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山人的美篇

苗岭山人

<h3>残荷凝香:初冬书画苑里的生命之歌<br><br>  今日广州,天高云淡,风和日丽。阳光温柔地洒向大地,给这个初冬的上午增添了几分暖意。在广州尚景书画苑内,一场关于残荷的绘画活动正在静静地进行。<br>  书画室内,洁白的宣纸平铺于桌面上,静待书画爱好者们的灵感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让人感到宁静而专注。陈丽雄老师站在画板前,手中画笔轻盈地在纸上跳跃,一幅栩栩如生的残荷图逐渐呈现。那金黄的荷叶虽已残败,但弯曲的梗茎依然挺立,透露出顽强的生命力。<br>  学员们围坐在宽大的书画桌四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和投入。他们的眼神紧紧跟随着陈老师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手中的画笔轻轻落在纸上,细腻的线条缓缓延伸,起初有些生涩,但随着心意的沉浸,渐渐变得流畅起来。每一笔都仿佛是在与残荷对话,倾诉着对生命的理解。<br>  书画室内,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到一种神圣的庄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为画室增添了几分温暖。学员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观察老师的示范,时而互相交流心得。偶尔,一阵轻微的笔触声在空气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这种专注的学习氛围,让人感受到艺术创作的魅力和乐趣。<br>  随着画笔的起落,室内的气氛愈发宁静而专注。洁白的宣纸成为了学员们心灵的画布,每一笔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淡淡的色彩在纸上蔓延,不张扬也不浓烈,正如残荷本身所展现出的那种淡然与坚韧。学员们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出了残荷的外在形态,更捕捉到了它内在的精神——一种即使在凋零中也不失尊严的美丽。<br>  当最后一笔落下,学员们相互展示作品,分享各自的感受。有人感叹于残荷的孤独之美,有人赞赏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也有人被那若有若无的凝香所打动。陈老师穿梭其间,给予鼓励和建议,“残荷之美,在于其形,更在于其神。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真正画出它的韵味。”<br>  学员杜强望着自己的画作,感慨万千:“原来残荷也有如此的魅力,它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起伏。”侯淑清学员补充道:“是啊,这不仅仅是画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br>  随着活动接近尾声,学员们依依不舍地收拾好画具。但他们心中那份对生命的思考,以及从残荷身上学到的坚韧与优雅,将伴随他们走过未来的日子。<br>  书画苑再次归于平静,但那残荷的凝香似乎仍在空气中飘荡,等待着下一个灵感的火花。<br>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书画活动,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在初冬的暖阳下,师生们共同谱写了一首关于生命、关于美的诗篇。</h3>