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深度课堂 ------昌吉市第五小学小学科融合主题课程研究教科研集中展示活动

苏红

<p class="ql-block">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积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更好地展示学校鲜活的课程成果,11月14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昌吉市第五小学开展</span>以“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深度课堂”为主题的第十九届教育科研月小学科集中展示活动,总结和提炼教研教改工作成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传统文化 百花齐放</span></p> <p class="ql-block">  刘燕老师执教的《What is ICH --Face -changing》学生掌握非遗的词汇和句型,通过独立思考与讨论分享,<span style="font-size:18px;">描述磁器口历史,位置,文化例如川剧变脸</span>体会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非遗传承人的智慧和奉献,激发学生对传统非遗技艺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苏宇轩老师执教的《走进中国戏曲》学生们在唱腔体验中感受了戏曲的魅力,通过发音、运气等技巧,将情感融入其中使每一段唱腔都充满了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丁小宁老师执教的《精彩的戏曲》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主要剧种、角色分类、服饰特点及脸谱艺术,学会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戏曲人物的形象特征。</p> <p class="ql-block">  古丽加娜老师执教的《巧手叠衣服》将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使劳动课程更具灵魂与魅力。通过学习爷爷奶奶们传承下来的叠衣服方法,使孩子们树立爱劳动、懂感恩的思想观念。</p> <p class="ql-block">  李芳老师执教的《我们来做热气球》从古代的科技发明孔明灯,将传统文化与科学的紧密交融,激发学生揭开更多传统文化里科学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姚瑶老师执教的《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以及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将汉字发扬光大的理想信念。</p> <p class="ql-block">  程艳梅老师执教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编码》从中华传统文化挖掘信息科技相关知识,达到教学目的。从击股鸣金、清代户籍制、千字文编号法,到天干地支编号法等,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交流研讨  智慧碰撞</b></p> <p class="ql-block">  曹雪老师,冷田琦老师,赵国玲老师,黄凯老师,张潇文教师,程艳梅老师分别针对本学科课例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阐述学科团队磨课历程并提出了学科问题,上课老师及时解答,其他老师也各抒己见,同伴们及时指点迷津,教学相长,互相学习。各学科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深研细磨课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展望未来 行稳致远</b></p> <p class="ql-block">  我们碰撞教学思维的火花,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多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策略,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体现了学科团队磨课的优秀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未来需要我们思变创新,勇于尝试,大胆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微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