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北东北01:通道、黎平、瓮安、赤水——红军长征伟大转折之路

老菜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两台车从深圳各自出发,途中在广西境内汇合,继续赶路,傍晚到达湖南省通道县。 从探寻当年红军长征伟大转折前夜的历程开始,我们的“2024西北东北”自驾行程也正式拉开了序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道是湖南怀化市的一个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双江穿城而过,登百丈崖公园可俯瞰全城,夜景打造的也十分亮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行程选择从通道开始,因为这是红军被迫开始长征之后,在生死存亡紧要关头重大命运转折起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0月10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8.6万人被迫撤出瑞金苏区开始长征,突破三道封锁线后进到广西,接着血战湘江,再翻越老山界,进至湖南通道县。此时,中央红军仅剩3万余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聚集于通道县狭长地域,并未摆脱敌重兵的围追堵截,再次面临生死抉择。是按原定计划冲破敌人在前方布下的“口袋阵”,挺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还是另辟蹊径转兵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临时政治局和红军总部发生激烈争论,不得不于12月12日夜,在通道县的恭城书院召开紧急会议。列席会议的毛泽东同志提出转兵贵州的正确主张被会议采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道会议”后,红军紧急转兵向西进占贵州黎平,没有落入强敌“口袋阵”,而是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党和红军重新开辟了一条生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通道转兵的重要举措,开始仅仅只是战术上的临时调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 年 12 月 18 日,中共中央在贵州省黎平县召开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会议经过激烈讨论,否定了“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坚持的错误意见,采纳了毛泽东经过贵州腹地,到黔西北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根据地的正确主张,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做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指明了新的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通道转兵纪念馆”之后,我们驱车离开湖南,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进到贵州黎平,参观了“黎平会议纪念馆”和“旧址”。随后继续驱车西进,于19:20许到达瓮安县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12月12日红军在湖南通道转兵贵州,18日 政治局“黎平会议”决定西进贵州、进军黔北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的苏区,照理说党和红军内部的不同主张应该取得了统一的意见,而从表面看,中央红军也穿州过府于12月31日顺利到达了瓮安猴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在这里却不得不再一次召开政治局会议,为什么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黎平会议之后,尽管制订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但是党和红军最高领导人围绕“东进”和“北上”的争论却没有停止,沿途争论更加激烈。掌握军事指挥权的李德和博古置黎平会议决议不顾,顽固地坚持先去黔东、再入湘西的思想,散布“到了乌江南岸,红军就该拐弯了”之类的言论,这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党内的团结,另一方面,对于正在前线作战的红军将士来说,也不知道何去何从,革命的前途依旧凶险未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统一全党和全军的思想,12月31日,中央纵队在抵达瓮安猴场的当天下午,就再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做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猴场会议,重申了黎平会议决定,彻底放弃了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梦想,确立了强渡乌江到黔西北建立新根据地的战略方向,转变了红军的作战方针,也基本结束了“左”倾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恢复了红军的三大传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充分准备。这次会议被周恩来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午参观猴场会址之后,驱车300余公里到习水市土城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和游览所在的土城古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渡赤水历史展示的内容与以前所学基本一致,再次钦佩毛主席用兵如神。当然,纪念馆内一位“小解说员”的解说也十分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赤水河边的土城古镇,不仅传统建筑文化和商埠文化很有特色,更因红军一渡赤水前的一场“败战”而让人们铭记于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红军被围追堵截的局势更为严酷,40余万敌军妄图将中央红军37000余人围歼于乌江西北地区。为利用有利地形歼灭尾追之敌,红军打响了土城战役。由于情报失误错估敌军兵力,红军血战不敌后被迫放弃战役目标,渡过赤水河暂时甩开敌军,从而转入了四渡赤水战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土城古镇,沿着茅酒飘香的赤水河谷“观光公路”到赤水市区入住,途中游览了丙安古镇。这些古镇都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经过和驻扎过的地方,也有独特风景和风情,都在赤水岸边,有机会我还想再去看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以及随后不久召开的遵义会议,这是红军长征初期的四次重要会议。而前三次又为遵义会议完成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用二天时间,走完了红军当年九死一生才闯过来的转折之路,实在有些走马观花了。但还是要感谢同行伙伴们的理解,陪着我自驾旅行,其实是到处去“赶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谢谢浏览、顺祝吉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