩是件高兴的事,本不该说这些,但真的是这么想的就如实把它记下来吧,不知若干年后再看到后会做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在众人要求下,导游安排了一次购物,不是去接待游客的免税店,是在一条商业街上分布的销售户外用品、鞋、包包、鱼油等品牌产品的商店,符合条件也可以退税,说好集合时间地点后,众人散去奔向各自的目标。</p><p class="ql-block">我们如愿给外孙买了一件羽绒服后时间还早,去到旁边挪威皇宫外的一处夜市。距圣诞节还有一个月,这里已经有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小贩们戴上了尖顶小红帽,逛夜市的人们可用摩肩接踵来形容。</p><p class="ql-block">在一处卖香肠的摊位前被一位头发胡子已连成一体的摊主吸引了,心说把胡子染白了不就是圣诞老人吗,假胡子都省了,稍一停顿大胡子以为来生意了,叽里咕噜开始推销,我硬着头皮拿起一根香肠用仅会的几句英语问了一句how much?从回答里听出一个two,心说肯定是二百元以上一根了,合人民币一百多,(挪威克郎与人民币汇率零点六几),太贵了,撇了撇嘴,摊主指着墙上一张鹿的照片又说了一堆,不用猜,肯定是鹿肉香肠了,肉制品贵贱不能往回带,海关发现没收是小事,于是装听不懂跑了,其实是真听不懂,不过要真想买怎么也能买走。</p><p class="ql-block">皇宫前,有十几个人在举行声援乌克兰的集会,我几乎是唯一站下来的,其他人都是匆匆而过,没敢说我是支持俄罗斯的,怕挨打。</p> <p class="ql-block">黑妹也戴上了小红帽。</p> <p class="ql-block">北欧糖葫芦。</p> <p class="ql-block">一个长条面包切开,一根烤肉肠不切,旁边番茄酱之类的自己动手,每份99元,合人民币65元。</p> <p class="ql-block">此时喊一句乌拉会不会挨打?</p> <p class="ql-block">圣诞小伙。</p> <p class="ql-block">鹿肉香肠。</p> <p class="ql-block">挪威不缺石油,免费提供给游人取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